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長徵6第一次發射會如何

海南文昌。

1974年6月24日。

一枚30多米的長徵4 (不帶助推器,原版)運載火箭穩穩矗立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2號發射塔,燃料加註完畢,加註管路撤下後,火箭腰部隱隱冒出白煙。

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經過四年的建設,正式啟用。

航天發射中心陸地佔地面積2 .4萬畝,主要位於文昌縣龍樓鎮,由測試發射、測量控制、通訊、氣象、技術勤務保障等五大分部組成,其中技術勤務保障部下轄1個火箭運輸船專用碼頭和1個火箭燃料

運輸碼頭。

兩個碼頭間距有2000米,防止燃料運輸船在解除安裝燃料的時候booo波及正在解除安裝火箭的運輸船。

發射的。

現在已建成的有2個發射塔,1號發射塔可發射長徵6重型運載火箭,2號發射塔發射長徵24運載火箭。長徵24是3.4米直徑的運載火箭,在未來還是有許多中小型衛星應該是由這兩個系列的火箭

正在建造的還有號發射塔比1號發射塔更大,不僅用於發射長徵6重型運載火箭,還為將來的cbc構型火箭、巨型運載火箭預留了發射保障能力。

在發射塔(火箭發射工位)周圍的保障設施還有垂直總裝測試廠房、水平轉載測試廠房、航天器總裝測試廠房、0號測控站、航天器加註扣罩廠房、指揮控制中心,以及2個火箭殼體暫存庫房和3個衛

星航天器暫存庫房。

在地下則有如迷宮一樣的地下管道、隧道設施,用於儲存火箭發射所需的巨量燃料、氧化劑,透過長長的管道和泵系直連到發射塔加註進火箭裡。

錢學森: ”在文昌圍觀火箭發射的群眾,除了咱們中國的,第二多的就是越南人了。”

文昌建設總指揮老陳:“這是自然的,錢總,我們還在施工的3號和4號發射塔,就有越南的工程隊伍。

錢學森: ”我有印象,不過應該是越南人民軍的工程兵部隊吧“

老陳:“北越裁軍啦。這些部隊都整體複原啦,組成了工程建設公司。我們援越抗美時很熟悉這些部隊,很能幹,畢竟我們手把手教出來的,戰爭中搞各種軍事建設工程也得到了鍛煉。不過最重要的一點是,越南的工程建設公司特別便宜。”

錢學森:。...

北越的裁軍是從1974年1月開始的。但按理說不應該先裁工程兵團,越南還有戰後重建工作要做呢。

但另外一個問題擺在了越南的面前,那就是越南真窮得一點錢都沒有了。 把工程兵團轉業,組建工程建設公司,派到中國去接工程專案,這也是一一個創彙渠道。

對于越軍工程部隊計程車兵和軍官,轉業到公司幹也能有比較好的收入。比如一名工程兵的中士,掌握了基本建築技術的,在中國一個月能拿到120人民幣,但如果是在越南人民軍服役,他一個月的薪

水是21元人民幣,如果轉業之後在越南做建築工程,月薪50人民幣。

在北越的裁軍當中,除了工程部隊,作戰部隊當中也有一部分 兵員在中國比較吃香:搞無線電的,比如通訊、電子對抗等專業方向計程車兵和軍官。這些官兵大多接觸過無線電和半導體裝置,在雲南

廣西甚至廣州的科技企業,都比較容易找到工作。

在越南人進入中國找工作的同時,中國的公司在進入越南。

早在越戰沒打完的時候就有些公司先期進入北越了,日內瓦和平協約簽署,中資進入越南再來了波階躍式增長。除了北越,現在已有在南越試水的中國人了:現在南越大選結束,南方民族解放

陣線高票當選,下半年就要公投,反正南北越南就快要成為一個國家了。

雖然南北越南的這個統一方式有點兒像形婚,但南北進入和平時期是可以肯定的。

“蓋勒博士,你好。”

“錢博士,你好。”

約翰蓋勒與錢學森握手。

作為中美兩國民用航天合作的專案之一,nasa與sa (中國國家航天局)互派學者交流。現在王希季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約翰蓋勒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

約翰蓋勒:“這就是長徵4這就是傳說中世界上效能最優秀的3.4米直徑運載火箭真是太棒了,我剛才是第一次在這麼近的距離觀察它。”

錢學森:“其實它的原型是長徵2,結構稍作改進,再把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換成液氧煤油。我們都沒想到,鐵路運輸的寬度會成為中美蘇三國航天從業者十幾年來都撓頭不已的瓶頸問題。我們直到

這個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建設起來,才真正擺脫了&0.4米桎梏。

約翰蓋勒:。:唉,如果越南戰爭根本就沒有爆發,或許你們會更早地建設這個航天發射中心。”

錢學森:“這是很有可能的。”

約翰蓋勒:“如果沒有越南戰爭,nasa的經費或許會更加充足,不至於在阿波羅計劃第 次登月之後就開始被國會逐年削減經費。”

錢學森笑了:“看來我們之間達成了一個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