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全國支援,全球支援

“薊運河大橋,是民國時建的”

是。”

“我們建國後沒有按抗震標準加固嗎”

“主席,加固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同車的抗震救援指揮部的一名副組長慚愧地低頭認錯。

7月29日,鄧主席的車隊從北京出發,前往唐山。

雖然現在參加抗震的有很多直升機,但直升機都忙得很,不適宜隨便調動用來裝中央視察隊伍。就算公路,昨天白天和晚上去唐山也是不合適的,因為昨天西南線也就是從唐山到北京的公路交通+

分緊張。

西南線公路的主要問題就出在薊運河公路橋。這座距離唐山四十公裡的公路橋在地震中斷了。當然,對此有準備預案的北京軍區舟橋部隊迅速在薊運河上架起了座浮橋,能通行主戰坦克的那種,

但是一座單行的浮橋要應付來往川流不息的抗震車隊還是太艱難了。

昨天下午六點那次7.4級餘震,浮橋還被震散了 次。浮橋的舟體最遠的一個漂流到下游150多米,全靠上面的兩名戰士(步兵,非專業工程兵)奮力將斷了的纜繩丟上案讓岸上接應人員抓住,這個

浮橋浮體才成功撈回。

但到7月29日上午,薊運河上就不是一座浮橋了 ,而是兩座。兩座浮橋修在被震斷的薊運河公路橋兩側,座上行,一座下行,自此西南線這條公路基本已經恢複運力。

鄧主席的車隊緩緩透過其中座浮橋,在橋上的時候從車窗向左看過去就能看見不遠處的薊運河公路橋,橋墩看上去是沒問題的,然而橋面整個坍塌了一塊,掉落河中。

這還是在1965年進行過抗震加固的公路橋。

車隊包括鄧主席的中巴之外還有若幹輛運載物資的卡車,這些卡車和物資到了唐山,被地震救援指揮部視為各地自發前來支援的車隊,納入救援指揮部的統調配。

大災大難之前,解放軍、武警部隊、專業救援隊、民兵預備役和醫療人員,全國各地專業、半專業、“”不專 業”的人和物資都在向唐山集中。

山東支援河北。章丘群農家漢子乘坐一輛輕卡、三輛正三輪趕赴災區做志願者。其中一名志願者是公路邊開路邊店的,他搬空了店裡的所有災區可能用得上的存貨: 38箱礦泉水、幾十箱其他飲

料、零食、針頭線腦,甚至還有兩百斤山東煎餅和三捆蔥。

羅漢

在各種卡車重卡集結的唐山抗震救災現場,這幾輛活跳跳的三蹦子以及坐在車鬥的18名巨大體型的山東大漢十分顯眼,他們不但送來了物資,還馬上就參加到了搶險救人的工作中,被稱為章丘十八

在許多城市的獻血點,排隊獻血的人們甚至將交通堵塞了。

現在指揮部也搞清楚了為什麼昨天下午到晚上血漿缺乏:地震發生後,按照預案從唐山周邊的4個血庫緊急空運血漿,其中沈陽的270萬毫升血漿由直升機運送到唐山途中,直升機一臺發動機故障,

單發的直升機迫降在農田中,飛行員和隨行的醫務 人員沒大礙,但血漿大部分損壞了。

唐山的醫療 血液儲存中心十分後悔直升機裝得太滿: 270萬毫升就是2.7噸,加上包裝、溫控系統,加上4名醫務人員,幾乎就是米8的最大搭載量。如果裝得少 點,直升機是可以靠1臺發動機繼續

平飛的。

7月29日,唐山的天空出現了4架巨大無比的直升機,身軀明顯比米8大圈,螺旋槳轉起來鋪天蓋地。

這是水利部向蘇聯購買的米6。為西南水利工程施工的需要,水利部在蘇聯訂購了5架。地震發生時這些直升機正在葛洲壩水利工程現場施工。聽到地震發生的訊息後,葛洲壩水利工程建設總部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