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當著工人的面把這個線人打了頓 (因為他居然把工人的私事兒也當成工作kpi寫進報告裡了) ,然後逐出。

韋樂輝1米6幾,那位被揪出來的線人1米80,然而現場的戰鬥結果是韋樂輝一邊倒獲勝,“史塔西打不過蓋世太保”的梗就産生了,並且,從此之後韋樂輝獲得了工人的高度支援。

羅斯托克市狄塞爾柴油機廠。

這是羅斯托克在成立經濟特區之前就存在的一個大工廠。喀山第四電子廠廠長吉爾特斯基聽倪光南的建議來德國考察,首先去的是狄塞爾柴油機廠。

“我們1980年注資獲得經營權的時候,這個廠,名字很響亮,狄塞爾,實際上,産品很拉跨。”

“那時候東德的漁船,裝進口發動機的和裝狄塞爾發動機的,一啟動就能分辨出來。狄塞爾的機器運轉起來咣咣咣地動山搖,還時不時砰一下子。 然後波羅的海上時不時就有拋錨待救援的漁船,那絕

對是裝狄塞爾柴油機的。

總經理楊榮發從1980年起就是狄塞爾的總經理,他跟吉爾特斯基聊這幾年這個廠怎麼鹹魚翻身的。

“這也太不應該了。所以,我們、西門子、tu,三家控股,由我們主導管理之後,我們就把全廠800多名工人開了。”

吉爾特斯基:“全開了 !不應該是留下兩百七十人嗎”

楊榮發:“誰能告訴我們該留誰,誰不該留呢”

吉爾特斯基: ..明白,原來是全部開除,然後重新聘任,重新過試用期,這樣來把工人挑選一遍。”

楊榮發。“並不是,我們重新招人的時候,是從三千五百人裡面挑的。因為那時候已經有好幾個廠挪過來了,邊防證體系也建立起來了,德國全境好多來這兒闖蕩的技工、工程師。原先的800名工人

與2700多名外來戶混在一一起。

吉爾特斯基在這兒瞭解到的情況真是耳目一新。

羅斯托克經濟特區成立之後,中鐵強烈建議參與高鐵産業鏈零件製造的工廠搬遷到特區去。因為這些企業在老地方經營實在是過於困難。新搬遷的工廠、公司和羅斯托克市原有的工廠,大幾千工人

一開始全在一 鍋”原始湯” 裡面,由特區政府的保障機構養著。

然後再一點一點地從這鍋湯裡舀水出來,最後 基本也舀幹了。

吉爾特斯基所看到的狄塞爾柴油機廠,早就被改造成了正常企業的模樣,柴油動力部組裝生産tu授權的兩款柴油機,去年開始做柴油機零件供應;還承擔了部分高鐵零件的製造,這是狄塞爾和一個

遷入羅斯托克市的機械廠合併之後擴充套件的業務。

吉爾特斯基:“我們甚至不能隨意開除一個員工,哪怕這個員工一一個月能曠工15天而且又在街上被警察抓進了醒酒室。

楊榮發:“對,總之一句話,沒有政策支援可不行。

....

阿姆施特蘭德路,羅斯托克的市中心。

韋樂輝下班了。

“爸,嗯,我今年過年也不回去。”

“不回就算了,”飛機票錢太貴了。 有事快講,國際電話費也太貴了。”

韋樂輝:“沒什麼特別的事,就是問問你和媽的身體怎麼樣...今年 下半年,現在做的這個專案完工了,我就回國,至少能回半年。”

“身體很好。回來那就好,那就好,回來繼續給你張羅媳婦兒。”

韋樂輝:

“我說過的啊, 定要回家找媳婦兒,可不能找德國洋鬼子啊,你要是找德國媳婦,就把你逐出家門,明白了沒”

韋樂...嗯,.....

那邊老爹掛電話了。

“韋!打完電話了吧!我們去那邊看看,好像有新的中餐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