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羅波夫:“總書記同志,我有些話想說。嗯,最近各國1974年的經濟資料已經公佈了,對吧‘

1974年的世界經濟資料因為石油危機、美元貶值、馬剋日元人民幣升值等等么蛾子事而出現大幅度變動。

美國的gdp從1.43萬億美元升到1.55萬億,看起來是增長了大約8,但實際上美國經濟是負增長的。

好訊息是尼克松打算再舉債刺激經濟,加大公共基礎設施的投入(往 州際高速公路工程增加投資),並且基辛格也在密集聯絡中東産油國,遊說他們購買美國國債。如果油霸們肯把石油收入中暫時

用不完的錢拿來買國債,美國政府就可以多發點國債了。

第3、4、5名還是那仨老面孔,由於人民幣經過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終於升到了4: 1,所以1974年度中國第三,4880億美元,日本第四4796億,德國第五4453億。

不過這三國貨幣對美元的彙率應該能暫時穩定一段時間了。

第2名蘇聯的數字最為詭異。詭異在哪裡呢蘇聯1974年自報的工農業生産總值增長5,gdp增長...15, 7688億美元。

真是神奇的統計局。

不過這是對外公佈的資料,在克裡姆林宮裡面,蘇共中央主席團開會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怎麼回事。

就是統計標準“調整”了。

安德羅波夫:“即使按表面上的數字,中國也達到了我們的三分之二的生産力。其實還不止。現在世界上有4個國家鋼鐵産量超過億噸,美國和我們1.3億噸, 中國和日本1.1億噸。差距很小。其他的工

業品産量也大致如此。相比中國的經濟實力,中國負擔的責任卻越來越少。你們都還記得東南亞的事情吧

東南亞的事情就是前陣子緬甸、寮國出現的那些怪現象,這不是偶然時間,後面其實是蘇聯高層的安排。

基本的想法就是,越南戰爭結束後,要繼續在東南亞製造熱點,現在中南半島剩下的美國的勢力範圍就剩泰國了,那麼就應該在泰國的鄰國佈局,讓鄰讓國與泰國發生沖突。

除此之外,美軍在東南亞的橋頭堡菲律賓也是值得下手的地方。雖然菲律賓沒有陸上鄰國,但是菲律賓比日本窮,因此蘇聯認為還是有機會下手的。

但是,此前與中國溝通的時候,中國表示了消極態度。蘇聯就幹脆自己來搞,但在寮國挑起的邊境沖突剛開了個頭就被寮國自己收了回去一 這應該是受到了中國的提醒。

在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重新擔任首相之後,與西邊的泰國和東邊的越南都保持友好關系。

在緬甸的佈局則因為緬甸軍政府鬧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國很不高興,在中國發出制裁威脅之後,緬甸軍政府立刻猶豫起來。

現在正月還沒過完,奈溫竟然跑到北京訪問去了。根據北京的蘇聯大使館的訊息渠道,中國對奈溫政府提出的要求是展開國內族群對話,停止大規模對內用兵,和孟加拉國合作,和平解決羅興亞人

問題,和泰國和談解決邊境的克倫邦與泰國克倫族人的爭端。

據說奈溫對中國提出的這些條件真的在認真考慮,因為中國丟擲了中緬鐵路以及由中國投資在緬甸興建港口的大餅。

緬甸與泰國和解,這就與蘇聯的戰略背道而馳了。整個就是團和氣, 這不好。一團和氣還怎麼牽制美國啊。

但另一方面, 蘇聯似乎無法強行要求中國做什麼,除非出現中蘇盟約裡的蘇聯遭到入侵的情況,否則中國並沒有為呼應蘇聯而做軍事上的出兵義務。

中國的經濟總量大、經濟獨立性強,和任何一個國家的貿易都不是依賴性的。比如中國從蘇聯進口石油,但只進口一點點,輸入到新疆供西北地區用;再比如從蘇聯進口核潛艇的反應堆但那是因為

中國不想研製兩個系列型號的反應堆,那樣太花錢,中國自研的攻擊型核潛艇用的反應堆技術水平並不低。

甚至反過來,蘇聯現在離不開中國的地方越來越多。中國人總是能不斷地發明各種新奇的小玩意,這種發明不僅僅集中在輕工業消費品領域。在中國的電視機擺到全國各地的家庭餐廳的時候,蘇軍

的艦艇和飛機也裝著中國的綜合電子戰裝置、還有幾個型號的機載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