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蘇聯經濟可能已經掉到世界第四

《中國央行修改[居民外幣存款及兌換規定],盧布實質上被排除出外彙行列》

朝日新聞的這篇報道,標題就言簡意賅地概述了正文的主要內容。

是的美元。

在中國銀行、金融界,以及老百姓的定義中,外國的錢並不都叫外彙,能充當國際硬通貨的外幣才是外彙。再說白一 點,現在就只有美元、日元、馬克、法郎、英鎊算外彙,其中絕大多數情況指的

盧布以前曾經在外彙的定義範圍中,以後不是了。

在原歷史位面的80年代,無論國家還是各級政府,能收到點美元都是很不容易的。 一個內陸的貧困縣, 個華僑回祖 上的老家探親祭祖,分給他那個村的老鄉七八千美元, 縣領導班子能提前三天

在村裡迎候華僑爸爸,見人下車就二十米助跑滑跪過去。

因為村裡鄉親日常買東西最終還是要用人民幣,他們得去縣裡的銀行把美元換成大團結才能花,於是這個偏僻窮縣的農業銀行或者工商銀行的分行就會突然多出一筆不可思 議的業績。

不僅內陸窮縣,在沿海,在北上廣,八十年代如果一個企業能穩定出口創彙,那他也是這些城市的明星企業。只是在八十年代這樣的企業幾乎是鳳毛菱角,直到八十年代末,廣東才出現了第一種可

以穩定出口創彙的製造業終端産品鴻運扇。 差不多同時期“達到在市場競爭下出口”標準的還有襯衫襪子牛仔褲。

式。

在本位面中國開始的情況就比較好,不過,用外彙從國外購買生産資料仍然是很重要的發展方略,加上現在中國的進出口貿易極為活躍,尤其是在沿海城市,外彙收入其實有三個來源、幾十種形

但是,從1978年1月1日起,居民存款戶頭的盧布存款、居民將盧布兌換為人民幣的申請都受限制了,基本只能小額兌換。企業 尤其是零售企業,盧布管制以及盧布兌換額度更嚴格,如果不想申

報的時候跑斷腿,最好還是不收盧布。

中國人民銀行的這條規定在出臺公佈之後”嗖”地一下引起了西方國家的嚴重關注。反應最迅速的是日本媒體,再過兩三天倫敦和紐約的金融市場也都注意到了並且進行了深入探討。但是蘇聯卻沒什麼反應。

大毛的這金融直覺和敏感度也沒誰了。

《蘇聯經濟總量可能已落後於中國和日本,退至世界第四》

[紐約時報,詹姆斯克倫特]

“在剛剛結束的廣西紅水河巖灘水電站工程招標中,德國西門子公司戰勝了蘇聯、日本以及中國國內的生産廠商,成為水電站水力發電機組的供貨商。在1 980到1982年,西門子將向巖灘水電站提供6

臺30萬千瓦的機組。

標。

“在之前的一兩年,中國中還進行了3個裝機容量超100萬千瓦的水電工程的招標工作,雲南漫灣水電站、黃河龍羊峽水電站由中國公司中標,廣西貴州交界處的天生橋二級水電站則還是西門子中

“這4個水電站的招投標,蘇聯水電機組生産商都參與了投標,然而無 例外地都被淘汰。

“水電站工程是一個縮影,它揭示的現象是蘇聯對中國的製造業出口正在逐漸下行。而蘇聯製造業對中國出口的逐年下滑,可能是導致最近中國央行出臺新的外彙管理規定的主要原因,在這份規定

中,盧布喪失了它原先在中國國內近似於國際硬通貨的地位,退而成為一種普通的外國貨幣。

“蘇聯製造業對中國出口的下滑,又與蘇聯盧布極高的幣值有很大關系。盧布現在已是幾乎世界公認的彙率高估的貨幣,在蘇聯的官方牌價.上是0.75~0.76盧布兌換1美元,然而在倫敦,自由交易市場

上,可能需要拿1.3~1.4盧布才能兌換到1美元。

“在1974年之前,倫敦自由交易市場上的盧布更不值錢,實際,上是石油危機的爆發導致盧布在倫敦的接受度比以前高了,畢竟就算蘇聯生産的其他東西都不值得進口,石油還是可以從蘇聯買得到

“根據 蘇聯統計局公佈的數字, 1976年蘇聯gdp為9200億美元(在1977年6月蘇聯統計局進行了 第二次修訂,之後的數字為9601億美元),不過這是基於盧布的官方牌價而換算出來的數字,用盧布

計算的話,蘇聯的gdp是7296億盧布。

“如果 用倫敦自由外彙交易市場的兌換價格,蘇聯1976年 的gdp為5200~5700億美元。如果用蘇聯在中國進行的幾次商業招投標中蘇方的報價與蘇聯國內該裝置的出廠價作為基準,實際上蘇聯自己

也認為他們的盧布彙率並非0.75: 1,而是1.2: 1。

“在各種彙率數字的計算遊戲中,1.1: 1的彙率可能較為客觀。這就意味著在1976年,蘇聯的gdp已與中國差距很小,只稍多一點點。

“當然,蘇聯官方以及國家統計局現在仍然主要用工農業生産總值作為其國民經濟衡量以及國家計劃制定的主要依據,統計gdp只是蘇聯統計局的次要任務,並且資料統計得比較敷衍。不過,蘇聯之

前引以為傲的工農業生産總值,尤其是主要工業品産量,現在也已經落後於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