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白璧無瑕(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86章·白璧無瑕
達哈王之亂順利平定,西域雅什城再回雅什王手中,其餘叛亂的兵眾已經在召回的路上。
只是邊境線太長,西域兵馬已有滲透越過天鳳闕一線的,雅什王庫圖帕爾勢單力薄,但是卻將多道手書交付北境軍,並即刻停止了對大河、寧朔二城的騷擾。
戰亂初平,景王謝翊一家終於和百姓一道啟程回到寧朔。
這些百姓大多來自附近城鎮,受戰火牽連遷到大河暫避,現下有的想要重返故鄉,已失家園的打算自寧朔入大盛境,重頭再來。
百姓們多是牛車或步行,謝翊因為史潤盈的身孕也刻意放慢趕路的速度,金虎衛和銀龍衛一路護送。
謝曜掀開車簾看著一個揹著小包裹,坐在牛車上的小姑娘。那小姑娘和他差不多大,一雙眼睛滾圓,似乎有些西域血統,眼眸在光下有淺淺的藍色。
小姑娘嘴裡哼著歌,清脆又悠揚,極為動聽。
牛車邊上就是她家裡的羊群,簇擁著,歡快地向前去。
“父親,北境還會再打仗嗎?”
謝翊順著謝曜的視線向外看,定格,審視這來之不易的太平,許久後,緩緩:“應當不會了,父親也希望不會再起戰事。”
沒有戰事,孩子們就能平安長大。
百姓不再顛簸逃竄,開墾更多的耕地,牛羊成群。
謝曜想起李不虞回城時的情景,“勝利”和“凱旋”從前是書上的字,是夫子口中的史書從前,是大人的期盼,而那日展現在他眼前的是山呼海嘯,是身穿鎧甲計程車兵發紅的眼眶,緊握的拳,是馬兒的嘶鳴和百姓們的歡呼。
是他胸腔裡不受控制的跳動。
謝曜篤定道:“我們有北境軍在,有將星!”
謝翊摸摸他的腦袋:“是,曜兒說得對。”
西域平定後,李信將軍務交接給祁川後也終於點頭,同意撤往寧朔暫作修養。商道的防衛加固,還有圖木舒、沙雅、庫葉三座城池的歸屬問題都需要商議,西域內亂初平,雅什王尚未長成,正是力弱之時,趁此機會斷絕隱患,北境便能太平上至少十年。
李不虞得知訊息的時候正同烏恩碰面商討契爾格的事,來人是北境軍校尉,帥帳的親兵,說話間還有些防備烏恩。
烏恩滿臉坦蕩,倒是弄得李不虞有些哭笑不得。
李不虞道:“這事還需商議,庫葉已經挖空了,沒什麼大用。沙雅和圖木舒離雅什城都近,尤其是圖木舒,可作為大河與雅什城之間的隔斷,適合鎮守。”
烏恩認同,又道:“哲沁王庭足夠大,比起沙雅我還是更看好紮哈爾湖。”
這意思便是告訴李不虞,也告訴北境軍,北夏更願意朝背面草原擴張,不覬覦東面。
李不虞應了一聲,讓校尉回去傳信,自己繼續跟烏恩一道研究契爾格。逼他們進入查哈山一帶腹地之後反倒有些棘手,那邊山高嶺連,再往深處更有常年封凍的山脈。契爾格和昭日格不同,沒有那麼大的本事也就沒有那麼多的破綻,倒是像早年的沙匪和草原流匪一般,滑不留手。
烏恩:“契爾格手上大概還握著所謂的‘王室血脈’,不除掉北夏草原不得安生。”
李不虞:“算起來是你北夏的家務事······”
話中戲謔被烏恩一個眼刀打斷,李不虞抱臂玩笑:“當然,你現下也算是咱們大盛的駙馬,既是姻親,自然責無旁貸。”
終於有了閑暇,李不虞細細地將這些時日的事寫下來寄給謝端。這次用小匣子裝信,裡面附帶一支小笛子,一支木發簪,都是是拿北境特有的楊樹枝做的,還有幾個草編的蝴蝶和蜻蜓,給謝時和謝晚玩的。那日在大河城外分別,也給了謝曜幾個。
“若一切順利,向來仲秋後便可回京。”
“思切切,少憂多餐飯。”
驛馬絕塵而去,李不虞想著京都的風光,東宮中想必芙蕖早謝,演舞臺周圍的空地上或許已擺上新的貢菊,書房外的桂花不日就會盛開。謝端喜歡小廚房的桂花糕,就著茶能一氣吃兩塊,他們去歲常倚在窗邊同看,還曬了桂花幹泡茶。
寧朔城外十五裡,謝翊的隊伍已經走了一日,兩城之間快馬來回只需幾個時辰,但是因帶著大批百姓,走得緩慢,晚上又不宜趕路,一行人出發次日正午時分才能到寧朔城。
謝曜在謝翊懷中悠悠轉醒,起來便問何時能到。
謝翊說再過一個時辰,謝曜臉上被壓出印子,坐直身子後靠向母親的肩又很快坐正:“娘,你還難受嗎?”
因為趕路,史潤盈有些頭暈。
隨行的醫士讓她盡量躺臥,又在早上給她施針,現下好了些,將謝曜半抱在懷裡,謝曜擔心擠到她,史潤盈只是摸了摸他的腦袋:“娘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