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不感謝國家的運動員

1970年12月20日,曼谷。

蘇帕查拉賽體育場。

“一片絢爛與繁華的盛宴過後,1970年 曼谷亞運會所有比賽專案全部落下帷幕。”

“在蘇帕查拉賽體育場, 場濃鬱的泰民族特色的閉幕式表演結束後,泰王普密蓬宣佈本屆亞運會圓滿閉幕。“

“亞奧理事會會旗徐徐降落,燃燒了15天的亞運聖火緩緩熄滅。”

“現在,曼谷市長巴頌、北京市長ood走上主席臺,巴頌將代表亞運會主辦權的鑰匙交給了吳德。”

“四年之後,我們北京見。

第六屆亞運會,曼谷亞運會。

第五屆亞運會也在曼谷舉行,曼谷成為絕無僅有的連續舉辦兩屆亞運會的城市。

第六屆亞運會本來定的舉辦城市是漢城,但在1969年,韓國因政府內部不穩以及朝鮮特種襲擊等等原因,自認為無法舉辦亞運會,向亞奧理事會提出放棄此次亞運會舉辦權。

其實中國幾年前提出過申辦第六屆亞運會,在投票階段進入過最後輪,但不知啥原因差兩票被韓國搶走了舉辦權。結果倒好,韓國四年前把舉辦權搶了過來,現在他又說不辦了。

中國很生氣,亞奧理事會也很生氣。但事已至此,都1969年了, 臨時更換舉辦地的話,中國是來不及的,唯有舉辦過上一屆亞運會的曼谷可以在年之內整理整理現有的體育場館再來一屆。

因此亞奧理事會決定還是讓曼谷再舉辦一屆。 至於中國,1974年中國繼續申辦的話,在亞奧理事會那裡應該肯定沒啥懸唸了。

在曼谷那邊,即便有1966年亞運會過後的閑置體育場館可以出面救急,但要動員起來再辦一屆亞運會也是不容易的事。最主要的是缺錢。

亞奧理事會緊急求助各會員國,能不能湊點份子錢,中國和日本表示,我倆可以各出一半的錢。

但中國提出的條件是:

那個,本屆亞運會能不能搞點小小的生意性質的活動,比如設定比賽的贊助商啊、體育運動隊的品牌贊助啊,電視轉播的競拍銷售啊、比賽場館空白區域的廣告啊,等等等等。

總之一句話:這屆亞運會能不能搞點兒商業化

這個想法過於超前,不,應該說是,在1969年這完全違背 了國際奧運會的規定!

亞奧理事會是國際奧委會的分支機構啊!現在的奧運會的兩大原則就是非商業化和非職業化啊!這不但是原則,而且是顧拜旦確認下來的“奧林匹克精神”的一部分啊!

可是中國雖然對亞奧理事會十分同情,但在商業化這一塊的態度十分堅決。 亞奧理事會轉而問日本,能不能把商業化的事先收起來

日本也回答:你們這一屆還是商業化了吧, 商業化了,錢就有了;不搞商業化,錢我就不出了。

亞奧理事會都快哭了,你們兩國串通好了是吧。

中國、日本:對。

化。

鑒於中國和日本態度高度 致,亞奧理事會不得不做出了違背祖訓的決定。在向國際奧委會彙報之後,國際奧委會看曼谷亞運會除了這一招也實在沒有其他找錢的轍了,特許本屆亞運會“試行“商業

於是廣義奧委會旗下的大型運動會商業化提前了7年出現了。

告。

曼谷的第六屆亞運會成了中國和日本企業品牌的展示平臺,在體育場的邊欄,牡丹牌電視機與日立冰箱各站半壁江山,豐田小皮卡把自己的小廣告刷到了馬拉松賽場,當然還有無孔不入的計算機廣

曼谷亞運會首次實現了全亞洲通訊衛星實況轉播比賽畫面,而且是彩色電視畫面。定位在赤道上空的中國亞太直播衛星承擔了此次亞運會所有的比賽轉播工作,覆蓋亞洲80的地區和95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