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糟了糟了,不對,是晚了!

“呀!這!怎麼會出這樣的事!怎麼選出的蘇維埃代表是這樣的! ”

“我還要透過我的《國營企業法》呢! !”

克裡姆林宮元老院的小會議廳,坐在c位的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祥林嫂一樣地嘟噥。

正在召開的是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會議,只包括主席戈爾巴喬夫和11名副主席。

要是召集所有部長都來開會,小會議廳就裝不下了,現在部長會議下屬130個部。

吉洪諾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失控了。”

雷日科夫搖搖頭:“也不好說是不是失控了,取決於主席團最後的結論。而據我所知,勃列日涅夫總書記同志大概不會宣佈這一屆人民代表大會是非法的。

戈爾巴喬夫:“同志們,別的什麼我不管,他們選出了幾十個計劃外的人選我也不管,但是《國營企業法》是必須透過的,只有透過這部法律,我們的經濟改革才能啟動。

...

蘇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期三天,主要工作是選出最高蘇維埃的349名代表。

基本沒有討論。這可是2250名代表,就算每天開會10小時,不走過場直接進入代表發言辯論階段,每個代表均攤的時間也就48秒。

一般來說介紹這個代表是誰都得十幾秒, 比如”下面有請來自烏克蘭敖德薩市的人大代表奧力山大澤連斯基發言”。然後,代表站起說句“親愛的代表朋友們,我想死你們啦!“然後,就可以坐下了。

理論.上來說人民代表不可能認識其他代表,除非碰巧他們此前就是朋友。當然人民代表只是被推舉出來代表選區群眾的人,但是選區的群眾更不可能認識其他代表,甚至選區的群眾有可能不認識本

選區的代表。

於是,在選舉最高蘇維埃代表的時候,兩眼一抹黑的人民代表們只能按照大會下發的候選人名單勾勾畫畫。這是此前利加喬夫、克留奇科夫、切布裡科夫等人在開會之前預計的。

然而這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並不是。在完成計票後,票數最多的349人有95人不在候選人名單內。

但這又能怎麼...在現場的利加喬夫和切布裡科夫呆立半響,最後只好拍手鼓學,慶祝第一屆蘇聯人大完成了 自己的職責。

部長會議副主席、國家計委主席塔雷津:“我認為, 人民代表選出的“計劃外的最高蘇維埃不會不想改革。”

戈爾巴喬夫:“關鍵是他們是否認同國營企業法中的改革措施,關鍵的核心是這四條:”

“第一,應當許可企業根據市場需求確定産量。採購價格依企業與承包商談判的合同價格而定。第二:國家取消指令性計劃指標,改以國家訂貨與質量控制。第三, 企業將成為企業成為自負盈虧的經

濟個體,允許企業破産。第四,蘇聯國家計委要進行職能轉變,把精力放在宏觀的經濟指導上,而不是進行微觀操作。

“其中有一些是受群眾歡迎的, 有一寫,比如允許企業破産,如果要說從他們的直接利益而不是長遠利益出發,他們是反對的。

“此外在貿易方面,我們要打破外貿部在絕大多數外貿活動中的壟斷。我知道遠東的邊境居民和地方政府已經在自動地實施自由貿易了,而且這種貿易非常有益。”

“經濟改革的下一步目標,是合營。外國投資企業可以與蘇聯政府、國營企業、合營經濟組成的合資企業的形式存在。”

吉洪諾夫:“戈爾巴喬夫同志,我認為,合營只是一廂情願,甚至中國的銀行進入蘇聯城市之後,也並沒有合營並購蘇聯企業的想法。”

戈爾巴喬夫:“這是我們的國有企業太差勁了。

吉洪諾夫:“這我同意,所以中國人不來,他們不做虧本的買賣。”

塔雷津:“那麼中國對我們經濟改革有什麼看法”

吉洪諾夫: ...

吉洪諾夫沒有說話,就是咳嗽了一下表示塔雷津你這話說得可不太合時宜。

戈爾巴喬夫:“對啊,中國的中央和他們的經濟研究中心,我想知道他們的看法。”

雷日科夫:“中國暫時還沒什麼反應,至少是在他們的中央層次上沒有。”

塔雷津:“戈爾巴喬夫主席同志,我認為,您可以在稍晚一點安排 次到中國的訪問。”

蘇共二十七大結束後,戈爾巴喬夫就提出了他的“1986改革“綱領,核心精神都集中在由《加速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決議細化而來的《國營企業法》。

但中國對此評價不多,或者說,中國這邊中央暫時不發表看法,經濟學界對此反應冷漠。

反倒是中核現在積極得不得了:在年初對中國境內的10座核電站進行完一輪徹底的核電安全調查 ,並召開核電安全會議之後,中核又與蘇聯中型機械工業部撮合起來,對蘇聯境內的核電站也進行一

次安全操作檢查。

中核來了70多名專家和工程師,與蘇聯核電的專家組分派到各個核電站去調查,從3月底調查到現在,還沒調查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