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蔡倫工程(第2/3頁)
章節報錯
黃森:“是的,有了第一本就有第二本,然後是成千上萬本,我們可以把整個圖書館,甚至人類有史以來出版過的所有書籍,都製作成一個數字圖書館,而中文,肯定是第一個步 入數字化的語言體
李強:“黃社長,不僅是我們可以把已出版過的所有書記變成數字資源,計算機和數字儲存技術還會徹底墊付出版行業甚至知識體系。您有沒有想過,未來或許出版一本書, 有可能不需要紙張和油
墨,也不需要印刷廣
黃森:“啊,這....
黃森沉思了起來,過會兒突然蹦出一句話:“給作者的版稅怎麼辦”
李強笑了:“這是一個好問題,以後我們可以仔細思考稿費該怎麼辦’。”
蔣築英咳嗽了一下:“翻版或者盜版書以後會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黃森“我想的不是這樣,我是想,這一個硬碟很貴,是吧,幾千塊錢,當然這是高檔貨,什麼企業級硬碟。可就算普通硬碟也要一千多, 裝一百多本書平均起來倒也還行,可賣硬碟書,坐著的版稅
打進硬碟售價裡面,這不太好打。
蔣築英:“黃社長,....用計算機上過網嗎
黃森: ”我聽說過,可還沒學會呢,計算機也是最近兩個月才瞭解的。
蔣築英:“現在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發展速度太快,有時候很多計算機從業人員都跟不上新變化,所以出版和數字化資料的這個領域,現在也無法下一個定論,因為技術隨時都在變化。或許以後一一個能
裝一本書的儲存器只要幾塊錢,或者根本不要錢。有時候,我們恐怕得考慮,當儲存載體幾乎不要錢的時候,如何遏制盜版和翻版。
黃森:“那糟了,我這個學文科的五十歲的中老年人,是不是沒法跟上時代了
李強:“沒那麼誇張,你看我都六十多了呢。
中文字符集和中文輸入輸入系統的出現,在目前已經用上計算機網路系統的中國政務、教育系統,也引起了另 場震動。
對於幹部們來說,變化就是 終於可以不用看滿螢幕的字母了。
以前顯示不了漢字,就全是拼音、拼音縮寫、英俄文及其字母縮寫。搞得不少只學過小學的老幹部,都被逼得學懂了漢語拼音,甚至有的老幹部還會幾個英文單詞。
“蔡倫工程”(古騰堡計劃)也是基於zk字型檔,在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啟動之後,首先加入這個工程的是國家圖書館,國圖已經行動起來,準備了20名打字員,準備逐步把國家圖書館的典籍電子化。
這20名打字員還挺貴,因為國圖打算數字化的第一批書籍都是古籍,所以,這些打字員都是要有文史功底的,對著古籍看,他能看懂古文中稀奇古怪的異體字,並且幾乎無錯誤地輸入進去。此外,
還要懂計算機。
蔡倫工程還是個對全球公開的書籍數字化計劃。
在西方國家,這個工程的公佈倒是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不就是啪啦啪啦輸入堆字嘛。現在在美國,早就有閑得無聊的學生手打輸入各種小說,存在軟盤裡到處擴散了。
但在東亞這幾個國家,震動就很大了。
由於越南正在打仗,中國義務幫越南加入了這個工程。古越南宮廷的史料被翻了出來,用gbzk32082的喃字輸 入為數字化文件。
因為喃字在以前流傳範圍就很窄,加上法國殖民政府推行拉丁化的越南拼音文字已經很久了,現在的越南,無論南北,都沒幾個懂喃字的,把史料翻出來錄入的過程,就成了喃字“複活的過程。
在日本,中國計算機以及搭配的zk字型檔引起了另一場震動。
原來片假名、平假名以及日文漢字,都是可以輸入計算機並顯示出來的!
日本很快就有公司啟動了自己的日文字符集的研製。gb zk6377又全是簡中,還是開發一個日本自己的字符集吧。
開發著開發著日本人又發現了另一一個問題:字符集,得相容作業系統。
...
“咱們天津都出液晶電視、液晶顯示器了,這東西明明就是未來嘛。可我們呢,還得改進映象管。我感覺自己在夕陽行業做事啊。”
天津消費電子實驗室,南開畢業剛入職的小劉進入了映象管工作室,加入了新一代映象管研製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