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if特別提款權,能多給點嗎

第五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 上審議透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最終稿當中的“實現小康”與11大二中全會上的”第二步目標”有幾個地方改動。

第一處改動,最終稿為”1974年的國民生産總值比1965年增加一倍,城鄉人民收入水平有明顯提高,東西部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得到初步扭轉”,11大二中全會上的此段話為“我們實現了1974年的!

國民生産總值比1965年增加一倍,大部分地區的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第二處改動是“在未來五年,國家將維持輕重工業全面發展,提供充足的城市就業崗位以支援城市化比率的提高,保持固定資産投資高速增長。”,11大二中全會上的此段話為”在未來五年,國家將維

持輕重工業全面發展,保持固定資産投資高速增長。

第三處改動是”鼓勵臺灣同胞回大陸探親、居住、投資、工作,促進海峽兩岸的經濟發展”。這是新加的,在11大二中全會的決議中沒有這段話。

第一處改動主要是弱化小康目標是實現了還是沒實現這個問題。按照1956年制定的目標實現小康其中一條標準是國民生産總值,1956年”八大” 上認為,1966年gdp翻倍, 稱為解決溫飽,再次基礎

上,gdp比1965年再增加倍,是為小康。但現在還沒到十年,1974年中國的國民生産總值就達到了1965年的五倍。

即使扣除人民幣彙率從5跳到4這個因素,1974年的gdp也是1965年的四倍。

這就讓原定的“70年代末實現小康社會&039;的這個目標看起來有可能在1975年就實現。

提前實現小康沒什麼不好的,但1975年的中國比1966年的中國更開放、 看得更多,對別的國家瞭解得也更多,因此也就有人覺得1956年定下的標準有些低了。

從自身角度來說的確是進步很快,但中國在進步,世界也在進步。

比如1960年美國的gdp是5433億美元,1970年 是1.07萬億美元,十年基本翻倍,1974年1.55萬億美元。

美國還不算發展速度最快的,在世界的主要經濟體中,發展速度比美國快的還有好幾個,比如日、德。在這個時代,如果你要想出頭,不是說“別人在走路,你在跑,於是你超過了別人”,實際上

得”別入在跑,你在沖刺跑”,你才能超過別入。

在過去10年,中國確實是在沖刺跑,因此在外人看來,的確是一步 步地在一 群跑步 運動員當中混出頭的過程。

按照1974年的gdp計算,中國大約相當於美國30的體量。和蘇聯相比不能用gdp,那就用工農業生産總值計算。1974年中國的工農業總産值大致相當於蘇聯的80多點,考慮到價格指數不同,甚

至可以認為中國的工農業總産值達到了蘇聯的90。

約翰尼斯維特芬注意到了中國的貿易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特別之處,而且也大致猜到了中國未來想走哪條路。不過他在與陳澐總理會談時,還是想從陳澐口中得到驗證。

“這個世界,和平與發展是主旋律,但在主旋律之外,並非沒有其他的聲音。我們希望透過合作與發展改變貧困落後的面貌,提高所有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但這個世界,要說它走向了永久和平,還為

時尚早。

陳澐並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

維特芬:“因此,中國認為應當在國際秩序的構建過程中,有更多的和平方面的保障”

陳澐:“基本可以理解為這個樣子。這不僅是中國的訴求,也是世界的需求。”

.....

“總理先生,中國在if當中出資的份額最近一年是持續 上升的,因此,根據&039;一 籃子貨幣’定值, 人民幣將從1975年10月1日起, 獲得if特別提款權。

陳澐:“我已經知道了。不過,才給我們5的權重,太低了。才給我們4. 4的配額,也太低了。”

維特芬:“..”

陳澐“1974年中國的gdp有4800億美元,點世界的9,也就是說,中國在世界經濟體量中點的權重9,而if的特別提款權至少應該對應這個權重。除此之外,if的規則當中,權重的大小還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