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朝鮮一家人(第2/3頁)
章節報錯
李嗯了一聲,縮手縮腳地到後備箱把步槍取出來,朝著路邊二十多米外滿是雪的枯草叢,以及草叢的兩個灰黑色的不明物體一步一步走過去。
一個灰黑色的物體站起來,是入。
“不要開槍啊,我,我是,來要點飯吃的!”
這人說的是朝鮮語,李伯也是朝鮮族,能聽懂。
“你們沒帶刀沒帶搶吧”
“沒有,沒有,我們都快餓死了..
....
延邊是邊境城市,但李伯家的南溪屯並不在邊境線上,離中朝邊境有個十幾公裡,真不知道這兩人是怎麼在這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氣越過國境,又在中國境內亂撞亂走走到這兒來的。
非。
是兩個人,剛才站起來的是個看.上去四十歲左右的婦女,枯草從裡蜷縮著個八九歲的男孩。婦女還能站起來答話,男孩已經走不穩路了。李伯把男孩拽起來,半扶半拖帶上公路,讓他們坐進車後
老伴擰大了空調風量,暖風呼呼地吹起,婦女和男孩蒼白的臉上這才慢慢現一些血色。李伯拿起駕駛位旁邊的大半包餅幹,遞到後排。男孩吃第一塊餅幹的時候差點咬到自己的手指,第二塊餅幹他
是整個塞進嘴裡的,兩邊腮幫子鼓鼓。老伴趕緊把保溫杯遞過去。
“喝點水,別嗆著。這位大妹子你也吃點,我這兒吃的管夠,後備箱還有,再說我們還有兩公裡就到家了。”
確認自己得救,婦女頓時全身鬆垮脫力,不由自主地嚎啕大哭起來。
..
李伯開車到家,招呼兒子和兒媳接待,暖氣多燒一把, 做點熱湯熱飯,還從衣櫃裡找出兩身厚點的衣服,讓逃難的這兩位換上。
從朝鮮逃過來的女子叫金英,36歲。男孩叫李明正,11歲,她的兒子。家四口原來住在對面的富寧附近。他們不是種地的,男孩的父親在林場工作,算是林業工人。
大概從三年前開始,他們家就吃不飽了,口糧削減,全靠父親李志望從森林裡刨各種稀奇古怪的可食用植物才沒餓壞人。什麼,打獵不可能的,山林裡的動物早被打絕了。
去年情況更加嚴重,口糧再度削減,而且,從11月起林場就沒有下發過口糧。
11月,男孩的爺爺、金英的公公因餓致病而死。死前公公交給他們一一個小本本,這是藏了很多年的他們家族的族譜。公公在族譜上寫了兩個地址和名字,告訴李志望和金英,你們這一輩有 幾個在中
國的,其中他知道兩家的住址,大致在哪個市哪個村,你們去投靠他們吧。
,一家四口那時候就制定逃難到中國的計劃。 但是朝鮮人民軍在邊境巡邏得很嚴,機會並不好找。他們等到圖們江封凍,又等到寒潮的超低溫,估摸著巡邏邊境線的朝鮮人民軍應該也走不動了,這才
翻越冰凍的江面,逃到中國。
翻越國界線成功,但進入中國之後,家四口在大雪中迷路了。跋涉了好多天,他們的小兒子腿摔傷了,李志望揹著小兒子走,凍餓之下一天晚上突然倒地而死,只剩金英和大兒子李明正。兩人吊
著最後一絲生命,加上一點運氣,竟然奇跡般地獲救。
老伴:“孩他爸,咱向民政部報個備,然後就讓他們住咱家吧,這一家子也快可憐的,一家四口逃過來,就剩倆活著。”
李伯:“是啊是啊,太不容易了,太苦了。..哎”
李伯在翻金英身.上帶過來的族譜。這冊族譜在封底寫了兩行地址,是她公公寫的。其中個地址是”李百旺,延邊八家子鎮”。
李伯:“這不是我二哥嗎”
李伯叫李百興。翻開族譜,還真找到了,”李百旺“後面就是“李百興”。只是朝鮮那一系最近幾十年往來比較少,她公公知道李百旺的住址,但不知道自己的住址。
“孩他媽,這肯定得住在咱家了,這是咱家的親戚。”
老伴:“啥”
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