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媽寶常經國滾粗臺灣!(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166章,媽寶常經國滾粗臺灣!
臺北。
中山路。
《夏潮》雜志社樓外。
“民族統一、 政治民主、經濟平等、社會正義! ”
“黑道k黨滾粗!”
“媽寶常經國滾粗!‘
街上數百名民眾舉著各種遊行標語,正打算以這裡為起點,發起一場遊行。
《夏潮》雜志社的四層小樓現在一片狼藉,大部分的外窗玻璃被砸碎,包括其實並不是《夏潮》租用的1樓和2樓也殃及池魚。
在兩天前,雜志社突然被夥黑道分子闖入,揮舞棍棒、西瓜刀,見東西就砸,見人就打,雜志社的七八名編輯記者個個帶傷,主編蘇慶黎頭被砸破縫了12針,身上也有淤青。
這些黑道是真黑道,但闖入雜志社打砸肯定是受人指使的,因為這兒並不屬於這個幫會的地盤。哪個幫會的地盤都不是,這是臺北中山路的中心地段,能看見國父紀念館,要是說這而的場子有黑幫
活動,那可能得把國民黨算在內。
其實蘇慶黎和雜志社工作人員、雜志的讀者會(夏潮聯合社)都知道,這夥黑幫應該就是國民黨指使的。
1978年,蘇慶黎以《夏潮》雜志社讀者會“夏潮聯合社”為基礎,申請成立臺灣工黨,遭拒。蘇慶黎起訴打官司,後在1979年上半年又改名為”夏聯黨繼續申請,這次註冊成功了。
再然後,七月底八月初,夏聯黨又被注銷了,給的理由是蘇慶黎是“境外勢力”:
蘇慶黎的父親蘇新是臺共黨員,而且是領袖之。但是,1947年 蘇新為躲避228之後的抓捕而移居上海,此後就一直 留在大陸。蘇慶黎那時候1.....在上海住了 段時間後母子兩人都很不習慣,
經常生病,母親就帶著蘇慶黎回到臺灣。
關系就是這麼個關系,但此後兩邊就沒有聯絡了。所以境外勢力的理由從法律上也不成立。坊間傳說的訊息是:常經國允許了夏聯黨的申請註冊,這時候常宋美齡從美國打來電話,要求常經國取締
夏聯黨。常經國順從了他媽的要求。
這就是遊行隊伍當中頻頻出現”媽寶”字樣的來由。
這場”9.3大遊行”,隊伍出發時700多人,走了不到兩公裡變成7000多人,最後聚集在 起在廣場示威的有兩萬多人。
夏潮事件大約要從兩岸簽署停火協議,進行政治接觸的時候說起。
1976年初開始的政治接觸,一開始尼克松還希望挽救一 下民國, 至少給留點兒歷史的印痕的意思,但到1977年中華民國基本就是四面楚歌的情況了。
大陸這邊的政策沿襲1950、1959、 1969年的三部《告臺灣同胞同書》的內容,第二和第三部都確定了和平統一的總基調, 同時也確定這是兩岸的談判,拒絕美國介入:
“你們與我們之間的戰爭,三十年了,尚未結束,這是不好的。建議舉行談判,實行和平解決。這 點,周總理在幾年前已經告訴過你們了。”
“這是中國內部貴我兩方有關的問題,不是中美兩國有關的問題。美國人總是要走的,不走是不行的。早走於美國有利,因為它可以取得主動。遲走不利,因為它老是被動。”
對於臺灣的未來,則從1950年的第一部《告臺灣同胞書》開始就基本一致: “我們是為了臺灣人民的生存和民主自由而統一臺灣 ,全體中國同胞應團結起來向國民黨反動派進行轟轟烈烈的鬥爭向帝
國主義和新殖民主義進行堅決的鬥爭”。
而臺灣要能稱之為統一的中國的一部分,必需條件是:
1、終止偽國民大會。這個國民大會既不能代表大陸人民,也不能代表臺灣人民,應停止目前尚存活的1200多名國大代表資格,按照地方權力機關的標準重新選舉;
2、按照三民主義的憲政目標實施基層選舉;
3、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4、解除臺灣已持續二十多年的戒嚴令;
5、兩岸人員往來、文化交流、通郵、通商不再設限制;
6、改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