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中英聯合宣告(第2/3頁)
章節報錯
加爾鐵裡政變之所以得到大部分軍方將領的支援,主要原因也是他們知道民眾的不滿度太高了。還是請維奧拉下去吧,然後告訴民眾,過去幾年阿根廷搞不好全是維奧拉的錯,大家看我們的加爾鐵
裡總統。
除了換個總統平息民怨,軍政府還得做更多的工作,必須反複宣傳英國強佔我們的馬爾維納斯群島”,還要宣傳”智利智侵吞我國領士”。
阿根廷國內民族主義派別日益巨大的聲音、日益頻繁的反英遊行,西敏官(英國議會)
,但大多數議員認為這是軍政府凝聚人心的套路, 非常老的套路。要把阿根廷國內那些熱血沸騰的青年
人團結在軍政府這邊,那必須得豎立起一個阿根廷國家的敵人,讓全國上下有一個仇恨的目標
至於以後阿根廷會怎麼發展,英國議會和政府預測問題不大。剛不是說了這是軍政府在國內凝聚人心的策略嘛,難道阿根廷還真宣戰不成
總之一切盡在學握,外交上該咋樣最後還咋樣,福克蘭群島的歸屬問題我們慢慢談。
總之,英國在福克蘭群島問題上對阿根廷現在的軍政府態度很強硬。在庇隆和庇隆夫人時代英國態度曾有松動,不排除歸還主權的可能性,但現在英國又硬氣了起來,和阿根廷的分歧已經完全無法彌合了。
但在香港問題上,英國人終於頂不住了。
“收回香港地區(包括香港島、 九龍和新界)是全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於1990年7月1日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聯合王國政府於1990年7月1日將香港交還給中華人民共和
“為了維護國家的統和領土完整,並考慮到香港的歷史和現實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決定在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
檔案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宣告》,1981年12月19日 由鄧主席和撒切爾夫人簽署。
沒有什麼”挾馬島戰爭勝利卻遭當頭一棒不得不簽約”的故事,只有撒切爾夫人一整年被工人遊行鬧得心煩意亂的背景。
也沒有什麼掐著新界租期到期的點。回歸時間是1990年7月1日,不等所謂的1997年新界99年租約到期。
在70年代末,香港市民關於新界土地産權在1997年後怎麼定性就發出了廣泛的疑問,這時候離新界租約還有20多年。但新界租期99年這是完全可以預測的,因而只要中英談判出現波折,馬上就會在
宏觀經濟上有反映。
從60年代起,殖民地退潮也是英法西葡等老牌殖民帝國的大勢,法國縮回北非傳統區,英國則是殖民體系全散掉代之以英聯邦,外加英美同盟。
在殖民地散夥的大潮中,香港堅持得已經夠久的了。
,在六十年代, 英國殖民地獨立出去22個國家,其中包括科威特、葉門、南非、坦尚尼亞、獅子山、牙買加、烏幹達、奈及利亞、甘比亞、肯亞、新加坡等等。其中除甘比亞是武功冠絕全球把英
國人嚇跑了,其他國家獨立過程基本沒打什麼獨立戰爭,純就是殖民地的統治成本超過了統治收益。
當然撤離之後有不少國家是要打一打內戰的。別問為什麼,問就是大英帝國的埋雷水平高。
七十年代英國再獨立出去14個殖民地,此時獨立出去的殖民地平均國土面積就小多了,但也包括巴林、卡達、阿聯酋等富得流油的國家。
進入八十年代,英國的殖民地還剩下一點兒。其中汶萊去年與英國簽署協定,預定在1984年正式獨立。
然後是今年的中英聯合宣告,1990年 香港交還中國。
聯合宣告簽署後,香港進入歷時9年的過渡期。<101nove.:輿觀公司香港電話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希望中國收回香港的市民佔比不到40》
..
《文彙報:輿觀公司香港電話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僅有4市民希望香港成為英屬託管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