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社會主義國家正在中國發生文化融合

丘爾巴諾夫和加林娜在中國都不喜歡用現金,喜歡刷卡。

不只是這兩人覺得,不少定期從蘇聯到中國遊玩的幹部也是想辦法在中國辦張銀行卡。現在中國的大商場、餐廳等地方已經開始普及pos機,磁卡一刷,簽個字完成付賬。在1982年中國的大城

市,這是很常見的場景。

磁卡使用起來方便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

在中國如

果你掏出大疊的現金消費,售貨員和周圍的人就知道你肯定是來中國哈皮的蘇聯幹部。如果你掏出的是一 張銀行卡,大家就會認為你是在中國工作的蘇聯專家,對你投來尊敬的目光。如果

掏出來的是建行為中國水利部或者地質部訂制的帶主題ogo的工資卡,周圍尊敬和崇拜的目光就更多了。

現在水利部有300多名來華的蘇聯工程師和40多名研究員,其中1在水利工程現場或水利勘探隊工作。這些工程技術人員分佈在全國各地,崇山峻嶺、深谷大河,凡

是水利部工作所覆蓋的地區,勘探隊或工程隊中經常能看到蘇聯專家的身影。

重慶市酆都縣黃家溝,連下三天暴雨之後,村民看見村口來了一隊身背重物、形容狼狽的外地人,就知道肯定是村前的盤山路被泥石流沖毀了。

“哎,你看你看,高鼻子的外國人。”

村裡的小孩先指指點點,村長黃三友推門出去看,果然,來的8個人有4個是老外,有4個中國人。

“村長,我們是水利部勘測局三峽勘測大隊的,我是副隊長兼向導劉勇,現在路被沖垮了,在您這兒借住幾天。”

黃三友:“水利部的專家啊。行。哎,就是房子有些破,不過能給你們騰出來兩間。

劉勇:“好, 謝謝啊。我們吃的幹糧也快沒了,在這兒住的這幾天要買點你們的米和菜,可能還有其他用錢的地方,房租什麼的找我就行,我負責管錢。

黃三友:“談啥錢呀,吃幾天的米還能把我們吃窮了先進村公所歇個腳,這天眼看又該下雨了,我去張羅騰房子的事。”

劉勇進村公所的屋子,8個人把身上揹著的各種測量儀器卸下來,這東西可沉了。

不但分量不輕,還特別貴呢。今天早晨路過這附近的山路,吉普車開著開著前頭沒路了,山上塌下來小半座山的黃土。車停在滑坡的地方,幾人正想轍的時候,吉普車後邊兩三百米的地方又是一次小滑坡,前後起把車堵了個嚴實。

於是8人只得棄車步行,到附近的村子找個落腳的地方。車可以棄,儀器可不能隨便丟,就都扛在肩上帶了過來。

“劉隊,咱們那兩輛路虎,就這麼丟在路邊,不會有事吧

其中一名路虎的司機問劉勇。

劉勇:“不用擔心,此地民風淳樸,再說前後頭都滑坡了,我們的車夾在中間,他們不會把你的車大卸八塊帶走的。‘

司機:“這前後頭都滑坡了,今天晚上又下雨,要是我們停車的地方也滑坡,把路虎給埋了呢”

“這基本上不可能。我們把車停在了山坡的石質區段,那裡無論下多大的雨,都不可能滑坡。”

說話的是勘測隊的隊長,蘇聯工程師波普科夫。

劉勇:“放心好了,我們是專業的。”

黃三友動員一家村民騰出了兩間房,讓勘測隊住下。為招待勘測隊的專家,黃伯還從家裡割了一條兩斤多的臘肉帶到那村民家,親自掌勺給勘測隊做了鍋臘肉燉豆角,再炒盤青菜、 盤葫蘆

a,八人圍著圓桌終於吃上了頓熱飯。

黃三友:“劉工程師,咱們國家是要把長江攔起來發電”

劉勇:“對,勘測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工程馬上就要開工了。”

黃三友:“攔長江做大壩,水位就抬高了,我們這兒會不會被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