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尼克松憾別白宮,民主黨捲土重來(第2/3頁)
章節報錯
還得把東德身上被捆綁的繩子解開來才行,否則潭死水的東德只能按照經互會的指示生産這個、生産那個,這還有個p的貿易潛力。不松綁,中德貿易就還真是繼續維持現有的水準最多是小幅度上
也就是說,中國最終的目標是把東德從經互會體系中搶過來。
經互會...
經互會與西歐的歐共體並不對等,它成立之初更像是和馬歇爾計劃執行委員會對等的一一個機構。
不過,在給東歐的幾個社會主義國家餵奶讓他們修複戰爭創傷的同時,從1949年經互會成立之日起,斯大林也開始思考經互會將來該怎麼辦。
在經互 會成立之後的經互會成員國經濟合作會議上,斯大林發表講話,表示在修複戰爭創傷後,經互會的真正宗旨是在東歐人民民主國家和蘇聯之間”建立密切的經濟聯系”。並且斯大林提出,“社會
主義和資本主義是兩個並行的市場經濟系統”。
斯大林此話 一出,臺下的蘇聯以及東歐諸國經濟部門領導人頓時鴉雀無聲。可能是過於震驚也可能是都在等斯大林給大夥兒詳細講講“兩個並行的市場經濟系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媽呀,社會主義和
資本主義都是市場經濟
但是斯大林下一句話就轉換到另外的話題去了,看起來斯大林當時圍繞這個問題開始了思考,但還沒思考完。
再過不久,斯大林去世了,這個問題也沒思考完。
好,斯大林去世後這些都不提了。到七十年代,經過20多 年運營的經互會有了一個別名:“華沙條約國計劃經濟委員會”。
現在經互會內部最大的問題是各個成員國的話語權嚴重不對等。蘇聯經常在經濟體化”的口號 下去強行安排別的國家該生産什麼、支柱産業應該是什麼,雖然說有的看起來是給東歐衛星國實惠的,
但這不是自願的而是硬塞過去的,最終這些國家還是一一個不爽。
其次經互會在進行著虛假的國際貿易,不是為了最佳化資源和勞動力降低生産成本而進行貿易,純就為貿易而貿易。把東德的工廠遷移到白俄羅斯,然後這個工廠在白俄羅斯複工之後,半成品原料還
在東德,從德國的工廠出口到白俄羅斯,然後生産出的産品大部分還是東德需要的,再從蘇聯出口到東德,一來 回上千公裡的折騰。
再次就是經互會的交易使用的記賬盧布。由於他真就是一個記賬工具, 在社會主義陣營都沒多少影響力,日常用不到,工廠生産採購和出售時用不到,日常銀行業務也沒有,只有在幾個國家的對外
貿易委員會會議桌上會提到記賬盧布。
經互會.上鏡最多的是計劃小組,之所以說它是華沙條約國計劃經濟委員會,就是他老在幾個成員國之間飛來飛去,每年的下半年尤甚,“指導這些國家來年的生産指標制定。
毫無疑問,計劃小組是除蘇聯之外所有經互會國家都討厭的一組人。
“蔡司耶拿模式能否適用於更多的德國企業”
在萊比錫,陳澐問霍斯特多魯斯。
“如果加入高鐵産業體系,那麼與高鐵産業相關的企業都會是蔡司一耶拿模式。”多魯斯回答。
陳澐:“其實,除了高鐵産業之外,你們還可以加入更多的...
蔡司耶拿模式就是在計劃經濟體制內,因外貿需求而加入由工廠自主控制生産靈活性的機制,以及工廠分為指令生産和非指令生産也就擁有獨立的財權和決策權。
除此之外,蔡司耶拿模式還意味著資本流動,上海蔡司就是這樣的産物。 在過去十年,上蔡貢獻了蔡司耶拿獲得的專利創新的70,創造了80的新産品型號,這就讓蔡司耶拿成為東德企業中的一
枚奇葩。
這裡的奇葩是褒義詞。
多魯斯表示高鐵以後也會這樣,而陳澐希望的是東德能有更多的製造業也從經互會的計劃中松綁。
對於陳澐的建議,多魯斯表示這不一定能通得過, 但如果通不過也可以採用變通的方法,多把一切企業歸類為高鐵産業哪怕這些企業與高鐵産業鏈其實並不相關。
車隊即將抵達德累斯頓市政廳,陳澐要在這裡發表 場小演講。在市政廳外早就聚集了密密麻麻的歡迎人群,都是德累斯頓市民,但是動員來的還是自願來的就不知道了,都在現場喊著中德友誼的
口號。
“哎哎!”
中方訪問團隊中負責安全的人員發現了點意外情況。 名中年男子奮力地從人群後排往前擠,盡管他身材魁梧,但擠得仍很辛苦,因為他手中拿著一塊面積不小的標語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