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蘇聯的人均gdp可能都沒中國高了

克裡姆林宮大會廳。

1985年2月24日。

蘇共二十六大第五次全國代表會議開幕。

78歲的勃列日涅夫起立。

82歲的蘇斯洛夫不起立,因為他是被輪椅推著進來的,人已經站不起來了。

部長會議主席吉洪諾夫起立。契爾年科,葛羅米柯,索洛緬採夫,阿利耶夫,戈爾巴喬夫,利加喬夫,格裡申,羅曼諾...起立。在勃列日涅夫的帶領下,蘇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團的全體書記唱《國

際歌》:

“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

“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

“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

“要為真理而鬥爭..

二十六大五次會議是一一次普通的全國代表大會,不像整屆大會那樣有眾多的外國黨團代表列席。蘇共對外宣傳鼓動部只是設立了二十六大五次會議的新聞發布廳,由發言人介紹大會的進展情況。

新聞發布廳還是從中國這邊學過去的。

如果沒有需要再次召集全體黨代表召開會議的緊急情況,26 5就是二十六大的最後 次全體會議了。 但這次會議又不是一一次普通的中央全會, 會上的確有一一些重 要的事情要討論:

是否真的要實施經濟體制改革是否召開蘇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蘇聯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節目。

《值得驕傲的成果: 1984年國民經濟取得明顯進步》

“1984年,蘇聯國民經濟的發展令人信服地證明瞭黨的經濟戰略的正確性。”

“蘇聯在建設共産主義物質技術基礎的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社會生産力已達到了一個嶄新的水平。科技革命更加向縱深發展,工廠、聯合體甚至整個工業部門]的生産方式都發生了本質的改變。”

“在1984年, 蘇聯生産了230萬輛汽車,比上一年增長5,而美國汽車産量下降了7。蘇聯的鋼鐵産量增長了4.1,煤炭産量增長了,發電量增長了4.4,糧食總産量增

長了2。

“為人 民群眾提供消費商品的能力持續增強。1984年,蘇聯電視機産量比上一年增加了15,洗衣機産量增長了10,電冰箱産量增長了11,所有家用電器的總産值比上一年增長了11.6,高於蘇

聯工業總産值4的年增幅。

“蘇聯廣大勞動者出色地、以突擊的方式工作著,他們把國家的規劃看做是與個人血肉相關的事情,不遺餘力地充實祖國的經濟潛力。他們是蘇聯最重要的、寶貴的財富..

電視的專題節目當然是造勢。

為哪一方造勢,保守派還是改革派

顯然是保守派。

“為什麼今年的節目甚至都沒有去年的的一些內容了”

莫斯科大學經濟研究中心的學生看了電視節目之後發出的疑問。

經濟研究中心是中財與莫斯科大學聯合設立的研究機構及博士、碩土(副博士)深造機構,兩年前開張時熱度非常高,蘇聯中央媒體和莫斯科的媒體報道了很多次,但最近卻好像有點遇冷的樣子。

“物質生産生産年度統計換了幾種産品;沒有提過去一年工作的不足; 沒有提企業自主權;沒有提生産潛力。多出來的內容有反對懈怠和反對無所事事的舉措。”

碩士研究生亞歷山大斯克平把電視節目錄下來看了兩遍,又對比去年和前年的同類節目,得出了自己的調查報告。

斯克平的導師羅佐夫則用句簡單的話給自己學生的調查報告做了解讀:“這說明格裡申書記依舊對一切設在莫斯科的媒體有強大的影響力。

斯克平:“老師,您是說,格裡申書記現在反對進行經濟體制改革

羅佐夫:“他從來就不贊同經濟體制改革,只是現在他必須很用力地反對,否則改革的決議可能會在二十六大五次會議上透過。如果我的預測沒錯,《共青團真理報》 的那個戈盧邊科,又要來莫斯科

大學做形勢報告講座了。

斯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