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主席,你還說你不懂物理學!(第2/3頁)
章節報錯
當天晚上,從美國遠道而來的白宮顧問、外交特使基辛格乘一輛車窗遮得嚴嚴實實的轎車,先抵達莊園。
2小時候,12月19日淩晨, 霍梅尼從他在巴黎的居所也以同樣的方式動身,車窗遮得嚴嚴實實的霍梅尼專車開進莊園,見到了基辛格,白宮終於與霍梅尼措上了關系。
秘密會談的過程可並不順利。霍梅尼雖然已78歲,思想卻依舊銳利和咄咄逼人,由於年齡的原因他還非常固執。霍梅尼質問基辛格,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援究竟是出於何種目的美國是不是要讓中東
阿拉伯地區陷入永不停歇的戰火
對霍梅尼發來的責難,基辛格小心翼翼地解釋,薩達特與貝京剛剛簽署的戴維營協議就是在美國主導下撮合的。美國無意用戰爭牽制阿拉伯世界,美國的中東政策也不是以毀滅伊斯蘭教為目的,只
要像埃及那樣不與以色列為敵,美國願意給予伊朗同樣的援助。
霍梅尼繼續抓住以色列的問題不放:在中東腹地放進一個猶太人國家, 這可不像是尊重伊斯蘭教的做派。
基辛格不否認也不反駁霍梅尼,但是強調,這是許多歷史原因造成的,我們需要想個妥善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
基辛格來之前看過霍梅尼的完整個人資料。霍梅尼雖然是虔誠的什葉派,但並不是“士鼈”,他的知識視野很寬。比如霍梅尼深入研習過希臘哲學,受亞裡士多德和柏拉圖的影響很大,他認為亞裡士多
德是邏輯學的創始人,文認為柏拉圖對神學的看法是“莊重可靠”的。
所以,基辛格堅信他和霍梅尼之間能夠進行現代政治意義上的協商。
談了幾個回合以色列的問題之後,霍梅尼跳過以色列,說起伊朗國內的情況。霍梅尼表示,穆斯林已經對巴列維徹底失望,巴列維必須走,伊朗必須建立伊斯蘭國。
基辛格聽到這話也只能在內心長嘆一聲。他這次密會霍梅尼,除了白宮知道,中國高層也知道。中國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以古蘭經為最高法律的伊斯蘭國是逆現代化的。但如果在與霍梅尼會談時對
方在這一領域油鹽不進, 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切都以基 辛格現場和霍梅尼交流的結果為準。
這就是上中下三策,最後基辛格謀了個最低一檔的結果吧。
霍梅尼還表示,如果美國對未來的伊朗伊斯蘭國偷偷摸摸搞小動作,用什麼民主柿油那一套在伊朗內部搞亂,那 切就都沒得談,美國就是伊朗的敵人,整個伊朗,以及霍梅尼本人,都會用餘生幹
美國。
...換個角度來看這件事,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如果美國不在伊朗內部搞民主柿油,霍梅尼就會傾向於不與美國撕破臉
基辛格覺得,這次會談談到這裡,的確有收獲了。
霍梅尼隱晦地表達自己不會死咬美國不放,主要原因還是此時伊朗的形勢不太樂觀,未來的伊朗不能同時與美國、蘇聯為敵。
誰讓76年9月的“越獄之月”,巴列維國王突然硬氣起來同意了飛行員的政治避難申請呢。而且霍梅尼也覺得不能按蘇聯的意思把安2飛行員送回蘇聯。
蘇聯有個亞塞拜然共和國。誰敢保證未來蘇聯不搞出一一個“南亞塞拜然共和國”這是伊朗的西北角,東北角與伊朗接壤的是蘇聯土庫曼共和國,同樣霍梅尼也不能保證在它南邊出現一一個南土庫曼斯
從18日深
夜抵達莊園,到兩人就所有問題交換過意見,已經是12月19日上午8點,太陽都已經升起,暖洋洋地照在莊園門口。基辛格和霍梅尼兩個人熬了個通宵,都是腳步輕飄飄,人歪歪倒倒隨時
要躺下瞌睡的樣子。
這次會談達成的共識沒有向外公佈,甚至這次會談本身都是”不存在”的,基辛格從沒見過霍梅尼。.... 至少要到巴列維退位到國外當寓公之後,才能允許公眾知道白宮的特使在1978年的12月見過霍梅
尼。至於會談的全部細節解密,
那估計要到很多年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