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休克兩年,GDP漲12倍(第2/3頁)
章節報錯
1868年聖彼得堡鑄鐵廠私有化,俄羅斯企業家尼古拉伊萬諾維奇普梯洛夫從政府手中買下該工廠,並將其改名為普梯洛夫工廠。十月革命後先是改名為紅色普梯洛夫工廠,1934年改名為基洛夫工
蘇聯時期的基洛夫工廠既有軍工分廠,也有民用工業的分廠。經過100多年時間的進化,基洛夫工廠已不僅僅是炮彈鑄造廠了,還逐漸發展出機械製造、造船、蒸汽動力內燃機動力等等工廠。
它是kv系列和is系列重型坦克的誕生地。在列寧格勒圍城期間,有2600多 名基洛夫工廠的工人餓死或因轟炸而死。
1989年,在“朱總督”的督促下,基洛夫工廠改為基洛夫工業集團公司,下屬的工廠經過半年時間,已經梳理出兩家獨資分公司和7家合資分公司。
當然以基洛夫工廠的規模,能梳理出來的分公司絕不止9家,估計得有20多家。但基洛夫其他的工廠還沒找到接盤俠,15位“鐵鏽守望者現在在廠區負責看大門。不僅如此,每天還有持酒精檢測儀的
大媽在早上9點~9點半趕往每一個廠區,給鐵鏽守望者查酒精含量。
朱鎔礎抬頭看這座古舊的建築上面的聖彼得堡鑄鐵字樣:“這個房子和周圍的地方可以該做列寧格勒工業博物館。”
“明白了,總督。那...這個廠區就徹底不會再開張了。
朱鎔礎: “這間廠房是1801年的,這個工廠的其他房子我看年頭也是夠長的,那個地方是德軍轟炸過吧牆塌了半,用另外的顏色的磚修複的。這個廠的資料我看過,金屬鋼鐵沖壓這個産業是有搞
頭的,所以基洛夫集團下面應該有這麼個分公司。但如果還是在原地,搞不好。
“過去七十年,蘇聯企業的最大問題是和當地粘連在一起了。 你們不是沒試圖改革過,但這種粘連關系如果不去除,是沒法改好的。它是改革的最大障礙。“
“七十年的蘇聯,基洛夫工廠在這裡的歷史還要超過七十年。和當地産生了盤根錯節的人際關系,數不清的的利益糾葛。當地的黨委書記,工廠得關照吧。當地的區人民政府,利益得協調吧。工業用
地、農業用地、用水、用電怎麼供應這在以前,那就是政府的各個部門]都來分一杯類吧。 工廠的産品,如果當地政府想要,是不是也得優先內部劃撥一點吧。 工廠如果是軍工廠,那麼給職工的福利物
資,是不是也得分配給那些領導幹部一點吧。
“當地幹部子女成年了,工廠是不是得給安排個工作吧。如果是區長和區書記的兒子侄子,是不是還得安排事少錢多的崗位吧。伊萬,在這裡我們的談話不講客套,也不講面子,我跟你說這些都很坦
基洛夫集團新任總經理伊萬紮巴列夫不住地點頭:“這些情況我們平時都沒法說出口,但,確實是這樣。
朱鎔礎:“因此我從1988年到現在,在蘇聯在俄羅斯做的事情就是不停地搬動企業,讓它們的地理位置發生改變。成立列寧格勒特區就是為此,在特區又在市區外面找了塊盡量空的空地,也是為了
重起爐灶。除此之外,在別的地方我說過,西部地區一州重點建一 城,烏拉爾以東地區 州留一 城,這其實也是找個理由搬。
“不是要那些州把州首府建得漂漂亮亮的,這不是面子工程,而是讓這個州的其他城市的企業,被當地的人情關系、官僚系統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企業,有個挪窩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安心做事的機
“在新的地方,廠與政府之間沒有法律制度之外的特別的關系,人與人之間關系冷漠,人與工廠之間也關系淡漠,在這樣的新環境,大家就可以擺脫&039;社會主義,安心地搞資本主義了。啊,以前那根
本就不是社會主義,只能算官僚體制主義,從沙皇時代就一脈相承延續下來的。
紮巴列夫繼續猛烈點頭:“除了 無處不在的官僚主義,實際...列寧格勒從七十年代起還有黑幫,幹擾生産索取物資甚至金錢。而我們一部分工廠領導,和黑幫勾搭,相互利用。”
朱鎔礎嚴肅地說道:“我在來蘇聯之前就聽說了有這回事,這件事我在去年就很嚴肅地對列寧格勒特區的領導說過了。涉黑,殺!”
全蘇大休克已年多,從最近兩個月的跡象看,俄羅斯、白俄羅斯確實有了點蘇醒的跡象,其他幾個加盟共和國要慢一點, 但是情況應該是穩定下來了。
當然,盧布對美元的彙率也穩定在16盧布兌換1美元,比一年前的12.2又貶了一點點。
不過從1989年10月到1990年2月,盧布的彙率已經在16兌1穩定了四個月之久。
休克療法,放開市場,放開彙率。這當然會導致全國普遍的通脹,以及本國貨幣彙率狂跌,這就是所謂的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