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美國大選

常凱申及即使與民國的行政院長、與自己的兒子私下談話,也是說一半留一半的。嚴家塗可能是為了寬慰常凱申,在他面前說“中蘇分裂重大利好”,常凱申聽到之後搖搖頭,內心否定了嚴家塗這番話,但並不直接說出來。回過頭來,他吩吋常經國趕緊以國防部長的名義訪美,要援助。美式裝備可不是到貨就能馬上形成戰鬥力,現在不要,以後要用的時候就來不及了。哪是什麼重大利好,利空倒是很有可能。只是這句話常凱申實在說不出口。外部的宣傳文稿與高層內部討論時所說經常是大相徑庭,常凱申和他的班子討論時如此,在莫斯科的世界共産黨大會上也如此。在莫斯科大會正式開講的第一天,勃列日涅夫做了一個長達3小時25分的講話,講稿有半寸厚。勃列日涅夫的講話主要意思是:1、和平與發展是世界的主流,蘇聯要和美國一起開啟核裁軍談判,並且第一階段的目標和美國一致,也就是控制核彈頭的總數,和美國對等裁減核武器。而且,蘇聯不反對與美國締結禁止核武器、

化學武器和細菌武器的條約;

2、蘇聯還原則上支援結束各種軍備競賽;主要由大國締結削減軍費開支的協議;3、,但在和平發展的主旋律下,存在著一些挑戰與危機,主要是資本主義世界對社會主義陣營的暗中顛覆。為了阻止這種顛覆,保衛社會主義革命的成果,蘇聯必須出手維護社會主義國家的國家制

度,這是高於傳統的國家主權的使命。

4、保衛社會主義國家革命的成果不意味看蘇聯反對改革,實際上蘇聯在改革,捷克斯洛伐克以後也會持續改革,在不顛覆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社會主義國家應透過不斷的自我改革,完善社會主義。

5、世界各地的共産黨,必須堅定自己解放全人類的信念,這是共産主義的最高理想。但在當前的目標是更徹底地清算殖民主義思潮,清算種族隔離和種族主義思潮。反正說的都是沒啥毛病的話。莫斯科的世界共産黨大會會場可以說相當沉悶。悶

不是說北京相比他們多了一群跳來跳去的物理學家,大家一起段子逗趣,而是說會議的正式日程上,各國共産黨都表現得相當沉悶。北京的大會是報告講述1小時、討論2小時的時間比例,莫斯科是講述3小時、討論半小時。由於莫斯科和北京的會期幾乎重合,勃列日涅夫在11月11日的講話的主要精神刊登在《真理報》上,13日也傳到了北京。在北京,早就熟悉蘇聯套路的黨派代表就直接說了真相:勃列日涅夫照稿子唸的講話,最後實際上落實的都不是那麼回事,都會悄悄“變通”。比如當面講的是“有限主權論”,但在和東德、波蘭等國開小會的時候,勃列日涅夫私下保證捷克斯洛伐克的事是特殊情況僅此一次。當然烏布裡希、哥穆爾卡等人也識相地表示,他們國家不會像捷克

斯洛伐克那樣改革。

而涉及到改革,勃列日涅夫講稿中說社會主義國家會改革,持續的改革,落到實處就變成了“有限的改良”。反正改良改革,只是用詞語氣強弱的區別。討論蘇聯當然是北京會議必須有的議程,這也是北京開此會的主要目的之一。主席和中央和各國黨派代表一起,對蘇聯行為做從裡到外的分析,最後大多數的意見是:蘇聯對“國家安全”的理解大部分停留在沙皇時代。蘇聯所能理解的國家安全,就是在自己疆土之外牢牢控制一圈衛星國,不許這些衛星國與對手緩和。蘇聯對社會制度的變革存在恐懼,這不是蘇聯人民恐懼變革,而是官僚和軍事集團恐懼變革。

美國。1968年11月。全國各地。“舞弊!舞弊!”“尼克松是大騙子!”“約翰遜是作弊者!“你才作弊呢!”“咪~~~~~””嘩啦~~~~~”“重新計票!!”重新計票!”噠噠噠...

大家可能都忘了關注另一件事了:1968年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的約翰遜漢弗萊搭檔,林登約翰遜要再拿下4年任期。共和黨的尼克松斯皮羅阿格紐搭檔和約翰遜競爭。除了驢和象,1968年的大選還有第三人:獨立選舉人喬治華萊士。雙方的選戰打成一團亂麻。約翰遜繼承了一部分肯尼迪在世時的聲譽,在約翰遜任上他又繼續推出兩部民權法案,擴大民選制度覆蓋範圍,而且提升了黑人人權,這是他的加分項。但是,約翰遜任

上越南戰爭擴大化,軍費耗資巨大,美軍傷亡慘重,這是他的減分項。

但在1968年下半年確實有一個轉機:越南戰爭看起來要進入尾聲了。而尼克松方面,首先的理由就是民主黨已經連續在臺上呆了8年了,該換一換了。尼克松提出的施政綱領是經過共和黨上下精心包裝過的,包括對企業減稅、加大政府建設投資增加工作崗位、越南戰爭越南化、強化美臺關系等等。11月4日大選開票,11月6日,選舉委員會宣佈:由於在4個州尼克松與約翰遜之間的得票差距過小,因此選舉結果暫緩公佈,要等11月16日,4州重新計票結束之後才能知道。現在選票還在重新統計呢,約翰遜和尼克松的支持者就在街上對罵而且互相動手動腳了。由於美國大選進行得太激烈,甚至約翰遜都沒在第一時間關注莫斯科和北京的世界共産黨大會。“華萊士,華萊士!可惡的華萊士!”林登約翰遜念念不忘華萊士“如果不是華萊士吸走了我們民主黨的選票,我在那4個州根本就不用重新計票!”休伯特漢弗萊:“我們該在6月份就說服華萊士不要參選的,結果他非要去體驗。”約翰遜:“得票現在是多少了?”“42.7對42.4,我們是42.7。”

約翰遜:“0.3個百分點,夠嗎?”幕僚:“還不足以致勝,但這是一個良好的預兆。”迪安臘斯克:“總統先生,五角大樓又發出預警了,說從北方有小規模的人員透過胡志明小道滲透到南方。”約翰遜:“讓五角大樓自己處理。”“可是您已經暫停對北越的轟炸了。”約翰遜:“那他們不會炸寮國麼!”臘斯克:“巴黎和會12月就要召開,這時候對寮國進行高強度空襲嗎?”約翰遜:“他們可以用稍微低一點的強度,稍微低一點。”一頭霧水的美軍不知道什麼是稍微低一點的強度,幹脆就再來了一次百機大轟炸。臘斯克:“總統先生,喬治凱南說他和幾個教授想找您談談。”“喬治凱南?“正忙得不可開交的約翰遜聽到這個名字也不由得停了一下手中的工作,喬治凱南可是冷戰的預言家、知名的冷戰戰略家。“我也非常願意和凱南教授談談,”約翰遜說,“可是大選重新計票,大選團隊忙成一團,哎真的非常令人秋心。凱南教授能先和白宮辦公廳,和我的幕僚們談談嗎?我可能要稍後幾個星期才有空。”

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約翰遜沒空,只有白宮辦公廳的秘書們有空,因此白宮辦公廳主任幕僚長)馬文沃森代約翰遜去見喬治凱南。“沃森主任,如果再遲疑下去,美國可能會錯過一個戰略機會!”喬治凱南一見面就對馬文沃森說。馬文沃森:“什麼戰略機會?因為中國和蘇聯出現的分歧嗎?”“是的。”

馬文沃森:“如何利用?喬治凱南:“將中國集團與蘇聯集團區分開來,向中國集團示好,集中精力對付蘇聯集團。”馬文沃森:“也就是,專注於歐洲。可是亞洲怎麼辦?越南怎麼辦?如果說要把中國集團與蘇聯集團區分開來,那麼在越南就出現了一個明顯的悖論:北越,他是由中國和蘇聯共同支援的,我們都分

不清北越到底是屬於中國集團還是蘇聯集團。

喬治凱南:“很明晰的區分方式,參加或者其黨內一號人物參加莫斯科世界共産黨大會的,屬於蘇聯集團,參加北京世界共産黨大會的,屬於中國集團。北越的一號領導人胡志明現在在北京,因此,北越屬於中國集團。我們在巴黎和會中滿足北越的要求,結束越南戰爭。我是說立刻、馬上結束,而不是逐漸收尾最後以勝利者的姿態離開。

馬文沃森面露難色:“戰爭馬上就要贏了,過去三年,我們從大規模反遊擊戰和大規模空襲,逐漸打成了小規模反遊擊戰和間斷式空襲,從月陣亡一千多人到現在月陣亡一百人,五角大樓說了,再經過半年左右的零星作戰行動,戰爭便可在1969年年中結束。

喬治凱南輕輕冷笑一聲:“真的嗎?在1950年和1951年,五角大樓是怎麼預判朝鮮戰事走向的?”馬文沃森:“不管這次是不是預判對了,可人們都是這樣相信的。而且,凱南教授,除了越南,還有臺灣呢!”喬治凱南:“丟了它。中國和臺灣現在沒有進入瀕臨戰爭的狀態,我相信以後也不會。實際上,美國不但應該丟掉保衛臺灣的義務,而應該反過來敦促常凱申舉行兩岸和談。我當然知道常凱申不願

意,可我們會讓他願意的。

馬文沃森:“這可就更難了,中華民國的國防部長,常凱申的兒子常經國,已經申請訪美,現在飛機已經到了夏威夷經停。”

常經國說訪美就訪美,父親讓他去一趟美國,他第二天就與美國的駐臺大使聯絡,白宮那邊也是秒批。“這就是出現在臺灣海峽的中共新式戰鬥機。”常經國會見美國國防部長克拉克克利福德,麥克納馬拉已經在7月份辭職了。克拉克克利福德看見了一張模糊的照片,大概偵察機是從幾公裡外用長焦鏡頭拍攝的。“蘇15?”常經國:“似乎是中國自行研製的。我們的f104與他們在空中遙相會面,我們發現中共的戰鬥機各項效能都已經優於f104。”克利福德“嗯.”

常經國:“我們請求美方將f4c或者f4e戰鬥機加入新一批援助計劃,只有f4才能對抗中共的新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