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太空很危險啊(第2/3頁)
章節報錯
阿對,印度最後是選擇了蘇聯(俄羅斯)的運載火箭方案,中國提出的方案落選了。
可落選之後中國的專家組比中選了還高興,終於不用在印度受罪了。
印度過去幾年的航天計劃,就是一次又 次地死磕sv1運載火箭的過程。
s液氧煤油發動機發動機搞的輕型運載火箭,和日本的n2技術同源。
本技術移交。
n2運載火箭研製時,日本不但從中國引進yf160的技術專利,還委託西安幫設計n2火箭的箭體,不僅如此,西安還把設計出來的火箭造了兩個原型,在中國國內試射測試,確認沒問題之後才對日
所以到現在n2火箭發射11次、成功10次。
印度則比較倔強,sv1是 自己設計的,只從中國買了yf160的設計和技術專利,自己自制發動機,自己設計和製造sv1火箭。
1984年1月,sv1首射失敗,火箭掉入西藏牧區。
1986年,第二次發射失敗。1987年,第三次發射失敗
到1990年,共發射6次,2次成功4次失敗。但印度人認為sk了,因為它成功了兩次,把兩枚正經的有實際功能的印度入造衛星送入了軌道。
所以印度要接著搞(v1ii大型運載火箭。其中基本型s噸的重型近地軌道衛星或印度的載人宇宙飛船,gsi是變體,要能發射3~5噸的同步軌道衛星。除此之外還有
pi1i,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i1發射月球探測器。
這就是幾個月前辛格總理訪問中國時提的那件事。
既然辛格這麼提出要求,中國也做出了回應。你這玩意,看技術要求,這不是長徵4嗎要不我們把長徵4賣幾枚給你,你貼牌說這特麼就是sv1i不就得了
印度說:我不,我要自己完成作業,你們把技術資料賣給我,我印度要國箭國造。
楊孟飛就硬著頭皮把中國方案帶了過去。就是長徵4,技術方案賣給印度,此外出售16臺yf.90發動機讓印度第一和第二枚火箭用中國原裝的發動機。
還好印度沒有選擇中國方案。在中國、蘇聯、歐空局三家提供的方案中,印度選中了蘇聯。
楊孟飛:“伊萬!達瓦裡希!”
蘇聯俄羅斯航天局派來印度的伊萬格裡沙諾夫是楊孟飛的熟人,兩人在海南開過會。
格裡沙諾夫:“達瓦裡希楊,哈哈。你們好像對印度專案不太重視。”
楊孟”飛:“可能有點吧。這是上頭的意思。”
格裡沙諾夫:“我猜一定是中國方面有意讓蘇聯多些出口收入,技術出口還是産品出口都行。”
楊孟飛:“但是, 伊萬,你們報的價格有點低,圖紙才賣兩千萬,1991和1992年印度要支付的錢也沒有太多。其實rd170是個很強的發動機, 喊個更高的價點問題沒有,虧了虧了。”
格裡沙諾夫卻搖搖頭表示不同意,朝楊孟飛湊近了一點,壓低聲音說道:“你們就等著瞧吧,哦不,是印度就等著瞧吧。”
北京。
“用火星沖日作為整個專案的節點是個不錯的辦法。”
“但是這樣一算, 其實我們的時間並不寬裕。
第一批三個探測器部署完畢,孫家棟開始對載人火星計劃安排階段性的節點。
九十年代共有5個火星沖日,也就是地球與火星距離最近的一瞬間。
第一個火星沖日剛剛過去,1990年11月27日。第一一個節點,中國向火星傳送了3個探測器,都是小型探測器。,
第二個火星沖日是1993年1月7日。第二個節點中國要發射5個探測器,其中用長徵6發射1個中型探測器,用長徵10發射4個小型探測器。
第三個火星沖日是1995年2月12日,發射6個探測器,其中中型探測器多達3個。按時間表,此時長徵12複用火箭應該搞出來了,如果搞不出來,代用方案是長徵6。
三個中型探測器都要在火星軟著陸,都在烏託邦平原南緣,天問一號的著陸點附近。它們都攜帶火星車,要發回火星地表的詳細地質情況,包括淺層土壤成分、地面平整度、堅實度等等與載人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