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火鍋幫(第2/3頁)
章節報錯
科什切夫:“所以這就不是人種的問題,這是體制問題。你看我們現在做的工作,這是世界上最精密的光纖生産線,零點零幾毫米直徑,完全均勻,100公裡也不會有一一個斷點,生産這樣的光纖的設
備,是由我們組裝和除錯的。除了手藝,還有工作積極性,這裡當然不會有人早退,實際上為了讓第二天工作更好繼續,弗拉先科總是下班後再花千幾分鐘把零件預先擺放好,裝置歸位。
普京點點頭: “蘇聯的體制抹殺了勞動者的積極性,長期以往的體制把整個社會風氣帶壞了。如果想要改變蘇聯,首先得改變這個體制。戈爾巴喬夫現在做的這些改革新政,其實還是浮在上面,說了
很多漂亮話,但實際下沉不到最底層。
科什切夫:“戈爾巴喬夫,想改變些事情,但是,大機率改不成。
普京:“因此我一直在想, 像我們這樣的,親身感受過一種新體制的,並且在這種新體制”下面長時間工作過的人,應該更有辦法改變蘇聯。
科什切夫:“普京律師,這可能是管用的,但是,嗯,那個,我已經申請入籍了,一審已經透過了,在排隊呢。”
普京:“啊這。”
普京看向弗拉先科、紮德普裡亞尼。
“我們還沒有。”
普京:“是”還沒有
紮德普裡亞尼:“是有這個想法,但是又有點猶豫。主要還是對蘇聯有點感情。”
普京點頭,紮德普裡亞尼的這種想法和他基本樣,還真是有點共同語言。
紮德普裡亞尼:“其實和我弗拉先科無聊的時候也會討論蘇聯體制問題,蘇聯改革問題,隨便說說的。科什切夫認為東德那樣的經濟特區制度可以值得一試,但我認為經濟特區不行。
普京:“因為..蘇聯太大了”
紮德普裡亞尼:“對。東德只不過是俄羅斯的一個州的大小,還是西部的州,不是西伯利亞那邊的州。開兩個經濟特區,發展好了,周圍一兩百公裡區域,先是人被吸引到經濟特區,這些流動的人又
會把特區的理念帶回去,這就能擴散開來。而在蘇聯呢,最有可能的是經濟特區擴散擴不開來。
弗拉先科:“但是有幾個經濟特區,至少能讓蘇聯有一點錢。”
紮德普裡亞尼:“這又回到剛才的問題了,蘇聯太大了。東德1600萬人口,蘇聯2.6億。 除非我們把整個列寧格勒市設為經濟特區。
弗拉先科:“為什麼不可以呢六百萬人的經濟特區也不是不可以嘛。普京同志,您就是列寧格勒人,到時候,到時候就當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的市長好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普京同志,您要是當了列寧格勒市長,我們一定回去,在你的經濟特區開公司”
普京:“我覺得,可以把你們兩位的意見綜合起來。既設經濟特區,這個特區會是一個不小的城市, 與此同時,也要在全國範圍內改革,那種撼動最底層制度的改革。”
張家祥:“各位蘇聯朋友,雖然這事可能提起來不太開心,但是我得說一句,蘇聯的最底層制度現在就已經被撼動了,而且事兒越來越大。
弗拉先科:“唉。這是可以預料到的事。”
普京:“波羅的海那三個國家一直有嚴重的歷史遺留問題,說實話,這幾十年蘇聯並沒有在那三個國家獲得什麼收益,無論是經濟收益還是政治和國防收益。與其這樣,還不如分家的好。‘
弗拉先科:“可是 波羅的海三國的最高蘇維埃提出分家之後,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到處都亂起來了。亞美尼亞說他們也是莫洛托夫密約給吞掉的;烏茲別克共和國說他以及高加索各國也應該有權利尋求獨立。波羅的海三國開了個頭,連鎖反應。
紮德普裡亞尼:“其實不能把這件事推在波羅的海三國頭上。這其實是因為勃列日涅夫逝世。他活著的時候,無論他管不管事,威望在那兒,各個加盟共和國還是給他面子的。現在他死了,不管是利
加喬夫還是戈爾巴喬夫,都沒有那個能力壓服各個加盟共和國。
科什切夫:
“作為準中國人我現在也得插一句,
這可能不是波羅的海三國帶頭導致的,也不是勃列日涅夫逝世導致的,而是蘇聯這幾十年來的國內政策導致的。
你有,
現在不只是加盟共和國在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