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衛平:“”哎,不但學圍棋的孩子越來越多,學圍棋的大人也很多。我一一個鄰居,大院裡從小玩到大的,他看見我剛上高一圍棋就殺遍北京,他也學圍棋,然後呢,從71年參加定段賽,每年都參加,

但直到78年才定段成功。

主持人:“連續打了8屆定段賽才定上段 !”

聶衛平:“對呀。 現在是職業二段。不過你還別說,他在74年戰勝過咱們國家的一位頂尖棋手,顧水如老師。就是陳院長的師傅。

陳祖德:“. .顧老師那時候都八十二了,到76年就去世了... 你那發小去年還跟一個14歲的小孩下棋,把那小孩大龍屠了,小孩都哭鼻子了,叫什麼來著”

聶衛平:“馬曉春。不過說實話,他不是圍棋職業棋手, 邊下棋一邊考試,清華畢業出來去搞計算機了,在一個什麼深度中心工作”

陳祖德:“深度學習與人工智慧中心。你可要小心你這位發小了,他說要研製會下圍棋的計算機。對了,他有沒有跟你說過他說他的目標就是讓他訓練出來的計算機打敗你。”

聶衛平:“哈哈哈哈,怎麼可能,計算機知識我也知道一點啊, 計算機學不會怎麼下圍棋的。”

主持人:“聶老師, 不久之前有個教授說計算機會越來越聰明,將來可能取代人類,或者至少取代人類能做的大部分工作。

陳祖德:“個棋盤隨便下幾步就幾千億種變化,計算機哪算得過來,我們下棋那種棋感,那種直覺,計算機恐怕是學不會的。”

聶衛平:“我也是這樣想的。他要是能讓計算機下圍棋贏過我,那我這個棋聖的名頭不要了,轉讓給他。

首屆中日圍棋擂臺賽讓聶衛平 戰封神,但這並不是棋聖”的最後 次神跡。

在這個年代,韓國圍棋還沒看見曙光,圍棋真就是“世界大賽即中日對抗賽”。

甚至現在一些媒體和體 育機構發現,美國學習圍棋的人其實也不比韓國少,雖然水平比較次,但都玩得不亦樂乎。

甚至1b公司現在也在研究下圍棋的計算機程式。

而且,ib公司並不是第一一個研究圍棋程式的美國機構個人,在1968年, 威斯康星大學計算機的阿爾伯特佐布裡斯特在他的博士論文裡就用引入影響函式的模式識別機制編寫了一個圍棋程式。

中國這邊,第一個編寫出圍棋程式的是南京大學計算機系的一一個3人畢設小組,時間是1967年。

這倆圍棋程式的棋力都基本為零,主要解決”計算機別把子放進棋盤的死空這樣的問題。

現在ib已經啟動的國際象棋對弈程式的演算法 apha beta剪枝法去做圍棋。

aphabeta剪枝法也叫暴力搜尋法。結果ib的程式設計師稍微做了一下計算量估算,果斷放棄了19x19的圍棋棋盤,先做9x9的小棋盤的圍棋程式。

即使這樣,ib又不好 意思購買中國的高效能伺服器或超算。

中國這邊呢 中國現在優先搞象棋,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圍棋現在在深度學習與人工智慧中心還屬於技術前瞻研究階段。

中國象棋軟體已經出了第二版,拿去做測試,仍舊被胡榮華亂踩。十次蟬聯全國冠軍的胡司令表示,以後別再拿這種象棋軟體來煩我了。

國際象棋軟體有蘇聯兩位國際象棋大師參與,但是1977年 中國研發出deepa之後,國際象棋大師表示還是能亂踩國像程式。

好在國際象棋軟體有國際比賽 各個不同的國際象棋軟體之間相互pk。

1974年在斯德哥爾摩的第一屆 世界計算機國際象棋賽,蘇聯0gas演算法小組開發的“卡伊塞第一名, ib的“國際象棋3.2”第二名。

1977年第二屆比賽,北電的國際象棋小組吸收了ogas演算法小組的一半人員重組成北電集團深度學習與人工智慧(deepai) 公司,研製的“深思”獲得第一名,“卡伊塞2”第二名,ib的“國際象棋

4.2”第三名。

現在,1980年3月,第三屆計算機國際象棋賽來了。

比賽在奧地利舉行。參寨的ib、 北電deepagas各包 了 架運輸機把參賽選手運到維也納的賽場,除此之外還有5家國際象棋軟體開發公司參賽,他們就略寒酸一些,用的計算機不用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