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天空實驗室(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115章,天空實驗室
美國科學界以及其他行業、領域對中國的研究以前一 直在進行,只是最近因為尼克松即將訪華,這種研究探討愈加熱烈了。
美國科學界現在感到非常困惑,原因是:
在現在的美國,基礎技術的研發,其實和中國有頗多的相似之處,也主要是由國家推動的。
美國政府部門、政府主持的基金會、美國軍方,可以總稱為“國家隊”。從二戰結束到七十年代,由國家隊“點題”,讓科研機構做題的科研專案,佔這一時期美國鼓搗出來的科技成果的60以上。
美國並不是覺得自己和中國的科技小組走了完全相反的方向,而是科學家們覺得美國在這個方向.上走得還不夠徹底。
甚至現在的美國就有與中國的科技小組非常相似的、幾乎是對位的國家隊機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二戰末期,基於雷達、vt引信、電子計算機、青黴素、曼哈頓工程等科研成果對戰爭的巨大影響,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主席萬尼瓦爾布什給羅斯福總統寫了一份報告:《科學, 永無止境的邊疆》。
這份報告的主要觀點是:
1、科學進步對於國家安全、人民生活和公共福利至關重要,甚至可能是關鍵因素;
2、基礎科技是應用技術的源泉;
3、科學需要保持相對的自主性和探索的自由,以免受政治和其他利益集團的幹擾;
4、聯邦政府應在不違反(3) 的前提下,承擔保持科學知識進步和培養新生科學力量的職責。
羅斯福和杜魯門都非常重視《科學,永無止境的邊疆》。1950年, 杜魯門簽字將二戰時期成立的國防部科研委員會改組為美國國家研究基金會,幾年後改名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 。
nsf沒有直屬科研機構,它是個基金會,負責給其他大學和科研機構發錢,用錢引導科研專案。
科技小組也沒有直屬科研機構。
nsf發錢的流程是由大學和科研機構申報,nsf經審核認為這個申報的專案有價值,就發錢。
中國的科 技小組則有兩種模式。其中一種模式與nsf完全相同,大學和科研機構申報審批機制。第二種模式則不是由大學和科研機構申報,而是科技小組看準了某個方向,召集國內的科學家集思廣
益琢磨如何進行技術突破。
為了在某個領域達到所預想的突破目標,科技小組能做的不僅包括發錢,還包括高校院系更改、調整機構,甚至拆分國企(其實這些都是科技小組向政治局書記處打報告之後才做到的)。
比如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這個美國也有,廣義上nsf資助的研究專案,原來的實驗室就可以改名叫國家實驗室,nsf在其中出資份額有時候只佔個位數的百分比。而在中國,科技小組有時
候會一片白地新建出一座國家實驗室來。
對中國的科技小組工作方式和流程的研究結果讓nsf的科學家們唏噓不已。
和中國”同行”相比,nsf能做的事情、手裡的權力太少了。
“從1960年到1970年,聯邦政府撥付的、用於科學研究的資金中,國防部佔用了51,nasa用掉了28,nsf僅僅獲得8.5的聯邦資金。”
“我們認為,這是一種不正常的比例。我們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是包括國防和航天在內的一切科學技術的源頭。
“看看中國吧!他們的科學技術小組有創造了什麼樣的成績,看看他們有多受重視!”
nsf的老大蓋福德史蒂弗在國會大聲疾呼。
參議員們不為所動:“史蒂弗主任,中國的“中央科學技術小組&039;我們並非沒有了解。它實質上是包含了美國的國防部、nasa、 nsf, 是三者合併的産物。這個小組中有一名元帥,負責國防技術的研究
方向;有錢學森博士,負責航天領域的高新技術;還有一個現在是諾獎熱門候選人的李強, 負責其他科技領域也就是你們nsf現在的研究範圍。
蓋福德史蒂弗:“在過去十年,nsf用只佔8.5的聯邦科研撥款,給出的科研成果佔聯邦財政支援的部門的30,或者說全美科技創新的18。我們的科研引導和領導效率比國防部和nasa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