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日本太猛了,我們甘拜下風(第2/3頁)
章節報錯
到目前為止還是這樣的現狀。
而尼克松需要與中國達成的共識,就是承認這種現狀,承認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現在中美的分歧就在這個地方。
美國認為,現在的狀況是臺灣島上的中華民國認為只有一一個中國,既然如此,那麼就美國注意到海峽兩岸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但如果有朝一日,臺灣島上的這個政權認為自己不代表中國了,那就
應隨臺灣自己的意思。
中方:你把“如果”後面的那句屁話劃掉。
美方:容我想想...
美國還在想,勃蘭特就先來了。
勃蘭特:“聯邦德國對中國與東德的經貿、科技、文化合作之繁榮感到欣慰。中國與東德的聯系改善了東德的經濟結構,提高了東德人民的生活水準,我們還注意到有大批東德人,其中大部分是高學
歷人才,現在在中國工作,聯邦德國對此是由衷地高興。
鄧主席:“西德本身也在每年向東德提供數量巨大的經濟援助,這方面你們做的和說的基本還是一致的。 只不過,中國與東德之間的經貿關系,自1969年以來, 向前走的步伐稍微放慢了。
勃蘭特:“主席先生,其實,以我個人的意見,中國可以不那麼在意蘇聯的意見,僅僅因為蘇聯把他們捆綁成了一個小集團,就放棄了本就是雙贏的進:步擴大合作的機會,這稍微有些遺憾。
鄧主席:“這我們和你們看問題、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在我們這裡,還必須考慮團結。無論此前有過什麼分歧甚至矛盾,團結仍然是要考慮的。”
勃蘭特在中國依次訪問了北京、青島、上海、沈陽。
這位因”華沙之跪而聞名的德國總理,剛上任時可是“抗蘇拒工”的鐵腕總理。他頒布了一系列相當激烈的法令,斬斷西德境內所有黨派團體與東德和蘇聯的聯系,不肯斷的就取締。從東德逃到西德的
人,勃蘭特也下令進行甄別審查,以挑出其中的史塔西安排的線人,這個申查法令在當時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
(然而勃蘭特最後卻是栽在了個未被甄別出來的東德間諜身上,被迫辭職,看來這項工作他完成得不大好)
在一番徹底整頓,幹掉了西德政治圈子所有對蘇聯有好感的人之後,勃蘭特這才開始與東德、波蘭、蘇聯改善關系,穿過鐵幕訪問波蘭,在紀念碑前下跪。這一系列行動是在向東歐國家示好,也是
宣示西德仍舊對整個東歐有重大的影響力。
那麼勃蘭特現在訪問中國的目的呢
在中國,勃蘭特提出了一個新想法:東方島”計劃。
西德增加對中國的投資,這部分投資由德國政府來負責找錢。
在中國投資興辦的産業,員工由西德、東德、中國人組成,但其中東德人應佔有比較高的比例。
東方島計劃起因是近年西德逐漸瞭解到了從東德去中國工作幾乎成了東德高學歷人口的潮流,而且這些德國人在中國的生活狀態很好。
在中國想幹啥就幹啥,可以罵史塔西,可以罵昂納克,可以罵蘇聯,可以奇裝異服,可以聽搖滾,工資數字上比在東德時低,但是實際購買力卻比在東德拿的工資高。
而且購物不用排隊。
與去西德相比呢,去中國又不需要翻柏林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