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這不是馬爾維納斯,這是拉美硫磺島

1982年6月13日,加爾鐵裡辭職。

但是,他下臺不意味著軍政府下臺,現在擔任臨時總統的是阿爾弗雷多聖讓,前陸軍中將,加爾鐵裡上臺當總統後把他提拔為內政部長。現在加爾鐵裡辭職,軍人集團把聖讓抬出來,試試看能不能

給軍政府續命。

不過要先說說加爾鐵裡是怎麼辭職的。

其實原因不複雜:馬島的阿根廷守軍投了。

6月10日,英軍從三個方向抵達斯坦利港,他們偵察發現肯特山及周邊地區防禦嚴密,但斯坦利港東邊還有一坨阿根廷軍隊, 防禦很一般。

6月11日,英軍試探性在斯坦利港以東,肯特山的迫擊炮炸不到的範圍,三五百人做了個小規模登陸,上岸後向東邊的阿根廷軍營發起進攻,守軍就投降了。舉著白旗出來的居然是條大魚:阿根廷駐

馬島的最高指揮官,馬裡奧:梅內德斯準將。

阿根廷軍政府在馬島的武裝部隊全滅。

至於還沒投降的海軍陸戰隊第一營、第二營和切:格瓦拉他們是”叛軍”,是阿根廷的武裝,但不是軍政府的武裝。

躲藏。

在英軍登陸之前,切格瓦拉就發布電視講話宣佈反對軍政府,既然都起義了,兩撥部隊迅速分開,隔著斯坦利港的小村鎮互不往來。因此梅內德斯準將也沒機會進入陸戰隊精心修建的防禦工事體系

英軍部隊中跟隨的記者拍下了梅內德斯準將向英軍指揮官傑裡米摩爾少將交出佩槍的歷史性場面,迅速在全世界的電視臺播放或者轉載,這意味著阿根廷軍政府的馬島戰爭徹底失敗,加爾鐵裡也沒

理由繼續賴在總統的座位上了。

聖讓接任代總統時,阿根廷軍政府雖然還吊著一口氣, 但威望已經跌落至最低點。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街頭,以往軍警士兵還敢用槍託、高壓水槍、催淚瓦斯對付遊行民眾,現在各部隊逐漸慫了起來,不要說打人,攔人都不敢攔了。

而且軍政府發現,上街要求軍政府解散的不僅有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市民,還有從四面八方趕過來的農場主、農民,坐在破舊的卡車或拖拉機上, 車車滿滿當當的,開進市內找個地方把一隊車停

下來,就開始狂歡。

真不知道這些農場和牧場是什麼時候被組織起來的!

切格瓦拉當然不會放過還剩最後一口氣的軍政府。在肯特山的地下指揮部,福克斯的新聞&紀錄片攝制組又開工了。

雙攝機位安排上,麥克風安排上。燈光、反光板安排上,這讓原本昏暗的地下指揮部變得亮堂起來。

影片訊號透過同步衛星即時傳遞到全世界,有十幾家電視臺已經和正義聯盟簽訂了轉播合同,反倒是阿根廷國內的電視臺沒有敢簽轉播合同的。但是在阿根廷,有正義聯盟自己的“地下電視臺“存在。

切格瓦拉就位,注視攝像機鏡頭,在攝像機鏡頭上方,是一塊滾動提詞板。

咳咳.....

切格瓦拉今天的講話比較重要,需要提前擬發言稿,每一句話、 每一段話的意思都經過仔細推敲反複修改,因此得用提詞板。

“阿根廷的公民們,全世界堅持和平與正義的朋友們。”

“我是切格瓦拉。我代表阿根廷國家緊急委員會,向每一位關心祖國前途命運的公民,向每一位關心阿根廷的外國友人講話... ”

切格瓦拉回顧了最近十幾年阿根廷的政治風雲,指出軍政府的種種暴行,歷數其上臺以來的倒行逆施記錄。

然後說到馬島戰爭,痛斥軍政府的這些將官貪腐成風,個個腦滿腸肥,上位者昏聵愚蠢,將阿根廷帶入了絕望的深淵。

鑒於此形勢,切格瓦拉宣佈,以正義聯盟為基礎,成立國家緊急委員會,由人民自己決定國家的未來。

這個國家緊急委員會將一切軍政府高層排除在外,但不排斥為國做出犧牲和奉獻的軍人和軍官。當馬島戰爭過去之後,國家緊急委員會將重新舉行國會選舉,將阿根廷帶向民主和平等的新時代。

“這場戰爭怎麼辦”

“這場戰爭始於軍政府高層的閉門決策而非民主決議,這是事實。我們在戰爭中遭受了巨大的挫折,這也是事實。但是,不管這場戰爭是如何開始的,在終場哨聲響起之前,我們不會退縮,也不能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