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東德只想多掙點錢

平壤。

朝鮮人民大會堂一如既往地保持著肅穆莊嚴,雖然勞動黨中央委員已經早早落座,但卻沒有人發出聲響。所有人都在翻看著手中的會議文字,每個人都神色凝重。

中央委員們下發的會議文字是本次會議要討論的議題,只有一個議題, 而且看起來不需要討論,因為下發的文字就已是最終稿

修訂後的朝鮮勞動黨黨章。

“金日成將軍是開拓和勝利引導朝鮮革命的百戰百勝的鋼鐵統帥、軍事英才,朝鮮人民的偉大領袖。金正日是朝鮮人民一致愛戴的革命接班人。”

出生於1941年的金正日今年三十六歲,他剛七歲,爸爸就當上了朝鮮一哥, 雖然沒生在羅馬,可差不多此時就已經到了羅馬,可想而知他之後的人生軌跡都是被精心安排的。

朝鮮戰爭結束後,金正日12歲進入朝鮮副部長以上級別幹部子女才能進入的平壤第中學,在這裡熟悉他未來的部長副部長同事們。

18歲升入金日成綜合大學,20歲加入朝鮮勞動黨,所在的班級是“雙重千裡馬”班級,畢業論文是勞動黨理論研究室選題和撰稿的重量級論文《郡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1964年進入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任參事(秘書),1969年任宣 傳鼓動部副部長,1972年, 31歲的金正8當選勞動黨中央委員、宣傳鼓動部部長。

此時,在金家內部,對於選誰擔任第二代領導人還沒有100確定,金日成的弟弟(比他小8歲) 也還在備選行列。不過後來,由於金正日對南對方的態度比金英柱更強硬,因此獲得了金日成的最終

肯定。

1974年,在勞動黨第五屆中央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上當選為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

現在雖然誰都能看出來金正日就是未來的接班人了,但金日成還是不放心,他要把兒子接班這件事寫進黨章。

現在這一句已經加在黨章前言了,中央委員們的討論就是做做樣子。

“喂,你聽說了嗎,中國同志對我們很不高興。”

中央委員金容淳湊過頭去,小聲地對身邊的檢閱委員會副委員長趙鎮玉說道。

趙鎮玉:“唔。”

金容淳: ”不知道以後會怎樣,現在似乎我們只得到蘇聯的喜歡呢。”

趙鎮玉:“唔。”

金容淳: ..說句話嘛。

趙鎮玉:“還能說什麼,你要是有兒子的話,送到中國去讀書吧。”

金容淳:“有這麼嚴重....

主席臺上,會議的主持人、政治局委員吳振宇從主席臺凝視趙鎮玉:同志,輪到你站起來發表意見啦。

趙鎮玉:“趙相,各位代表我認為金正日同志是朝鮮最優秀的最有領袖氣質的青年政治局成員在我革命這幾十年的生涯中從未見過如此優秀... .”

北京。

美聯社記者採訪中國人民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方寶華。

“我們發現了這樣一一個奇怪的現象,中國在努力促成東德加入社會主義貿易組織,並為了達到此目的而敦促東德與西德達成一定程度的和解。但對於近在咫尺的鄰國朝鮮,當金日成持續對南方保持強

硬,並且公開確認國家的世襲制,中國對朝鮮的批評卻很少。這是為什麼

方寶華:“東德加入社會主義貿易組織並非我們強迫,而是出於他們的自願,首先得東德的領導人有這個想法,我們才能談這方面的事情。這是我們外交的基本原則,中國從來不強迫一個國家改變自

己的內政和戰略。包括東德現在與西德改善關系,這也是從他們自身利益出發而做的決定。因此,無論對東德還是對朝鮮,中國秉持的原則其實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