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波蘭人一直都這麼虎嗎?(第2/3頁)
章節報錯
布熱津斯基只是依靠他在普沃茨克的親友瞭解到了 些邊角情況,而中央的資訊渠道是中國駐波蘭大使館發回國內的,非常詳細。雖然在波蘭有很多國家的大使館,但由於群眾基礎不同,中國大使
館獲取波蘭的社會資訊大概是最容易的,比蘇聯都容易。
總之事情背後的真相是:波蘭發生罷工和群體事件的不是普沃茨克一個城市,而是差不多10個城市。
拉多姆、烏薩斯、普沃茨克、什切青、華沙、弗羅茨瓦夫、格但斯克等等,都出現了大規模工人罷工,其中拉多姆的情況最嚴重。
早在1975年12月,波蘭工人黨中央委員會議上,就大致確定了波蘭的食品價格在1976年要重新調整:國內農業産出持續下跌,從國外進口食品又無法支付足夠的外彙,漲價可以抑制需求,而且能促
進貨市回籠。
眾所周知,波蘭是社會主義陣營中的工人革命老區,波蘭政府也深知這一點。 為了讓此次價格調整能夠順利通關,波蘭工人黨做了精心的輿論準備。
首先是從1976年初開始,波蘭的報刊開始大幅報道西方世界的糧食危機,由於石油價格暴漲,美國和西歐超市物價飛漲,失業率屢破記錄,失業工人食不果腹,社會危機處於一觸即發的地步。
波蘭報紙還抓住英國與冰島的“鱈魚戰爭”進行深入挖掘報道,表示英國之所以與冰島爭奪漁場,是因為英國國內糧食匱乏,不得不以魚肉充饑。
在介紹了國外形勢之後,從6月初開始,報刊轉向國內話題,發表社論鄭重地告知全體國民:波蘭要做好充足的準備迎接世界的劇變,呼籲每 位公民恪守職責,為了最後的勝利而做出忍耐和必要的
犧牲。
可能這個社論不發還好,發了之後波蘭不少經驗豐富的工人組織就感覺到又有壞事要來。果然,社論發表之後沒幾天,全國的食品店就調價了。
食品價格不是小漲而是大漲:奶油漲價33、糖漲幅100,肉類漲幅50~70,其中優質肉類漲幅高達110!
波蘭政府表示這次漲價只是“部分食品漲價”,因為麵粉的價格不變,而且工人工資”同時上漲”,所以工人的生活是不會吃虧的。
然而,工人工資的漲幅... 8.5。
1976年波蘭的“六月抗爭”就此開始。
波蘭工人黨和政府其實早就預判漲價後可能發生 工人運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將政治活躍分子、工人領袖或潛在的工人領袖、公共知識分子控制起來,且事先向華沙調派了大量安全部隊和警察,
這讓華沙在整次事件中只有兩個工廠幾百名工人成功舉行了罷工。
抽調警察進華沙就導致許多城市的警力空虛,比如拉多姆市全市只有75名機動警察。
6月24日晨,拉多姆最大的工廠盧茨尼克金屬加工廠1000多名工人走出工廠大門,罷工且發動串聯。到
當天下午,拉多姆已經有2萬多工人上街,而全市人口只有15萬人。
其中4000多名罷工工人包圍拉多姆市波蘭工人黨黨委大樓,高喊”我們饑餓”、 “我們想要麵包和自由”、“打倒漲價”等口號,並高唱波蘭國歌。
拉多姆黨委第一書記雅努什 普羅科皮亞克到外面看望民眾,他剛說出第一句話”同志們”就被工人嗆 了回去:“你跟你的pzpr黨員才是同志,跟我們不是同志!”
普羅科皮亞克的衣服瞬間被扒光,黨委大樓也失守。
工人進入黨委大樓之後更加憤怒:
大樓裝修豪華,有電視機的房間,電視機全是中國的大彩電,而波蘭商店裡賣的電視機都是蘇聯貨!
在黨委大樓的食堂,工人們發現了一個儲著至少10噸肉的冷櫃,在一個房間裡還儲存著滿當當的香腸,目測也有好幾噸。工人翻查黨委大樓食堂的菜譜,發現黨委工作人員的食譜純肉為主,還經常
吃大牛排。
這下好了,整棟黨委大樓成了歡樂零元購現場,肉分走,電視機抱走,還有其他的好玩意也一起抱走。 普羅科皮亞克辦公室裡的土耳其地毯也被割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