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殿下發怒(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11章·殿下發怒
三日回門,東宮車架後面跟著滿滿兩大車的物件,氣派威風。
一車蓋著內廷司的黃綢,一瞧便是皇賞,另一車蓋著東宮的紅綢。大盛回門講究禮多,禮越多越顯得新嫁娘在婆家受喜,故而民間嫁娶以車上禮盒得層數為榮,但無官職者至多一車。
能得兩車回門禮的乃是高官王侯之家,得禦賞,又是“將星”獨一份。
這獨一份的榮寵,自然還是太子殿下的手筆。
到國公府時,謝端下車後站定在原地,待李不虞掀簾出來,他即刻伸手去扶。站在門外候著的李信和李夫人方氏心中都鬆了一口氣,一些年輕的丫鬟們則是齊齊紅了臉,膽子大的則悄悄瞧著自家姑爺和少爺,眼底滿是羨慕之情。
“臣李信攜婦,向太子殿下,太子妃殿下問安。”
謝端在他們下跪時便抬手免禮,常安忙親自上前攙扶,李信和方氏的膝蓋才落到地面上便被扶起。
謝端溫和一笑:“今日太子妃回門,護國公與夫人萬不可過分拘禮,先進去敘敘家常才是。”
李信起身後拱手回是,方氏卻有些不安地看向自己的兒子,見李不虞也跟著點頭示意之後才鬆了一口氣。夫婦二人讓出道來,常安帶著內侍開道,東宮的車馬也被管家帶去安置。
入內落座,李不虞按照之前的習慣行家禮,李信卻扣住他的手臂:“我兒不可,如今你已是東宮太子妃,君臣有別,即便是在家中也不可亂了規矩。”
李不虞一時頓住,李信鐵臂一抬,李不虞便站直了身子。
“兒子知道了。”
一旁的方氏見二人這般,不覺紅了眼圈,李不虞忙上前扶住母親溫聲勸慰道:“今日回來是高興事,怎麼母親還哭呢?”
方氏聽了這話更是忍不住垂淚:“我的兒······”
謝端在一旁道:“我同國公爺有些事要談,帶來的物件中有不少事母後挑的補品、首飾,太子妃陪著母親去瞧瞧吧。”
他這話是給了母子倆單獨敘話的時間,李不虞應下後,謝端便同李信一道往書房去。
方氏也看了出來,拿帕子拭淚:“太子待你一如往昔,瞧著倒是比從前更細心些,你父親也勸我寬心,可我就是擔心一入宮門深似海,皇家人哪裡是那麼好做的······”
李不虞笑道:“陛下皇後都是寬厚人,待我極好,殿下與我又是自小的情誼,母親不必徒增感傷。”
方氏拉著兒子坐下,壓低聲音道:“大婚那夜,你父親才對我說,說你是······你是心悅太子殿下的?這話你是為寬父母的心,還是真的?”
李不虞坦誠道:“是真的。”
方氏:“你從未說過······”
瞧著母親的面上滿是吃驚不解,李不虞知道這話對她來說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他屈膝半跪在方氏面前:“母親,我是認真的。能有今日於我而言是幸事,若非北夏狼子野心,或許兒會把這心事藏一輩子。或許,我會賀他東宮正位,兒孫滿堂,然後為他護著山河無恙,做他的左膀右臂。”
“但是蒼天有眼,如此良機,是我的幸事。”
北夏暗殺,北夏王室的算計,在波譎雲詭中,李不虞最開懷的便是北夏在算計他的婚事。回朝的一路他帶著一身的傷狂奔疾馳,為的就是早日將這樁事敲定。
他料定了謝端不會拒絕,更認準這般機會一生大約就這一次。
說出那句“請嫁東宮”的時候,是他李不虞此生最誠心的發願,無論成敗,他都了此心願。
看著兒子這般,方氏不能不信,繼續問他:“那殿下呢?他可知曉你的心意?”
李不虞:“尚未。”
方氏沉默片刻,拍拍他的手:“‘情’之一字,在於真心。‘夫妻’二字,在於以誠相待。你若心悅他便真心待他,我相信我兒的眼光,更相信我兒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