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除了戈爾巴喬夫,我們還能選誰呢(第2/3頁)
章節報錯
經過兩次手術、渡過恢複期之後,蘇斯洛夫雖然下床行走還要人攙扶,但基本能說話能看書了。
1月份蘇斯洛夫身體出問題,醫療組先在莫斯科中央醫院進行緊急治療,之後蘇斯洛夫自己要求轉到中國去。
國家領導人的身體狀況
正是因為國家領導人的身體狀況是機密,蘇斯洛夫才不願意在莫斯科的醫院治療。
勃列日涅夫1976年第二次中風,在莫斯科住院,沒兩個月訊息就傳了出去,連中風時間地點,是在家裡還是辦公室這樣的細節都有。1979年 勃列日涅夫心髒停跳3分鐘,這訊息特麼的也從醫院傳了
出去,中情局都知道了《真理報》的總編還不知道。
還是中國這邊靠譜, 301醫院之前給勃列日涅夫、蘇斯洛夫全面檢查和治療,這其中檢查的結果外界一點都不知情。
在蘇共中央主席團,蘇斯洛夫排名第三:安德羅波夫是二號領導人,也是被認為可能接勃列日涅夫的班的人,畢竟他是”10後”。但是蘇斯洛夫學管意識形態,而勃列日涅夫不愛鑽研這些理論道道,
涉及理論的講話著述多由蘇斯洛夫代勞,因此外界都將蘇斯洛夫看作勃列日涅夫身後的灰衣主教,掌管整個蘇聯或者說整個蘇東陣營的意識形態。
不過現在蘇斯洛夫手裡的是一份《中國經濟時報》。
蘇東陣營的意識形態有什麼搞頭,不如看這個。
這份報紙上刊登了去年中國和世界的主要經濟指標。
1981年總體情況是美 國gdp首度超過.13萬億,而1980年是2 .88萬億,增長率8.7。
去年美國經濟主要的增長點是半導體資訊産業和房地産,這倆結合在一起就是加州的矽谷,除此之外,機械、電氣、汽車製造行業也有2左右的增長率,美國東北部還是在強力抗拒變成鐵鏽帶。
中國也在助美國的老工業區一臂之力,美國東北部很多工廠如果沒有來自中國的裝置裝備訂單,這時候已經該遣散員工了。
第二名中國,從1980年的1 25萬億美元增長至1.45萬億(5.81萬億人民幣) , 增長率16.17。
要注意的是,中國在1980年7月實施了新的外彙管理條例。新條例標誌著人民幣從原先的非自由兌換貨幣改為“可兌換貨幣”,這是中國自創的一個概念,介於非自由兌換貨幣和自由兌換貨幣之間。
在人民幣兌換性安排方面,所有經常帳專案已可全部兌換,而資本帳專案的兌換要多道審查程式。對這道審查程式華爾街表示很難受,但中國以金融安全的理由予以說明,並且再次確定這一條政
策短期內不會更改。
改為”可兌換貨幣”仍舊大大刺激了國內的投資,這使得去年下半年經濟增長率明顯高於上半年。而在1982年,人民幣政策的更改帶來的經濟增長效應會更加明顯。
在以往的貨幣政策時期,外資最大的一一個問題就是:外商來中國投資80選擇了外向型經濟專案,因為外向型專案生産的産品用於出口,賺的是美元,我投資到中國的美元就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收回。如果在中國投資的專案,産品是供應國內市場的,那專案投産後收回的是人民幣,投資方想兌換成美元得求爺爺告奶奶,總之非常繁瑣。
不過,貨幣政策從來都是正負面效應並存。如果是完全非自由兌換貨幣,就會發生如上的負面情況,外資帶來的新增産能幾乎全是供應出口的,國內供應市場增長乏力,並且還會加劇輸出型通脹,
但也會讓國內的金融市場保持平穩。如果是自由兌換貨幣,自然會讓外資在考慮投資專案時範圍更廣,但也帶來了金融大鱷收割的風險。
7月條例創造了“可兌換貨幣”的概念,取了個中間地帶,但這也不是一勞永逸。
金融和貨幣政策永遠可以比喻為踩獨輪車,而且這獨輪車的騎手肩上還碼了三層人。
1981年中國的鋼鐵産量2.95億噸,無限逼近3億噸大關,而世界第二蘇聯是1.65億噸。過不了多久,中國的鋼鐵産量就得是蘇聯的兩倍了。
除了鋼鐵之外,煤炭電力、糧食、有色金屬、汽車.. .這些主 要工業品産量都明顯超過了蘇聯。蘇斯洛夫印象尤為深刻的是汽車,中國的汽車是從1970年之後才大發展的,1969年大閱兵時,中國
的閱兵轎車還是進口加長轎車的底盤、自己打造一個新殼子,結果現在中國汽車産星是蘇聯的1.5倍。
gdp世界第三是日本,1.24萬億美元。
第四蘇聯,中國採納了蘇聯國家統計局的數字,9560億美元,第五聯邦德國,8100億美元。
聯邦德國的gdp去年坐過山車了,原因是德國央行狠狠把自己的彙率打了下去,西德馬克比1980年貶值了22。
“謝爾蓋,聽說部長會議在打算讓盧布再升值”
蘇斯洛夫問身邊隨他來中國的秘書。
“是的,吉洪諾夫主席認為美元在過去幾年不斷貶值,我們或許又到了讓盧布升值的時候。”
蘇斯洛夫:“我記得現在是0.75盧布兌換1美元,如果再升值會升多高呢,不會是升到0.6甚至0.5盧布兌換1美元吧。&039;
謝爾蓋:“我看還是0.5盧布兌換1美元好, 這樣好計算,塊盧布換兩塊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