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火星.上當然沒有火星...現在美蘇中都對火星進行了探測,包括近距離拍照觀察和軟硬著陸,基本上可以確定火星的環境。除非火星人跟流浪地球的人類樣全員挖洞住著,否則應該是沒有火星人

在天問一號上面放兩封青少年給火星人的信,是一項科普活動,最大限度地激發青少年鑽研科技的興趣。

反正總質量5.8噸的天問一號,也不在乎多這十幾克重的信件。

在海南文昌,發射天問一號的長徵6已經完成組裝,正在進行第二道檢測。在文昌的另一個車間,天文一號的組裝檢測工作也即將完成,它的三的模組火星軌道器、火星著陸器、火星車已經到

位,下週就會組合在一起。當然,組合在一起之前,會把兩封小學生和中學生的信件放在火星著陸器的某個指定位置。

天問一號蓄勢待發的六月份,世界上發生的其他大事是麥當勞首次推出開心樂園餐,噗,不是,是在奧地利維也納,美、蘇、中、英、法五國首腦又聚在一起了。

吉米卡特、勃列日涅夫、鄧主席、撒切爾、德斯坦五人到場。

《美利堅合眾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法蘭西共和國關於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的條約》

這個條約太長,簡寫sat。 sat1是在1973年簽署的,只有美國和蘇聯,而且雙方沒達成多少共識,只有 個大致精神”美國和蘇聯意識到核武器太多了不好”,其他沒了。

sati會對核武器有實質性的限制條款。

從1973年到1979年,5個核國家進行了11次雙邊或多邊談判,其中要求引入中、英、法是在1975年。

這倒是小事,當中國點頭表示參加sat1i談判之後英法就馬上跟進加入,沒多大波折。主要的難點是:

如果對五國的戰略核武器做出某些限制,如何保證這些限制措施被落實

比如根據條約, 國對外報我有一萬枚現役核彈, 實際上核工廠咣當咣當,兩萬枚核彈出廠了,誰人來管

為瞭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組建核調查小組的想法,每個小組5名成員,來自上述五個國家,他們有許可權進入被調查國的任何一一個地點、任何一個場所,檢視有無核武器或洲際導彈,但是調

查小組在進入任何場所的時候都必須5人起進入。

道理是比較簡單的,但這又涉及一個問題:技術敏感。核調查小組的每個成員當然都應該有很深厚的核物理知識和核武器知識,這些人進入核工廠裡,瞄一眼能看出來的道道太多了。

美國擔心蘇聯偷技術,蘇聯擔心美國偷技術,中國擔心美國和蘇聯都來偷技術,英國不擔心,反正技術都是美國來的。法國... .. .不擔心。法國氫彈也是英國提示才搞出來的。

談到最後大家都有點不情不願的樣子,最後大家致決定,先做一個難度不太高的限制條款,能讓大家都接受的,一步步來,sat.1i又不是 最後一個裁軍條約,以後還能繼續談的。

sati條約的主要限制是:限制五國的洲際發射器(潛射彈道 導彈或陸基洲際導彈)的總數,以及發射器可攜帶的彈頭最大數量。

這就讓核調查小組可以不用進入各國都不太願意開放的核武器的製造工廠,他只需在被調查國國土上跑來跑去,數一數有 多少個發射井,發射井裡的導彈有多少個可以安裝核彈頭的卡槽,這樣的調

查五國勉強可以接受。

在各國裝備的彈道導彈中,潛射彈道導彈不論射程遠近都算有洲際投射能力,陸基洲際導彈射程6000公裡以上算洲際投射能力。

至於彈道導彈核潛艇,上 版條約就有所限制,只要蹲在港口數進出的核潛艇即可。這一次把陸基海基的導 彈一起統計進去後, 戰略核武器的限制算是有一些效力了。

最核心的一發射器(導彈)的數量,也是談判過程中爭吵最多的。

在比例方面,美國提出美國的發射器、彈頭總數應與蘇聯+中國相等,英法各自保持在一個比較小的比例。

中國和蘇聯都不認可。

個。

中國在1978年透過國防白皮書首次披露本國的核力量,1979年3月的白皮書再一次更新了 資料。到1979年初, 中國擁有408枚洲際投射能力的導彈,其中海基導彈發射器96個,陸基導彈發射器312

最後確定的比例是:美國和蘇聯基本1: 1對等,中國保持一個比較小的比例,而英法發射器總數之和等於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