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越南戰爭的句號

1973年7月2日,瑞士日內瓦。

越南民主主義共和國特命全權代表黎德壽、越南共和國外交部長陳文林、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亨利基辛格。

中國外交部長黃華、蘇聯外交部長安德烈葛羅米柯。

這是《結束越南戰爭及恢複和平的協定》(日內瓦和平協約) 簽署現場。

經過五年的馬拉松談判,越南戰爭終於即將劃上一一個句號。雖然戰鬥不會馬上停息,但交戰的各方現在終於可以看到一個戰爭結束的準確日期了。

越南戰爭將在1年之後,1974年7月2日結束。

這絕對算是個好訊息。

“我們真傻,真的。我們只知道法國放棄了越南,沒想到越南誰去了都只能放....

在日內瓦和平協約簽署之前,美國的反思黨就在反思1954年法國退出越南之後美國為什麼要去接盤。

能說美國犯的錯誤是始於1965年,肯尼迪遇刺之後約翰遜昏了頭,悍然空襲北越嗎這肯定不是錯誤的根源。那麼,是1960年 起五角大樓逐漸讓美國空軍介入南越的戰鬥然後悄悄建設南越空軍基

也這也不是根源。根源就是愛國人走後自己不該去接盤。自從1955年, 美國的軍事顧問團開著吉普車荷槍實彈在西貢上岸,一切可能就都決定了。

對於北越一方,越南戰爭也並非輕松愉快。

北越的軍隊和老百姓很痛苦,越共中央中的大部分人,到了1972年,實際上也想結束戰爭。

黎筍”大越南民族”的理想、統越南的同時塑造一個武德充沛的越南的“理想”,都抵不過日複一日年複年的巨大傷亡。

1972年,北越對轄區內的基層進行了人口和資産調查,統計資料是北越人口1550萬人,人口出現了負增長。作為一一個不甚富裕、人口出生率一直很高的國家,人口負增長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戰爭

導致的傷亡太慘重了。

對於南越一方,政府大員和實力派各自為政,甚至在越戰戰場最緊急的那兩年,南越內部還在相互傾軋。到現在自然是各自找後路,潤泰國的潤菲律賓的潤美國的,能潤盡潤。當然,如果能弄到名

額,還是到美國避難最好。

對了,南越也做了人口抽樣調查統計,現在的人口是2050萬人,也是出現了負增長。南北越南這幾年其實都是在血泊中掙紮。

日內瓦和平協約的主要條款是:

1、越南南部將於7月3日正式停火。禁止將更多的軍事人員和軍事裝備引入越南南部。

越共正規軍、越共遊擊隊、南越軍隊、美軍各自呆在控制區內,之前各方打下了多少控制區就算多少,不能再不服氣繼續打了。各方軍隊即使跨區調動也不得穿越另一方的控制區。

停火期間,建立由加拿大、匈牙利、印度尼西亞和波蘭四國組成的“國際控制和監督委員會”,監督各方停火。

在這一條的文字中,北越也首次承認在南越有16個師共16萬人的越南人民軍在活動。而美國,根據此前數輪談判爭吵之後達成的共識,承認這些在南方的越南人民軍是合法的存在,是屬於南方民族

解放統陣線的武裝。

也就是說,在現在的南越,越南共和國國防軍、民解陣武裝,都是合法的武裝力量。

而美軍是即將非法的武裝力量。

2、建立由越共、南越政府和中立機構組成的“民族和解與協和全國委員會”,在越南南部組織實施自由選舉。

在自由選舉過程中,南越軍隊的現役軍官和退役軍官不得參加大選。與此對等;南解陣的軍官指揮員也不參加大選。這當然不會有什麼影響,南解陣除了正規軍和遊擊隊,還有根據地幹部,除此之

外還有統陣線的各種民主派別人士也是這個陣營之內的人選,甚至包括高臺教教主。

3、美國軍人在1974年7月2日之前全部撒出越南。

也就是給美國一年的時間撤軍。在這一年時間內, 美軍暫留在越南的不對接受四國監督委員會的監督,肯定不能主動進攻了,但是遭到攻擊的時候可以還手。

美軍要接受四國委員會的監督,這讓五角大樓不少將領氣得鼻子冒煙,不過這是國際慣例,只要你簽字停火,總得遵守一個停火監督組織的安排。

在撤軍過程中,南越政府和軍隊的要員,美國想帶走就帶走,反正就是發個政治避難文書的事,屬於美國自己的許可權之內,在日內瓦和平協約中就不另行規定了。

4、美國軍人從寮國和柬埔寨撤軍,全部撤出的期限也是1974年7月2日。

5、交換戰俘,60天之內雙方完成戰俘的交換。

6、美國負責掃除布設在北越沿海港口的水雷。

7、美國負責治癒戰爭創傷,向越南、寮國、柬埔寨提供財政援助。

寮國,川壙省農黑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