第90章·月圓人圓(第2/3頁)
章節報錯
“我不敢,誰管得了大帥啊。”
謝端同李不虞相視一笑,笑中透露著些許無奈。
走進去,楊釗先發現的他們,拱手行禮:“臣建州兵馬總督楊釗,見過太子殿下,見過少——見過太子妃殿下。”
他方才正按北境的舊習喊著李信大帥,驟然見了李不虞一時差點沒開過口來,硬生生止住改了口。
謝端已經習慣,面色如常,抬手免禮。
李信則“仗著”護國公和老丈人,只是對謝端點了點頭,轉眼看到賴床的兒子沒好氣地瞥了一眼便,繼續喝他的茶。
謝端借了建州的地要與李信和李不虞粗談北境的安置。
楊釗不涉北境事宜,但建水是京畿與北境的交界,往後北境至東海的官道和商道都會途徑建州,所以楊釗也不必迴避。
“北夏有烏恩在,不成問題。”謝珞與烏恩成親後兩國便是姻親,舊天鷹軍沒為苦力,再也無法興風作浪。
有李不虞這句話,謝端很放心,轉向李信:“烏恩說想要紮哈爾湖,您怎麼看?”
李信家大業大,紮哈爾湖靠近西域,最多做個商道中轉,油水有,但不多:“不成問題,對大盛和商道都無法形成桎梏,烏恩看得很清楚,要得也很明白。”
謝端點頭,在輿圖上看向西域:“那便只剩西域。”
西域從前臣服大盛,作為屬國,大盛賜予西域王雅什王的封號,歲貢金銀不過七十萬,再添上香料、藥材、玉石等。此次西域叛亂雖由達哈王引起,但雅什王不能約束管教,更不能提前示警,也是難辭其咎。天鳳闕被戰亂波及,長嶺一線的修繕事宜必然也是要落在西域的。
李不虞:“庫葉被掏空了,沙雅還有玉礦和雪山。”
他語氣不明,謝端心領神會:“那便好好跟雅什王算算這筆賬,商道他想必也是不肯放過的,圖木舒也早已被我北境軍佔領,想來雅什王也是個聰明人。”
楊釗:“······”
李信大膽腹誹:“強盜······”
但是謝端是未來大盛的天子,他的話便已落定,西域若是想要將功折罪必然需要獻上城池作為補償。甚至連雅什王的封號都會成為過去,謝端在奏摺中擬定改封號為“寧西”,將圖木舒改為寧西城,與大河、寧朔相銜,作為商道自西域入大盛的關口。
都護院也已擬定西域新增的商道稅,紮哈爾湖一線若是收歸北夏,則西域只剩下自寧西城入關這一條路,都護院還上奏請求北境軍調派常駐軍至寧西城。
李信從楊釗處離開後跟著謝端和李不虞回到他們住的院子。
說起這件事他也很贊同:“自然是如此,我已經想好調派程馳程驍二人前往寧西城鎮守,大河則交給齊真,程驍是你的副將,你可捨得?”
李不虞笑道:“京都清閑,程驍再跟著我反倒是沒前途。”
李信抬了抬眉稜,繼續講著對北境軍的劃分調派:“北境軍可以就此一分為二,由虎嘯營、三、四、五、六等營劃歸祁川監管,依舊鎮守原地大營。另一半劃歸大河、寧朔與寧西監管,各為巡防營,獨立於守城軍。不過從此巡防也歸各城自理,連帶著商道一線都劃分監管,各擔職責。”
謝端和李不虞聽懂其中深意,李不虞默默,謝端卻開了口:“北境軍是您一生心血······”
“也是先皇與陛下的心血。”李信笑容中帶著些追憶,又有鬆快,“臣也操勞了一輩子,眼下戰事已平,地界已劃,北境軍再這般一家獨大少不得出差池。臣這樣做也是想保全,還望回到京都後殿下替臣向陛下稟報。”
謝端:“我可不敢,還是您親自去,父皇還等著同您喝酒下棋呢。”
李信:“也行,臣也是好久沒同陛下一道喝酒了。”
談過正事,到午後,李不虞帶著謝端去城外的馬場跑馬。
“雖不比北夏的草原,但建水河邊的馬場也是極好的。”李不虞親自牽著兩匹馬,只帶著封刀封劍兩人。
建水南岸水草豐美,地勢開闊平坦,先帝年間這裡的馬場就是京畿的養馬地。到陛下登基,除北境之外,建水的馬場便是最大的戰馬供應地,馬場外配備巡邏守軍。
兩人的馬兒也是一對,許是因為長久不見,只黏糊在一起。
或是前後緊追,或是並肩緩行,到馬場跑了幾圈後李不虞和謝端便縱了它們去撒歡,兩人並肩走走停停,最後坐在一處花甸邊上看風景。
北地的秋日已轉涼,李不虞將謝端的披風帶子繫好,用自己的披風給他墊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