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高鐵前傳

“如果說什麼是1971年世界經濟最重大的事件,那顯然是佈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美元解除了與黃金的繫結關系,這將在全世界掀起一場風暴。”

“但在風暴捲起之前,1971年的最後幾個月國際金融與外彙市場反而顯得風平浪靜。”

“日本、德國、中國分別頂住了美國要求其貨幣升值的要求。其中日本差一點就投降了, 但最終日本首相還是說服了美國人,允許他們推遲半年執行日元的升值計劃。”

“但也就只能推遲半年了。半年之後,如果日本首相未能繼續求得寬限延期,那麼8元與美元的彙率將從06日元兌換1美元。”

“在日元升值之前,我們看到,1971年的世界各國gdp,日本的數字仍然是正常的增長區間內:全年gdp2421億美元,排名世界第四。

“世界gdp的前5名在1971年沒有發生變化。”

“美國第一,1.16萬億美元,比1970年 上漲約8。”

“蘇聯第二,蘇聯自己公佈的gdp數字是4301億美元,增長約5。”

“第三到第五名是德、日、中,分別為2466億美元、2421億美元和2410億美元。”

“德、日、中的貨幣幣值被低估了,這在國際金融圈似乎已是公認的事實。美國正在努力改變這一現象。

“如果美國的努力失敗,那麼美國有可能採用更為激烈的方法:讓自己的貨幣貶值,從而使得全世界所有的國家貨幣升值。”

1971年,德、日、中三國的經濟增長率都沒有那麼嚇人了,從1970年的三個20+回到了百分之十幾的水平。

但百分之十幾也是高速增長,這三國還是世界經濟的超速三兄弟。

對1972年世界經濟的預測,現在般認為德、日很可能還會是百分之十幾的增長率,但是中國可能是例外。

中國可能會再踩一腳油門。

德、日的經濟增長路徑很簡單:在世界貿易體系內,發揮自己工業的優勢專案,佔領西方貿易體系的市場。其中德國可能還有奧運經濟的因素: 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而中國既不缺世界貿易體系

內的角色,而且還有巨大的內部需求:

首先1971年是中國第四個五年計劃的最後一年, 很多國家投資專案按期結束,處於評估和除錯階段,而1972年是五五第一年, 大量國家專案在此時開工。

其次,1971年中國放寬了外資的準入條件,在這一年湧 入中國的外資,在1972年 會有大多數變成真實存在的經濟體。

至於其他的,公路鐵路交通、電力、城建等基礎建設,自然是每一年都在推進, 每一年的增長率都很高, 1971年如此, 1972年 也是如此。

在對中國經濟的預測中,甚至還提到了中國高校擴招帶來的經濟刺激效應。

在武漢、鄭州等城市,高校大建已經成了不能忽略的城市基礎建設增長因子。因此,在這些新高校的學生走出校門之前,對經濟就開始有拉動作用了。

總之,外界預測中國1972年的經濟增長率可能又會達到20,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三 如果日元沒有升值的話。

如果日元升值,那就會是世界第四。

彙率的波動就是這樣,自由彙率的國家,美元計算的gdp玩過山車是常態。官方固定彙率的國家也會有政策調整,國內沒有通脹通縮,但一個調整政策出臺,gdp就過山車了。

再說美元本身也不是100靠得住的,如果以美元計價,美元自己劇烈變動的時候,各國的gdp就會出現強烈波動。此時還不如用本國貨幣計算gdp來得靠譜。

...

巴黎。

法國國家鐵路公司、阿爾斯通公司聯辦的tgv總部。

今天tgv總部來了一個由亞洲面孔組成的代表團,中國鐵道部技術考察團。

“我們的tgv高速列車現在考慮的是使用燃氣輪機電力驅動,原型車已經在路上行駛了,這是我們與新幹線最大的不同之處。”

鐵道部副部長丁甘昆聽了阿爾斯通的總工程師德賽昂的介紹,腦子若有所思。

新幹線是現在世界唯一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不過現在的新幹線並不是後世300公裡小時的高速鐵路模樣,它的最大運營速度是200公裡小時,列車本身極速230公裡小時。

因為以目前的技術,電氣化鐵路以及動車大概230~250公裡小時就是上限。而法國人似乎覺得200公裡的運營速度有點慢了,在琢磨高鐵能不能開得更快一點, 所以才想到了燃氣輪機電力驅動的方法。

但是在來法國之前,在鐵道部和鐵道研究院的技術討論會議上,丁甘昆聽到專家們的意見是:燃氣輪機+電傳可能是一條點歪了的科技樹,因為它的牽引總功率沒法繼續提升。

燃氣輪機大概就是可以免去高鐵與線路上的供電線路的連線橋,但這並非不可逾越的技術障礙。當技術突然發生突破,電橋能在300公裡小時甚至更高的速度下穩定供電時,每節車廂都帶動力、火

車頭只管駕駛操縱的動車組就會成為高鐵未來的發展方向。

丁甘昆:“我們能去試車場看看你們的燃氣輪機電力驅動高鐵嗎&039;

在巴黎郊外的試驗線路,j甘昆看到了tgv001,法國tgv高鐵專案的首款原型動車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