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這對珍貴的鑽石現在可不能拿出來。得等一個恰當的時機,至少,是那雙鞋子穿在雅美腳上的時候。

回到酒店裡的時候,汀兒已經樂瘋了,抱著埃裡克的臉毫無忌諱地一陣『亂』啃。她對巧克力的喜愛看來已經達到了一個無可救『藥』的高度。

我們剛剛坐定,一個應該是一年級的男生就敲打了我們還開著的房門。

“大團長...樓下有人找。”

“嗯?”我好生奇怪,我在這裡會有什麼熟人?難道是和輝,那他也應該先找雅美才對啊。我看了看她,不過她卻並沒有怎麼在意,正和汀兒分享著她的快樂...以及巧克力。

我和那個男生到了酒店一樓的大廳裡,來人卻是一位穿西裝,打領帶,戴墨鏡,一身黑『色』裝扮的男人,看上去30左右的年紀。

“你...找我?”

“你就是魏明遠先生?”

我點了點頭。他很有禮貌地向著我鞠了個躬,“是我們的會長想要請您去做客。”

“會長?”

“您去了就知道了,放心,沒有惡意的。”他做了個請的手勢,手掌指著酒店大門外的一輛黑『色』保時捷...

我想了想,在這裡雖然沒有什麼熟人,但也沒有仇人啊,應該沒什麼可擔心的,於是便很有風度地點了點頭,跟著這名黑衣人上了車。

一路上,我還在想,難道是買那雙鞋時的大手筆,驚動了對方的老闆嗎?別說,還真有那可能的,因為刷卡的時候,我的卡里一共是五萬多的美金,而非四萬。用黛西的話說,如果剛買了東西,卡上就沒錢了,是很沒面子的。所以特別多打了一萬多,給我充充場面。

車開得有點久,最終在一座看似挺別緻的小庭院前停下了。

我跟著黑衣人走了進去,發現這是一座很經典的茶庭格局庭院,石臺階,石燈籠,石蹲踞...全都很齊備。竹林幽靜的小路,水塘裡靜靜的樹影,讓人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沿著庭院中間的水塘走過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座中規中矩的日式薄壁茶室。中門大開著,正中間坐著一箇中年人。

他穿著深藍『色』的男式和服,跪坐的姿勢非常端正。面前的好像是一整套的茶具。從他出現在我的視野裡開始,那雙眼睛就一直盯著我。我分辨不出那人的年紀,但是從他那鷹眼般的目光中感覺得到一陣不太友好的寒意。而且,那眉宇之間總有一種我似曾相識的感覺...不管用哪個時代的標準來評價,這個中年人的五官都稱得上一個字,帥。

黑衣人在他面前鞠了個深躬,便離開了。他則對著我比了一下請坐的手勢,我環視了一下週圍,除了這個中年人也沒有其他人了。便放心地坐在了他的對面。不過我實在不太習慣他們這種坐姿...只要雅美不在場,我通常都是不拘小節的,當即盤腿坐了下來。

氣氛有些尷尬,除了我們中間的那尊炭火爐上冒著滾滾蒸汽的沸騰開水之外,茶室內的一切空氣都有些停滯的感覺。

我好生後悔,今天是吃錯『藥』了嗎?沒頭沒腦地就跟著那黑衣人來了,現在卻跑到這裡和這個人靜坐,這是圖的什麼啊?這傢伙又是什麼人啊?正想時,那中年人動了,不過他一邊保持著盯著我的眼神,一邊伸手取過了火爐上的水壺,看也不看地就往中間倒。我的眼睛不自覺地跟著那道水柱移了過去。嚯!這大叔有點本事啊,那沸騰的水竟然一滴不濺地注入到正當中的一個竹桶中。

竹筒中似乎並沒有茶葉,我想起來了,他這是在等水溫降下來,雅美教過我的,這是日式茶道中規格較高的玉『露』沖泡方法。據說如果水溫太高,衝出來的茶奇酸無比,所以只能用50到60度的溫水沖泡。

這麼看起來,接下去,我又得繼續尷尬地等著水溫下降嗎?這個天氣,恐怕得等十幾分鍾吧?

中年人果然恢復了坐姿,繼續用那種令我難受的目光瞪著我。我突然有點倔強起來了,心想我何必怕他呢?當即在姿勢上做了點稍稍的調整,正襟危坐起來,並且毫無示弱地反瞪著他!

我們還真就對視了十來分鐘,這期間誰也沒有敗下陣去...直到他再次伸手提起竹筒,將水注入到面前的兩個茶碗中。

十多秒後,他總算是深深地一彎腰,將一碗茶端到了我面前。

我雙手接了過來,想起雅美好像說過,這種茶道里要怎麼端著碗,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地轉上幾圈...實在記不得了,加上那中年人不友好的目光始終存在著,一碗茶抵消得了我的不痛快嗎?

於是我端起碗來,咕嚕咕嚕地吞了兩口,嗯!味兒不錯。

中年人的眉『毛』頭一回皺了起來,我甚至能看見他微微地搖頭。

我很隨意地放下茶碗,張口道:“請問您到底是誰?”

“這麼久的時間裡,你連茶道的基本規則都沒學會嗎?雅美是怎麼教你的?”他答非所問,漢字的發音也很生疏彆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儘管我保持著不變的姿態和神『色』,但當我聽到‘雅美’二字時,腦子裡卻是‘轟’地一聲響...我知道這人是誰了,全世界恐怕只有這麼一個人會用這種方式招待我。

雅美她爹!

不過我記得雅美說過,她家應該在大阪才對啊。嗯,一定是錢夠多,在這裡也置辦下了這麼幽靜卻又必然名貴的屋子。

我繼續微笑著,但腦子裡卻飛速地轉動了起來。一定要有對策!如果是她母親來了,我也許會畢恭畢敬,但對於這個連親生女兒都不在乎,卻又身份特殊的男人,我既不能太過失禮,也絕不能太過卑微。

當即之下,我把面前的空茶碗向他一推,回答道:“茶道,在乎養『性』修心,隨意之舉,正能靈臺空明,體會自然百態。拘泥於規格模式,實在不是個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