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光纖不是啥黑科技(第2/3頁)
章節報錯
“什麼建議我們投的第一個專案, 養豬場‘
“我們來中國養豬是嗎&039;
勵正投資的分析員看到第一份資料就想扔。 ..又撿回來了。
別小看養豬場,如果趕上波行情,投資的年回報可不少。當然,如果趕上某些倒黴事,也會虧本。
“第二個專案,玻璃增強材料,種高強纖維。frp這不原來是格裡森的專利最多嗎”
分析員的疑問在資料袋裡找到了解釋。這一箱子資料有半箱是專利說明文件,格裡森專利已經被覆蓋了,或者說已經出現了比他們的更強、更好用的增強材料。
中國鼓搗出來的增強纖維還分成四類,第一類是汽車玻璃,第二類是高溫工業裝置觀察窗,第三類是冷卻塔之類的腐蝕環境裝置觀察窗用,此外還有玻璃鋼門窗。
不僅有技術,中國這邊還有一個小規模的高強玻璃生産廠,當然也包括了玻璃增強材料車間。
這個特種玻璃廠現在大部分是供軍用的。不過,如果勵正投資集團申請,那麼可以組隊去玻璃廠參觀生産線的某些部分以及體驗玻璃成品。
其實參觀生産線全部部分也可以,專利說明文件裡面所有的地方都有描述。如果從投資人的角度,其實只要能看到這個小廠的玻璃成品,就可以放心。
仔細算來,在勵正拿到的11個專案資料裡面,養豬場之類的“低技術含量”專案只有3個,其餘8個,基本上都是在中國之外的地方拿不到全套技術的。
在過去幾年,勵正滿世界尋找投資機會,在歐洲、日本、美國有團隊,在亞非拉的新獨立國家也有團隊。
來中國考察之後的感覺,中國的投資機會更類似於...美國
多數以新技術為導向,專案的盈利上限極高,當然下限也很低。投資出去,如果切正常,那麼它或者填補産業空白,或者顛覆一個原有的産業模式。如果不正常,出了什麼黑天鵝事件,投資打水
漂。
相比之下,在亞非拉的新獨立國家的投資專案,大多是開採某片森林、開發某個礦山,或者依託當地的産出辦一些勞動密集型的加工企業(血汗工廠)之類的。在這個國家修一座水利工程樞紐都
算“有技術含量”了。
“什麼光纖這就是傳說中的光纖
剛才的frp纖維增強玻璃已經讓勵正投資團隊吃驚了,當資料中出現”光纖拉制工廠“的專案的時候,勵正團隊所有專業小組的人都停下了活兒,圍到半導體機電分析員那兒看熱鬧。
光纖,用玻璃絲作為載體,鐳射在玻璃絲裡面傳遞,然後讓鐳射帶資訊,就能實現高速資料傳輸。
鐳射其實也就十一年前發明的,但是鐳射産業在美國和中國發展得很快,各種鐳射的應用領域雨後春筍搬冒出來,勵正以前就知道了。
光纖是鐳射發明後出現的一種新構想,中國的幾家科研單位,還有國際電話電報公司(tt) 的高琨都從固體物理學和量子力學的角度對光纖傳導原理做過闡述,這些都是1965年左右發生的事情
了。
再然後,1969年,中國宣佈第一條光纖通訊 實驗通道完成。
全世界: ! !
1970年,在全世界一副不相信 人生的表情中,中國的光纖通訊試驗通道對外做了公開展示。
再然後,1971年10月,勵正投資拿到了中國發布的光纖工廠的引資專案書。
這個專案書簡明扼要,大致意思是:
拿出5億美元,在廣州建設一個包含4座20米拉制塔的光纖工廠,4年之後,達到年産20萬公裡多模光纖的産能,一口吃掉全球50的通訊電纜市場!
等一下,什麼是拉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