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金邊三人行(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九十五章,金邊三人行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
(實際上已被紅色高棉改為磅遜市)
英國作家馬爾科姆.考德威爾乘坐 艘泰國灣小型客船,在西哈努克港上岸。
金邊有機場,但考德威爾行人找不到能在金邊降落的航班,而邀請他來訪問柬埔寨的紅色高棉不許他們從泰國或越南的陸地邊界邊境入境,所以只能先從英國飛到曼谷,再在泰國找客船去西哈努克港。
考德威爾出生於蘇格蘭斯特靈地區的一個煤礦工人家庭,五十年代中期接觸馬克思主義。現在他是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的研究員,也是多産的馬克思主義作家和左翼政治活動家。
過去十幾年,考德威爾致力於批評西方外交政策和資本主義經濟,尤其是美國的外交政策。1982年, 紅色高棉奪取政權後,考德威爾在英國的報紙雜志上撰寫了多篇文章,為紅色高棉革命以及新建
立的政權辯護。可能正因為如此,考德威爾申請訪問柬埔寨的時候,紅色高棉透過了他的申請。
與考德威爾同行的還有兩個人:理查德杜德曼,美國《聖路易斯郵報》資深記者、左翼作家;伊麗莎白貝克爾,《華盛頓郵報》 特約撰稿人。
“你是考德威爾嗎
接待三人的是三名紅色高棉人員,每人都是模樣的黑色布衣。 其中兩人端著ak47,正中的那人沒有背步槍,在腰間掛了一個手槍槍套。 正中的那個人用英語發問,考德威爾就回答道: “是的,
我是馬爾科姆考德威爾,這兩位是伊麗莎白貝克爾和理查德杜德曼,他們都是受邀前來訪問的。
黑衣人:“邀請信。”
考德威爾取出邀請信、證件遞過去。黑衣人面無表情地看完邀請信和證件,對他們說道:“跟著我走。”
“.
三人跟在領頭的黑衣人後面,兩名ak47黑衣人 左一右走在他們旁邊。行人走到一輛吉爾130卡車旁邊,他們要坐這個從西哈努克開到金邊。
黑衣士兵、考德威爾三人在卡車車鬥兩排對坐,伊麗莎白貝克爾隱隱覺得有些不安。對面計程車兵個個都直著一雙眼睛緊盯著她打量, 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最後三雙眼睛全都集中在伊麗莎白的臉部。
“馬爾科姆,他們是不是對我太感興趣了“伊麗莎白假裝借考德威爾的眼鏡布擦眼鏡,湊過去用德語悄悄說道。
考德威爾:“或許在這裡他們很少見到白人吧。”
伊麗莎白:“你們兩位也是白人。”
...
抵達金邊。入住旅店。
從1982年至今,柬埔寨這個國家似乎從地球上消失了,紅色高棉不僅將自己隱藏了十幾年,看起來他們也想把柬埔寨照這個辦法藏起來。
,1982年6月,紅色高棉將幾乎所有在柬埔寨的外國人驅逐出境,留在柬埔塞的只剩外交使節,就這些外交機構也還在不斷撤離。現在在柬埔寨只有一些中國人, 但這些中國人的活動範圍也有嚴格的
限制,不能離開金邊和西哈努克港,實際上只要離開工作和居住的區域以及之間的道路這兩點一線, 就會被注意到。
自我消失確實讓大部分新聞媒體和普通人暫時忽略了柬埔寨的存在,但也有一部分人依舊對柬埔寨保持著好奇,考德威爾就是這些人之一。不但保持著好奇,且由於紅色高棉之前對外宣稱的路線綱
領是那麼的激動人心,考德威爾對柬埔寨的興趣更加濃厚了。
杜德曼:“我覺得,柬埔寨共産黨,紅色高棉,有很濃重的農業烏託邦情懷。”
考德威爾: ”我也看出來了,他們現在比任何一個國家都更追求平等。
杜德曼:“為此他們不僅與西方決裂了,甚至與中國和蘇聯都劃清了界限。據說中國對柬埔寨有一些不滿, 但最終還是表示接受現狀。
伊麗莎白貝克爾:“那是自然的,上 一個柬埔寨政權其實就是在中國的幫助下建立起來的。只是西哈努克去世之後事情發生了變化。”
考德威爾:“現在的柬埔察,也是中國對理想社會的設想,至少是部分中國人。還記得中國那位訪問柬埔寨的人大常委說的話嗎。”
伊麗莎白貝克爾:“這究竟是不是理想社會,恐怕還要我們實際調查。或許那位中國委員看到的是紅色高棉特意準備的,我..也是看到特意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