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索馬裡,你攤上事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地基於安理會原則來解決問題,這還是個未知數。
評論員接下來的一句則是: ”甚至法國政府也不太願意按照安理會的規矩做事,在葛摩共和國正在發生的一切就是例證。
葛摩在哪兒 .... .在 馬達加斯加旁邊,莫三比克海峽北端。
1978年5月13日,法國賞金獵人&僱傭兵鮑勃德納爾率領43名僱傭兵在葛摩登陸上岸。三天後,葛摩政府被他推翻了。
鮑勃德納爾並不是帶了43個美隊去葛摩,他政變成功主要是因為葛摩陸軍有過半數的軍官曾和他有交情。
這不是鮑勃德納爾第一次在葛摩 發動政變了,1975年7月的第一次政變, 鮑勃德納爾讓葛摩換了一一個總統,可他人剛走,1977年, 葛摩又把這個總統趕了下去,選出個新總統。這個新總統不
太聽法國的話。
於是鮑勃德納爾提前結束了自己在羅德西亞的業務,返回葛摩發動第二次政變。5月16日, 葛摩總統阿裡索利赫被鮑勃德納爾逮捕,葛摩的第一任總統艾哈邁德阿蔔杜拉被重新扶上總統位
置。5月20日,被罷黜的阿裡索利赫總統“因為試圖逃跑”而被僱
開槍打死。
整個葛摩政變,法國政府都置身事外,看起來就是鮑勃德納爾一個人的戰爭,最多扯上鮑勃德納爾的幕後金主,一個在葛摩有許多地産和種植園的法國商人雅克福卡特。
但實際上嘛,大家都能猜到背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鮑勃德納爾,這個法國政府的白手套的白手套,這幾年的表現也非常亮眼。他的“業務”可不僅僅在葛摩,這幾年他的僱傭兵出現在羅得西亞、伊朗、奈及利亞、安哥拉、紮伊爾和葛摩,其中鮑
勃德納爾最重視的還是葛摩。
大概由於個人喜好的原因,他在葛摩有很多産業,包括一棟酒店和一一個大莊園。由於自認為牢牢控制住了葛摩,鮑勃德納爾還把他的僱傭兵訓練總基地設在了這裡。
荷蘭海牙。
歐加登戰爭國際刑事法庭在5月25日正式成立。
組建這個法庭是根據安理會第436號決議,其實就是從海牙國際法院(聯合國國際審判法院)中抽調了些法官和工作人員兼任的。
作為聯合國六大主要機構之一和最 主要的司法機關,1945年6月成立之後這個法院大部分時間都在劃水,管的都是些很務虛的事,比如英國和冰島的漁業糾紛裁決、國際民航組織理事會的管轄權爭
議、比利時在西班牙的一樁電力公司産權糾紛等等。
當然也有一些“實質性”的官 司,比如愛琴海大陸架的國籍爭議,這個爭議海牙做出了判決,然而土耳其以“判決不合理”為由拒絕執行,於是從1975年到現在,這事兒一直懸著。
甚至在1977年全年,海牙國際法院件新收的案子都沒有,但15名法官的工資照發。
1978年,嗯,總算有點事做了,歐加登戰爭國際刑事法庭。
可是,這個特別刑事法庭的確讓法官有了些工作量,但所有參與的法官都認為,自己也就是換了個辦公室繼續劃水。
開什麼玩笑,索馬裡,個國家,你通緝這個國家的總統
蘇聯和美國都表示不會出兵攻打摩加迪沙,中國就更不用提了。所以,肯定抓不到巴雷。
其實從1945年6月到現在,三十多年時間,海牙國際法院從沒有 個國家的元首站在被告席上受審的。
5月26日早上,歐加登戰爭國籍法庭開張的第一天,大法官漢弗萊沃爾多克讓秘書弄上一杯正宗的英式咖啡,開始看歐加登戰爭的卷宗 基本就是當小說在看。
看完第一卷,沃爾多克感慨了一句“蘇聯的運輸機這麼多!還在南部集結了5個空降師!英國可能打不過蘇聯了,這可咋辦捏 ..請進。”
剛才送咖啡的秘書在按門鈴。聽到聲音後秘書進來:“沃爾多克法官先生,從昨天晚上開始,中國、蘇聯、美國的安理會代表進行閉門會議,現在他們快得出結果了。美國方面告訴我們,海牙可能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