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帝國反擊戰

1982年4月4日淩晨。

天一點一點地亮了,維和部隊在10號公路的菩薩鎮基地外邊, 隊 隊的黑衣士兵從”安卡的控制區域現身。

這些”安卡”計程車兵雖然揹著他們的武器,但並沒有進入臨戰狀態,只是默默地在基地警戒範圍外列隊。指揮官數了數,有八百多人。

這八百多人是士兵,排成8個縱隊。在士兵縱隊後面還有東西:卡車。用望遠鏡觀察就可以看到卡車車隊的末尾,車不太多,三十多輛,每輛車的底盤都壓得很低,說明基本上都滿載了。

士兵和卡車聚集在基地警戒圈外,只有一個理由:他們要過去。

“在基地外有800名武裝人員列隊,隨身攜帶有輕武器、彈夾。並未進入戰鬥狀態。”

“卡車37輛,裝載民生物資和補給品。”

“他們要求透過10號公路的哨卡,進入原柬埔寨政府軍第二師第六團駐地。”

124師的維和部隊指揮官向金邊的維和行動司令部彙報現場情況。在彙報完紅色高棉這一側的情況後,他又轉向身後:

“在哨卡的另一邊,東南方向,原柬埔寨政府軍第二師第六團派出了20人的交涉小組,同樣為非戰鬥狀態的軍官、士兵、兩輛吉普車和1輛卡車,他們表示自己已經接受安卡&039;的領導,並已改編為紅色

高棉第四縱隊,要求允許安卡的人員和物資透過。

“原柬埔寨政府軍第二師第六團的軍營,淩晨有持續15分鐘左右的槍聲,此後便進入平靜。”

...

金邊。在兩小時前,柬埔寨維和行動司令部就將所掌握的情況不斷上報北京,這些資訊也抄遞上報聯合國。但聯合國的反應沒有中央快。

同時上報情況的還有派駐柬埔寨軍隊的觀察員,他們,上報:柬埔寨政府軍第二師第六團叛亂。

淩晨5時30分,維和行動司令部向菩薩鎮基地傳達最新指令:禁止“安卡’透過哨卡,對他們喊話,並做好臨戰準備。

124師維和部隊其實早就進入了臨戰準備,子彈都上膛了。

“根據聯合國決議,柬埔寨內戰雙方必須保持和平,雙方不得越過1980年9月各自的控制線! ”

“控制線的劃定不可更改! ”

“你方可以讓政府軍第二師第六團的部隊透過哨卡投奔你方控制區,但你們不能越過哨卡進入柬埔寨政府控制區”

金邊、北京徹夜未眠的時候,地球的另一邊,白金漢宮、紐約聯合國總部也忙作團。

聯合國總部尤其混亂,兩件事混在一起了。

最要緊的事是阿根廷攻佔馬島,聯合國大會以及安理會都是這麼認為的,這是大事。

阿根廷駐聯合國大使愛德華多羅卡開始在聯合國大會試圖爭取支援,反對英國的軍事集結。

雖然事情過去還不到48小時,但是西班牙葡萄牙的新聞媒體報道,已經有一艘 英國核潛艇穿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在開入大西洋深處之後即下潛不知所向。

與此同時,英國做出了一項幾十年來從未有過的決定:

成立戰時內閣。

戰時內閣上一次成立還是在1939年.根據英國法律體系,戰時內閣是英國政府應對戰爭危機的管理工具,這一屆的戰時內閣的職權是‘不斷審查與南大西洋有關的政治和軍事事態發展,並在必要時

要求聽取國防部和海外政策委員會的報告”。

撒切爾夫人擔綱領導戰時內閣,他要求所有內閣成員如無首相特批的出行任務,必須留在倫敦,每天召開一一次內閣會議。

英國駐聯合國大使安東尼帕森斯爵士提議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並擬定了項動議,打算在安理會討論透過。

英國提出的這項議案非常簡單:

安理會應確認福克蘭群島地區的和平遭到了破壞;

阿根廷武力攻佔福克蘭群島的行為違反《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

就這兩條。英國並沒有要求安理會做更多的事,英國自己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