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沒有人比我更懂如何壓榨工人!(第2/3頁)
章節報錯
東芝在生産線到貨之後僅用了5個月就投産了,那時候是1977年2月。蘇聯的生産線投産是1978年9月。
而且在執行一個月之後只生産了三百顆16k記憶體顆....
接收16k記憶體 生産線的工廠叫做蘇聯電子工業部10110工廠,中國的技術援助團隊”飛抵莫斯科後要再換乘小飛機向東再飛800公裡, 抵達喀山附近的一個隱秘地點,這才能看見蘇聯的這家絕密級國防
軍用半導體工廠。
“我們並非認為現在的記憶體顆粒産量太低,我們是希望能夠穩妥地解決高頻晶片的可靠性問題。
技術援助團隊的組長朱鎔礎:“噢,就是說你們只生産用於軍用計算機裝置,上的16k記憶體。”
0無識別結果
10110工廠技術主管費德洛夫:“正是。”
朱鎔礎:“但一般來說是這樣的:從流水線下來的1 6k記憶體顆粒,對其中進行體質檢測,品質優良的可以承受更高的工作頻率,這就用作軍用記憶體或者高頻工業系統的記憶體;品質般的記憶體顆粒就繼
續以民品對外出售。
費德洛夫:“我們的生産管理系統中有挑選體質的工序,但那不是挑出合格品、銷毀廢品的程式嗎”
朱鎔礎:“不全是,.... .不都是在這裡嗎在生産線的這裡,手冊上寫好的。檢測區,第一道挑出廢品,第二道挑出檢測證明體質強健的産品,都是在同一一個檢測區完成的。你們上個月的生産日誌我看
看
費德洛夫把一一個本子遞給朱鎔礎。朱鎔礎看了前幾頁,腦瓜子就疼了...
這生産日誌裡寫的都是什麼啊。
“這絕對不正常,”朱鎔礎說,“在檢測區挑出的廢品我們的要求是不高於40,實際一般控制在35以下, 聽說有特別優良的工廠,廣州的、還有東芝的廠子能把廢品率降低到30。而你們,不是從生
産線上挑出廢品留下合格品,而是挑出幾顆可用的其餘銷毀。.... 良品率太低。
費德洛夫:“這確實是現在生産線遇到的一個與之前預計不符的問題。但不是什麼大問題。在0gas的生産任務中,10110工廠 被賦予的使命是每月交付1000顆16k記憶體顆粒,所以這並不是大的問
題,只需把現在的月産300顆提高到1000顆就可以。
..
在現在國內的16k記憶體生産線,下來的記憶體顆粒也會挑出優良品用於高頻計算機系統,但都是挑體質,中國工廠和蘇聯工廠差別也太大了。
現在朱鎔礎發現,他們需要的可能不是技術援助團隊,而是一整個工廠管理團隊。比如剛才技術援助小組進入生産線車間,蘇聯工人穿、脫無塵工作服的流程就不對。
月的産量
但盡管各項管理都不正規,而且這個晶片廠的産量低得令人發指,但10110工廠 上下並沒有被上級責怪,因為蘇聯之前的4k記憶體生産線的産能更加悲劇,一年的産量才等於現在這個16k晶片廠一個
“那條4k的生産線,你們轉賣給南朝鮮之後,三星公司把它給弄成了月産150萬顆。現在他們出的中低端記憶體顆粒是三星的現金流。“朱鎔礎說。
費德洛夫:“南朝鮮人比較懂如何將工人壓榨到極限。”
朱鎔礎:“都是早上8點起床9點上班,都是進了廠哪兒也不能去站在工位前,6點身乏:回家,看不出哪有差別。差別是有的,那就是南朝鮮工人在他的工位過手幾萬顆記憶體,你們的工人在同一個
位置過手兩百顆,就這兩百顆在下一工序還要被淘汰一百八十顆。 我們不能這樣浪費人力,也不能這樣浪費原材料啊。
費德洛夫攤手:“達瓦裡希,我們不要思考這種ogas已經代我們思考的問題好不好。”
朱鎔礎:“.... .如果不思考這個問題,或者說不讓0gas修改這個設定,我們又怎麼能解決現在的難題呢。”
費德洛夫:“六月份在明斯克,就是因為衛星儀器廠領導向國家計委提交了修改0gas系統當中針對他們廠的任務計劃的報告,衛星儀器廠的工人把廠長趕下了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