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洛寧的新劇在四月份正式開機,由於劇組經費有限,所以在各方面都比較節省,當然是沒錢去天琴座影視城拍攝的,拍攝場地就成了最大的問題。
當初洛寧寫《數字密碼》的時候就在上大學,所以,這本書講的也是發生在大學校園的故事。
事情的開端是某個冬日的早晨,一位女學生從圖書館的頂樓跳了下來,血濺當場,嚇壞了不少路過的同學。眾人立刻報警。警車開進校園,刑警隊長發現死者的口袋裡裝著個紙條,寫了一行奇怪的數字,看上去很像手機號碼,但正常的手機號是十一位,她寫的卻是九位數,缺了兩個數。
警方正式立案偵查,經過詳細的分析調查後,發現這位女學生有抑鬱症,一直在吃治療抑鬱症的藥,平時也很少跟同學交流,更沒有和任何人發生爭執的情況。由於找不到其他線索,圖書館樓頂的痕跡鑒定也像是自殺,所以這個案子,警方就決定以自殺結案。
但男主也就是刑警隊長的心裡總覺得不安,他一直在想那串數字代表的意義,卻始終想不明白。
就在刑警隊撤離學校、決定以自殺結案的當天,又有一個男學生從圖書館的樓頂跳了下來,手裡同樣拿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奇怪的數字。
案件立刻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警方經過詳細調查,依舊查不到任何有用的線索,偏偏這個男孩子也是抑鬱症患者,痕跡鑒定又是自殺。
男主最終決定從死者手中的數字入手,並請來名校數學系的高材生協助分析數字密碼。
案件越來越離奇,直到第五位死者出現,數字的謎團才終於被解開。
洛寧的這本推理小說腦洞其實相當大,秦易則當初看完的時候就很驚嘆於這位新人作者的才華。當然,剛開始寫書經驗不足,洛寧在解開懸念時節奏沒把握好,還出現了少量bug,讀者看完後可能會覺得遺憾。
但是這次,洛寧親自參與電影的改編,把原著中繁瑣的劇情經過精簡、篩選,後期又加入了更合理的密碼推算過程,讓整部劇的劇情顯得更加飽滿,而且邏輯上也非常的嚴謹。
這部劇就算投資少也沒關系,因為它沒有類似《烽火星辰》的戰爭大場面,也沒有《複制人計劃》那樣的高科技特效。它只是一部簡單的“校園懸疑推理劇”,場景不多,像宿舍、教學樓、圖書館、法醫解剖室、刑警辦公室等等場景都很好搭建,就算不去影視城也能拍。
於誠當下就拍板決定,跟首都星郊區一家沒什麼名氣的二流大學合作,直接在學校拍攝。
真實的校園場景,群眾演員一抓一大把,隨便找一個班的同學過來幫忙,包午飯再給點零花錢同學們都很樂意湊熱鬧,拍出來的效果倒也不錯。
演員們統一住在學校簡陋的招待所裡,就像是重新回到了大學時代。
洛寧和於誠住一間宿舍。於誠的性格大大咧咧的,根本沒想過洛寧是個oega,整天一副“哥倆好”的姿態跟洛寧認真商討劇情。
這部片子不是驚悚片,所以於誠想盡量弱化血腥、暴力的畫面,而是把懸疑、緊張的氣氛做到極致。
一個又一個年輕學生死亡,刑警隊的調查步履艱難,似乎背後總有一雙眼睛在盯著他們。
奇奇怪怪的數字一個接一個出現,這些數字的背後又隱藏著什麼秘密?
只要把氣氛做到位,觀眾們自然會被吸引。
洛寧很贊同於導的想法,也提出了一些意見:“音樂對氛圍的營造非常重要,這種懸疑片如果音樂選不好,觀眾們會很難被帶進去。既然我們在選演員的時候節約了很多經費,不如請一些專業的音樂製作團隊,為這部劇量身打造後期的配樂?於導覺得呢?”
於誠滿臉興奮,一拍大腿:“我也是這麼想!經費有限,咱們就要精打細算。演員和場地省了一大筆錢,後期、配樂就不能含糊,音樂團隊……做電影配樂最厲害的是ido工作室,我改天就去跟他們聯系。另外主題曲你有喜歡的歌手嗎?我想請人原創一首好聽的主題曲,最好主題曲也能火起來!”
洛寧道:“我可以試著寫詞。”
於誠如同走在路上撿到鉅款,滿臉的驚喜:“你還會寫詞?!”
洛寧點點頭:“當初知道這部劇要改成電影的時候,我的心裡就有了對主題曲的想法。我是原作者,我知道這部劇想要表達什麼東西,歌詞我已經寫了份初稿,但是我不懂編曲,寫的不太專業,能不能拿給專業的音樂製作人修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