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模仿罷工

“美國在臺灣問題方面的態度是長期一致的。臺灣,也就是中華民國,應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展開高層次的談判,從而實現雙方真正的和平。”

美國國務卿迪安臘斯克說。

人在波恩,臘斯克訪西德來是來建(bi) 議(po) 西德盡快讓馬克升值的,可在面對記者的時候,沒過三個問題,就有記者問起了美國的對臺政策。

“去年,兩岸的兩個同源的社團和政黨分別代表兩岸在香港舉行了秘密會談,這次會談具有歷史性的意義,它是在我們的促使下舉行的。這充分證明瞭美國在臺灣問題方面持有的和平立場。”

臘斯克說這番話之前,在去年底,周董會談的訊息逐漸向公眾披露了。

美國促使的.. .這某種程度上他說的也沒錯,大陸方面一直擺明瞭立場,你隨時可以來談,只是常凱申不願意。而美國做的事是讓常凱申願意,這確實就解決了其中的關鍵問題。

記者:“國務卿先生,我們都已經瞭解了那次會談的情況。只是,周董會談距現在已經有一年了, 在首次接觸之後一年雙方再無接近的動作,是否證明兩岸的和平程序又暫時剎車了”

臘斯克:“和平程序不會停止或者剎車,只有暫時性的發展緩慢。我們應該給雙方多點時間。或許我們可以期待兩岸關系突然有一個魔術般的變化。”

記者:“魔術般的變化會是什麼樣的事件而引起呢是美國加大了對和平程序的督促力度嗎”

臘斯克: ”這個,我們只需期待就可以。”

美國最近在與民國進行的外交接觸中,確實對海峽兩岸的問題表示了“關注“,美國的希望就是海峽兩岸的關系能更緩和,事實上停火了,可以,好事,但最好連互為假想敵都不要有。

美國希望海峽兩岸和平,是因為越南牽扯了太多的兵力、財力和精力。

越南戰爭打到現在,1970年底, 美國盤點自己全球的兵力部署,發現在東亞已經出現了一個可怕的局面:

如果臺灣海峽爆發區域性戰爭,大陸進攻臺灣,美國很可能沒有足夠的力量阻止。

在越南派了55萬軍隊,因此駐日韓的美軍地面部隊削掉了50,空軍部隊削掉了35,都調到越南打越共了。

海軍方面,第七艦隊要派大量軍艦在南越周邊活動,以至於在臺灣周邊和西太平洋其他地區的戰備巡航都減少了。

駐日韓的那些美軍地面部隊其實也就是美軍預想的臺灣一旦有 事,用來投放到臺灣島執行協防的部隊。削掉了50之後,剩下那一點兵力應該是不夠了。

不僅是兵力少了50,在這裡的美軍官兵還有相當部分是在越南度過了12個月地獄生活的,他們按照合同,是不應該再被派遣到另一一個海外戰場打仗的仗。你說這樣的部隊,如果臺海打起來,你是

硬派過去呢,還是不派。

不過,美國也沒有加重語氣或者用新的更強的手段逼迫臺灣與大陸盡快開啟更高層次的會談。

方面是常凱申態度死硬,另一方面是大陸提出的臺海和平主張與美國的還存在分歧。

。大陸的主 張是隻要臺灣不出現“四種情況”,大陸不動武。美國現在的主張幾經更改,最新版的態度是“無論如何臺海都不能動武”,“美國當然反對臺灣擁有核武器,剛剛阻止了臺灣啟動核武器研製的計

劃””,但是“美國注意到海峽兩岸的政權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

這要摳字眼來讀,是“美國注意到兩岸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 而不是“美國認為只有個中國”。

美國的官方語句肯定得這麼說,因為臺灣一直算是美國定義的“自由世界”陣營。

“國務卿先生,波蘭副總理科喬雷克、

內務部長斯維塔拉因&039;十二月罷工流血事件而辭職,波蘭當局和蘇聯喉舌媒體都在暗示是西方策劃了這次騷亂,甚至將勃蘭特總理在華沙的下跪舉動定義為西方的

刻意撩撥離間,

請問美國對此有何看法

話題又跳回了歐洲東歐,德國記者的思維跳躍度真是大。臘斯克回答道:“據我所知,美國並未對波蘭的罷工活動做出安排或者指揮。勃蘭特總理在華沙的活動也完全是他作為德國總理的職務舉動,

同樣不是美國安排的。另外我引用一個源自波蘭的調查資料,那就是參加罷工的波蘭工人,尤其是其組織者,沒有一個是猶太人

記者:“我們注意到美國最近表態了對波蘭團結工會罷工活動的聲援,請問除了聲援之外,美國是否還有實質性的支援行動”

臘斯克:“我還是需要強調,美國並未對波蘭的罷工發起起到任何的指揮策劃作用,這完全是工人的自發行為。美國對罷工活動的聲援,主要是事件之後波蘭逮捕了3000名罷工工人,是我國的人權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