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現在可以啟航了

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共青城郊區。

利茨尼鎮的老鎮長卡巴諾夫使勁揮手打著節拍,利茨尼的大爺大媽們在老年活動中心引吭高歌。

“歌唱動蕩的青春。預備 起”

“時刻掛在我們心上,是一一個平凡的願望”

“願親愛的家鄉美好,願祖國呀萬年長”

“聽,風雪喧嚷,

“看,流星在飛翔,”

”我的心向我呼喚,”

“去動蕩的遠方”

“去動蕩的遠方!”

唱完最後一句,卡巴諾夫、合唱的大爺大媽們鼓掌。不但自己給自己鼓掌,還自己歡呼起來。

馬良玉也鼓學:“唱得好!”

馬良玉第一次來利茨尼鎮已是二十年前了。二十年過去,卡巴諾夫已經59歲,明年就能領退休金,馬良玉...今年也五十三了。

二十年前,那時候馬良玉四捨五入還算是個年輕人,卡巴諾夫也不老,只是面相像個大叔。

那時候中蘇農業開發集團的業務剛剛覆蓋共青城,馬良玉、羅圭來到利茨尼鎮在這裡搞蔬菜基地開發。在鎮子裡馬良玉認識了這一群大叔大媽,他們年輕時響應赫魯曉夫的號召,從西部大城市來東

方開拓農業,在利茨尼一呆就是二十年。

二十年之後又是二十年....

從毛頭小夥變成大叔,再變成發如雪的老大爺。

二十年前,利茨尼是個由木屋構成的破敗的小鎮,青年們開拓了二十年,仍近乎一無所有。 今天的利茨尼大部分入住在磚混樓房裡,僅存的一小群木屋是倉儲屋。

鎮子被塑膠大棚圍繞著,在大棚的之外是耕地,每年短暫的夏季可以種一茬高緯度玉米, 當然這得機械化耕作才行,利茨尼鎮現在人口仍然不多。

卡巴諾夫:“達瓦裡希馬,你又好多年沒來利茨尼了,今天一定要喝醉為止。 “

馬良玉:“我們今天就是做好了不醉不歸的準備,是吧,羅圭”

羅圭掏出酒瓶:“來了,洋河大麴。

卡巴諾夫:“洋河!噢!好東西好東西。”

馬良玉:“二十年前我第一次來這的時候,我們是在哪個地方,是吧,卡加娜和斯捷帕夫的家之間,喝著酒,唱著歌,唱的也是也《歌唱動蕩的青春》。”

卡巴諾夫:“是啊,這首歌好像就是為我們寫的一樣,幾十年了。”

二十年前,馬良玉聽著這歌,眼淚禿然就留下來了,和羅圭和馬良玉一個朝東 個朝西倒在草堆 ,感慨這個國家還是可以拯救的,也是值得拯救的。

羅圭:“來, 倒上。走一個。卡巴大叔,你明年才領養老金嗎 ”

“是,是!我1939年出生的。”

羅圭:“那你退休金有多少啊 ”

“3000盧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