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中國人有一-點小小的要求(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五十二章,中國人有一點小小的要求
“中國與切格瓦拉以及他在阿根廷建立的政黨組織正義聯盟不存在關系。”
“中國共産黨與正義聯盟存在著思想交流與業務聯絡,但這種關系是合乎國際準則與兩國法律的正常兩黨關系。正如中國共産黨與英國工黨、保守黨的關系一樣。”
外交部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英國記者問到阿根廷正在發生的事與中國有什麼關系,新聞發言人一張撲克臉,用早已準備好的稿子進行回答。
看提問的是英國記者,新聞發言人還現場發揮加了最後一句話,把記者噎在那j 半天說不出話來。
在馬島戰爭之前,前每當切格瓦拉搞一次事,每打擊一次軍政府,英國人都會暗自竊喜,並且還會悄悄說中國幹得好。
馬島戰爭開始後,當切格瓦拉突然現身馬島,在肯特山的阿根廷海軍陸戰隊也宣佈效忠正義聯盟的時候,英國上下隱隱感到有點不對勁。
6月29日,英軍全力攻擊肯特山,損兵折將但一事無成, 英國的媒體心態爆炸了。有罵英國軍隊無能的;有罵英國政府不識好歹不談判的;有罵美國腳踏兩條船,對阿根廷暗中支援的;有罵中國支援
切格瓦拉的。
最後一種記者出現在了中國外交部的新聞發布大廳,結果被早有準備的發言人駁了回來。
更讓這一類記者氣的是,英國政府不但不公開指責切格瓦拉和中國的關系,甚至還拼命想捂住這件事,也順帶著捂住切格瓦拉1981年以前在阿根廷的革命活動!
這叫什麼事嘛!
在對切格瓦拉的歷史拼命捂蓋子的同時,英國釋放出了談判的訊號。
是對阿根廷”國家緊急委員會“釋放的,英國已經不找現在的軍政府談了。
軍政府現在就是這樣的狀態:不戰、不和、不降(也沒什麼部隊需要投降的了),不溝通,不回話。在原歷史位面,加爾鐵裡和聖讓就是這樣,不說話,不認輸,從1982到1989, 啞巴了整整七年。
也不是軍政府、聖讓代總統故意要搞這種葉名琛行為,而是軍政府現在快要散夥了。
昨天,戰爭期間大部分時間茍在港內的“5月25日”號航空母艦宣佈獨立,不受軍政府管轄,艦長表示緊急委員會組建新的國會之後會效忠新的國防部。
再早些時候,在阿根廷南部的陸軍第17步兵團、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陸軍23步兵團也跳反了,表示反對軍政府。
此外還有阿根廷海軍陸戰隊第1團的第營沒運過去留在本土。
1982年7月1日,英國從公開渠道和專線交流渠道向切格瓦拉傳送資訊,繞了半天意思是:英軍打算暫停對肯特山的進攻,希望阿根廷守軍也不要主動發起戰鬥。戰場上停一會兒火才 有談判的基礎。
切格瓦拉和卡紮尼加中校表示同意這個提議。
英國人認為肯特山的守軍彈藥充足,糧食可能不如彈藥那麼充足,因而提議停火進入談判也有拖著等阿根廷人餓肚子的意思。
但是,阿根廷海軍陸戰隊與其他阿根廷島上部隊是反過來的:他們的糧食可是相當的充足,相反彈藥儲備不是那麼多。
肯特山有飲水水源,有能支援半年的食品。雖然前陣子被重磅炸彈摧毀了一個地庫,但剩下的食品堅持五個月也沒問題。
彈藥嘛,雖然海軍陸戰隊卡著斯坦利港給自己劃拉了不少彈藥存起來,但要是再打三四個629防禦戰這樣的戰鬥,肯特山的彈藥就真的告急了。
第一輪談判,雙方先提自己的基本條件。
英國:福克蘭群島主權和治權歸屬英國,但保留與阿根廷就福克蘭群島的主權歸屬展開談判的渠道。
阿根廷(正義聯盟) :福克蘭群島的治權歸屬英國,主權歸阿根廷。
談不攏,崩。
談崩了也不會直接打,肯特山和馬島竟然進入了短暫的和平。
的地面部隊。
遠徵馬島的特混艦隊帶了9000人的地面部隊,但是要分兵把守的地方也很多。這個群島分東福克蘭和西福克蘭,兩個差不多大挨在一塊的島,90的居民在東福克蘭,但西福克蘭也得放個七八百人
在東福克蘭的其他港口也得有部隊駐守,在斯坦利港的是大約五千英軍,看著肯特山上的兩千阿根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