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軍事超級大國與經濟超級大國

西安除了西飛這個大型航空聯合體,還有包括汽車製造在內的眾多機械製造産業,是西部地區的工業重鎮。

西安50年代曾經有“全面發展”的時期,後來逐漸調整産業,把重化工給停了耗水大、排汙壓力大。畢競”八水繞長安“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現在的西安是個水資源不太充沛的城市,並已經開

始用宏觀調控手段限制西安城市規模的擴張速度。

除了機械製造精密儀器,西安還有很重要的産業旅遊業。

1974年初發現第個兵馬俑的俑坑,經過五年的發掘外加宣傳造勢,現在對外開放了。(開放的只是 個小分割槽,裡面有挖掘出來的120多具兵馬俑)

其實七十年代國內還有好幾個重量級的考古發現:馬王堆漢墓、河姆渡遺址等等,其中河姆渡遺址是七千年前的人類文明聚居點,對中國地區新時期時代到先秦時期的歷史還原非常重要,遺址中殘

留的谷殼證明七千年前老祖宗們就在這種水稻了。

但這些考古發現的旅遊價值遠不如兵馬俑的十分之一。全世界都知道兩千年前中國有個秦始皇,他統一 了中國,死後給自己留了一個步兵師的手辦。

李強在西安考察西飛的這段時間,西安還有另 位大家都意想不到的客人在:

張學良。

七十八歲的張學良早在四年前就恢複自由了,也就是常凱申蹬腿之後。之後張學良在臺灣、美國都居住過一段時間,1977年回過一次國,在北京轉了轉,在南京祭掃了中山陵。1979年第二次回國,

去西安。

主要是去西安事變舊址。

在華清池,張學良沿著當年常凱申逃命的路走了一圈, 追憶四十多年前那件舉國震驚的兵諫,和陪同的張學思以及陝西政協主席聊起現在什麼感受,張學良十分肯定地對張學思說道,當年我真的是

臨時起意發動兵諫,沒有什麼長期謀劃。但是,現在回過頭看歷史,我當年發動兵諫是對的。

....

西安事變四十三年,新中國成立三十年,中國去年的gdp終於超過了蘇聯(即便蘇聯按其官方公佈的資料計算)。

只是,1978年的世界第二不是中國

1978年的日元升值升出了極其魔幻的效果,1978年, 按美元對日元的全年平均彙率計價,日本的gdp達到了10136億美元。

1977年日本還是7234億美元。也就是說過去一年日本的gdp增長率是40.1!

這時候就不能用美元計算了,還是用回日元吧。用8元計價日本去年的gdp增長率是17.1,包含3的通脹。日本的經濟還是在快速增長中,只是增長率絕不可能是40.1。

況且現在日本央行在強力扭轉日元彙率.上漲過快的趨勢,去年年末1: 178的最低點之後,日元又貶值了回去,現在是1: 202, 接下來日本央行還會陸續公佈措施,可能還是想把日元打到1: 220的

水準。

所以1978年度,世界gdp第一是美國,2.35萬億美元; 第二日本,1.01萬億美元。

世界第三中國,9410億美元(不含臺灣), 增長率20.~4的通脹。

高增長率是這個時期全世界的普遍現象(蘇聯和東歐除外), 沒個兩位數的gdp增長率都不好意思說自己跟上了世界發展的潮流。比如美國gdp就是從2.08萬億美元竄到2.35萬億美元的,增長率

12.9,扣除通脹因素,增長率7.9。

世界第四是蘇聯,8517億美元。

1977年蘇聯gdp是8190億美元,ogas在年初就計算出了“合適”的增長率是4,於是蘇聯不多不少,去年的gdp增長了4。

按照工農業總産值計算,蘇聯的經濟總量看上去也確實已經不如中國了:

鋼鐵産量是中國209億噸對166億噸,糧食産量中國4.2億噸,蘇聯1.9億噸,發電量中蘇幾乎持平,造船完工量1500萬載重噸對155萬載重噸。汽車産量倒是蘇聯領先,177萬輛對220萬輛,但是中

國的汽車年産量連續數年以20以上的增長率在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