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滿懷信心迎接八十年代

空客咬牙切齒地要搞第二種幹線客機,保守估計20~30億美元的投資讓空客上下都有點忐忑不安。

西飛其實也是如...

x29“秦”專案書中計算得出,國産大飛機在獲得各航空公司的第一筆訂貨訂金、 現金流開始轉動之前,需要投入100億人民幣。

合著中國和歐洲在航空製造業領域的研發、製造成本其實是差不多的好像不能這麼直接對比。

空客a20更大的寬體幹線客機,現在搞的這個a00小一號的,空客想的是做一款稍小一 點的幹線客機,競爭這個細分的市場。

西飛在此之前只研製過支線客機,有不少幹線飛機專用的實驗室、試驗場、專用機床裝置等等都是要從頭來的。

西飛的金主國家國資委、陝西國資委以及身後的各種銀行為此是一個字一 一個字地審閱西飛的專案書,但這也還不夠放心,最終拿到了人大常委會審議。

為什麼運14這樣的戰略運輸機都能生産了、轟8這樣的超音速轟炸機也能生産了,搞個”秦”還要花100億

為什麼“秦”最快也要1984年才能首飛e

為什麼“秦’“還打算從法國、德國、日本採購零件,進口件佔總零件數的20

x29”秦”的專案組主任一做了回答。 民航客機與軍用運輸機有很大的區別;民航客機對安全性的要求極其苛刻;民航業在石油危機後已經是競爭極其激烈的環境,每座位公裡的油耗、運營成本扣

得非常死。所以必須建立一套生産 效率很高的分系統和零配件生産採購體系,飛機上的零件, 除發動機等關鍵零件需立足於國産之外,其他的零件,就不論進口還是自産,而論如何做到造價最低”。

西飛強調,民航運輸業不是航天和半導體産業,尤其不是“源發技術層次”的半導體産業(比如光刻機和高階晶片),不是暴利行業,這很重要所以重複三遍。

西飛還舉出了最近的例子,美國的人民航空公司1979年3月開通了跨大西洋的廉價航班,6000公裡的航程,票價從原本業內約定的199美元 刀砍到149美元, 淡季還能打折。

149美元這個價位,基本上就是美國麥當勞小店員的周平均薪水。

即使在原油價格從11美元漲到了16.5美元之後,人民航空仍然堅持149美元價格不變,這其中航空公司、飛k機製造公司為之付出了 巨大的努力。

在經過審議之後,銀行又針對貸款的利率等等具體的問題與西飛進行了多輪質詢會和報告會,最後才拍板訂下來。

....

中國在對大飛機專案做斤斤計較的審議。歐洲入現在正在做件”不太劃算”也不太冷靜的事。

12月20日,法屬蓋亞那航天發射中心ea1發射臺,歐洲第一枚真正的運載火箭阿裡亞娜1, 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洲議會的質疑。

歐洲聯合搞航天,可想而知困難有多大。有的國家猶豫不決,有的國家表示沒興趣,有的國家表示自己的工業與法國不相容。法國不氣餒繼續搞運載火箭,又接連遇到資金問題、技術問題,以及歐

歐洲議會質疑的就是你這個阿裡亞娜1火箭發射成本比租用中國火箭發射入軌還要貴啊!怎麼回事

不但發射報價貴,保險公司接受衛星投保的價格也貴,甚至第一枚火箭發射上去的東西,保險公司根本就拒絕投保,因為不知道這個阿裡亞娜火箭的可靠性到底咋樣。

法國在過去兩年也不得不反複向歐共體解釋,阿裡亞娜的設計很保守、安全系數很高,並且表示在首射成功以後會繼續改進,進一步降低阿裡 亞娜1的發射成本。

法國表示,當阿裡亞娜1發射到第20枚的時候,它的平均入軌成本就會降低到和中國的長徵4差不多的程度。

20日下午4時30分,阿裡亞娜1成功點火升空。

這是一枚總重207噸的運載火箭,第一級4臺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發動機,起飛6推力280噸,第二級還是一臺偏二 甲肼發動機,第三級一臺氫氧發動機。

入軌能力,大概是近地軌道運力4.85噸,同步軌道運力1.85噸。因為阿裡亞娜1今後主要用於發射同步衛星,所以它的第一枚箭就是三級入同步軌道的模式。

對了,歐洲議會的不滿還有另一個原因。阿裡亞娜1的同步軌道運力只有1.85噸,有點小。同步軌道資源有限,發一枚比較 重的、功能也比較強的衛星比發射多枚小衛星好。對此法國表示現在已經

盡力了,將來可以在阿裡亞娜1的基礎,上捆綁助推器,這樣就差不多等子發展出一一個歐洲的火箭家族。

對於阿裡亞娜1發射成功,錢學森發了 封賀信,祝賀歐洲搞出了自己的“正規”運載火箭。

中國商務部則發了一則宣告,友好地“提醒”歐共體:根據關貿總協定現有的協議,航天發射服務也是市場化國際化的噢,要講自由貿易噢。

因為歐洲航空航天局造出了阿裡亞娜1,但歐洲所用的衛星就不一定是歐空局造的了, 甚至某些國家從中國購買衛星也都毫不奇怪,同效能買最便宜的,同價格買效能最好的。

,假如歐洲的某個科研組織, 比如劍橋大學,它自己製造了一顆衛星,要想把這顆衛星打上太空,那當然就會選擇最佳的發射服務商,現在沒有任何行政命令限制英國的一所大學必須用阿裡亞娜1發

射衛星。

實際上英國皇家學會(英國科學院)和英國的著名大學一直都在說“法國搞啥子阿裡亞娜木多大用”。英國空軍的太空專案和美國合作;英國皇家學會的太空專案找中國或找美國合作。

從十年 前天宮空間站上的馬可尼艙開始就直是這樣。至於現在,英國皇家學會在天宮3上還有一個近地軌道大氣分子 探測分析專案,空間站上的儀器每週定期發回資料,這資料至少可以維持5個

碩士和3個博士的工作量以及論文題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