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真理報有話要說

吉米道爾森選擇了合作。作為一名cia的特工,在身份暴露之後吉米道爾森有以下幾種可能:第一是被抓、吃牢飯,或者等美國也抓到了中國間諜相互交換,或者牢底坐穿十年八年後出來。但吉米道爾森相信自己不會吃牢飯,因為中國國安部是上門來和噶地與他約談”而不是直接上。此外吉米道爾森心裡也是有底的:來中國這五個多月他就沒作過案,沒有現行罪名判不了,至少不

會被判重刑。

第二是迅速離開中國。或者在中國反應過來之前以合法途徑買張機票閃離,或者偷偷逃出中國,回cia彙報。這樣cia就知道吉米道爾森身份暴露了,會再派一名特工偽裝身份進入中國,繼續吉米道爾森無法完成的使命。<101nove.ia的任務就可以繼續下去,不至於中道崩,吉米道爾森對得起組織了,但對不起他自己一一薪酬補貼減少了,職業記錄也會被記上一筆“在中國呆了5個月,身份暴露”。第三是和中方合作,賴在上海,假裝沒有暴露。但是和中方合作?吉米道爾森最怕的是讓他當雙面間謀....“我們沒有興趣透過你的渠道反探中情局的情報。但是,我們還是想和你談談合談作的。”“我們知道你是1949年以來cia首個派往中國大陸的特工。今後cia很可能繼續向中國派駐特工,而且有可能是圍繞你而建立間諜網的。如果有這樣的派過來配合你工作的特工,你在第一時間通報我

們;如果新派來的特工是另外的單線,不與你發生聯系,那就算了,我們自己查。

吉米道爾森:“成交。”活動在中方的監控之下,向cia發回的情報經過審閱,大部分不痛不癢,或者為了維持kpi發一些過段時間就會公開的資訊。這不算雙面間諜。雙面間諜那就是再經過各種運作,過兩年讓道爾森調回

美國工作成為棋子,這生活就比較驚險刺激了。

讓國安部宅異的是,吉米道爾森雖然掩護的身份是機械工程師,但其實他既不是工程師,也不是學機械的。

“喬治城大學法律系碩士,國際金融法方向。”國安部:“你們中情局做事情就這麼糙?你看,怪不得你在杜邦公司,來中國這五個月都是遊手好閑。”一一中國同事都發現這位吉米道爾森不太對勁,這也是國安找上門來的旁證證據之一。吉米道爾森攤手“我正在學習機械原理..”國安部:“杜邦公司肯定是有人打過招呼了,你在杜邦上海公司無論幹不幹活,杜邦都得留你在這兒。所以,道爾森先生,被打招呼的是杜邦的哪位高層?”

“1967年,中國國民生産總值為6035億人民幣1207億美元)。”“1967年,全球133個經濟體gdp總量合計為25420.90億美元,美國gdp總量為874.10。全球gdp前十強依次是:美國、蘇聯、西德、日本、中國不含港臺)、

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印度。

1967年的經濟資料出來了。1964年中國還是805億美元,1967年變成了1207億,增長了差不多50,年均增長率15。不過其實是1966年國家統計局重新做了一次資料調整,以前未被統計進入gdp資料的一些産業和經濟活動被統計進去了。按照新資料調整回溯重新修訂的話,1964年的gdp不是805億美元而是841

億美元。

不過,即使統一按照重新修訂後的統計標準,這三年經濟增長率依然達到了12.6。速度很快嗎..….二般般吧。1964年,以900億的gdp吊在中國前頭1名的日本,1967年的gdp是1273億美元,還是跑在中國前頭。西德以1278億美元微弱優勢壓日本一點點,世界老二蘇聯,英國給出

的估測資料是3000億美元。

在中國後面跟著的兩位也跟得很緊:法國1189億美元,英國1131億美元。但考慮到過去三年中國嗖嗖地把這倆列強給超了過去,現在一般認為英法可能沒希望再度反超中國了。這就是1967年的世界經濟,它大致也反映了這幾個國家的國力,那就是經濟上“兩超五強”,綜合國力是美蘇“上兩常”,中英法“下三常”,西德和日本兩個二戰戰敗國就別提什麼政治軍事影響力了,這

兩國都是純粹的經濟體。

《泰唔士報》將現在的經濟7強稱之為“兩超五強”,這個說法流傳開來之後,有記者提問了,外交部新聞發言人還特地做了說明,說“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工農業總體水平仍較為落後,經濟發展不平衡”,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發展。

什麼都不怕,就怕人均。1967年中國人口估測已經達到了7.7億,1207億美元的gdp拿人頭一平均,人均不到160美元。

所謂“兩超五強”的其他6個國家,全都在1000美元以上,其中美國人均gdp高達4300美元

《美國提升最低工資標準》“2月3日,參議員布萊克提案的修訂版在美國國會獲得透過。”“修訂版的《公平勞工標準法》主要涉及最低工資標準。修訂之後,美國工人的最低工資從當前的1.4美元小時提高到1.6美元小時。”“1938年,美國國會透過了《公平勞工標準法》,在當時該法確定的美國最低工資為0.25美元小時。在二戰後的經濟快速發展中,美國總體工資水平不斷增加,《公平勞工標準法》所規定的最低工

資標準也數次提高,上一次提高標準是在1962年,將最低工資標準提升至1.4美元小時。

“按照1.6美元小時的最低工資標準,美國工人每週的薪水將保證在64美元以上,月薪在281.6美元以上,如果僱主向工人支付的薪水低於此數字,將涉嫌違反《公平勞工標準法》而遭到起訴。”

“不對吧,每小時1.6美元月薪,那一星期不應該是76.8美元嗎?”人民日報上刊登的這條新聞,有一些讀者看了之後就不由自主地列豎式計算,然後算出了一個比較納悶的結果。時薪1.6美元,日薪12.8美元,週薪...啊也對,美國是5天工作制,一週5天剛好是64美元。一週工作6天才是76.8美元。不納悶了。中國現在也有最低工資標準了,一類地區一一大城市裡面是月薪35元人民幣,一週工作6天。看來,中國和美國還是有點兒差距啊.“達瓦裡希,這篇報道就不應該出現在報紙上,更不應該是這樣的敘述文字,它的傾向和隱含的思想不對。”《真理報》,1908年在維也納創刊,創始人:托洛茨基。1918年之後,《真理報》是蘇共的機關報,現在它在北京有一個很大的記者站或者說分社,負責彙總中國這邊的新聞發回報社總部、酌情報道。1968年2月,《真理報》總編米哈伊爾瓦西裡耶維奇齊米亞寧從莫斯科來北京,既是視察北京分社的工作,也是和中國對口的報紙一一《人民日報》社交流工作。

齊米亞寧拿到最近兩天的人民日報,聽身邊的翻譯大致翻了一下報紙的標題,首先就批評了報上的這條新聞。吳冷西:“這篇報道我有印象。…….這只是簡單客觀地描述一下事實,並沒有太大的問題,符合人民日報以前的報道原則。而且這篇報道也並沒有放在第一版,而是在第三版的海外新聞當中,因此大家

都知道,這篇報道就是單純的一篇報道,沒有必要引申出太多的政治含義或者內涵。

齊來亞寧想開口說話又自已壹了回去,這是中蘇兩黨的黨報總編交流,他不是來指導人民日報工作的。重新組織了一下語言,齊米亞寧說道:“這樣的報道原則,是中宣部定的嗎?”“是的。”齊米亞寧苦笑:“蘇聯工人的平均月工資是137盧布,摺合151美元,.….知識分子的工資是280盧布。但就這樣的工資標準,我們也從不在任何報紙上翻譯轉載這樣的新聞,這對國內的沖擊太大了。”吳冷西:“多沖擊幾次就習慣了。”齊來亞寧:“會有別有用心的人把這樣的資料當作武器,用來攻擊黨的!”吳冷西:“把這樣的資料當作論據,用來形成自已的見解,或者再闡述出去,並不都是用來攻擊黨。報紙雜志作為資訊媒介,我們負責拿出供讀者們形成自已的見解所需的資訊,這是我們的本原職

責。

齊來亞寧:“可是人民日報的讀者覆蓋面是很廣泛的,如果說高學歷的人看了資料,可能會進行理性的分析,得出也是非常理性的結論,但如果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看到這些資料就容易陷入極度的沮喪,由此引發很多不太好的事。

吳冷西:“這就更顯出人民日報這樣的大影響力的報紙提供基本資訊和資料的重要性。您剛才說到了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他們如果無法從人民日報這裡得到足夠的資訊,就會轉而從其他渠道得到資訊,你猜這些渠道會是什麼?說不定在這些渠道裡,他聽到的美國工人底薪不是281美元,而是八百,一千美元,或者一個月拿一萬多美元,如果成了這樣的局面,是不是會更加荒唐?

齊來亞寧:“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會有如此多而且奇怪的資訊獲取渠道嗎?”“以我在基層考察來看,有。而且,現在只是坊間傳說,在未來隨看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流傳資訊的渠道會越來越多,會更看起來像是真實渠道。”齊米亞寧:“坊間謠言嘛。”吳冷西:“坊間謠言大多也是因為官方謠言帶起來的思維方式。比如,如果你們在報紙上論證月薪137盧布大於月薪400美元,這種論證邏輯一定會大放異彩的。”齊米亞寧笑了。“回到我們剛開始說的話題.….如果有人把這些資料當做論據,攻擊我們,那會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

吳冷西:“這個問題嘛,我們現在就是有些地方還比較差,說我們太差了不是攻擊,因為有的地方的工作就是沒搞好,這是批評不是攻擊。除了這些之外,還能有什麼呢?頂多就是在批評的時候用詞尖酸刻薄一點。最關鍵的是,攻擊我們的彈藥,其實就是我們披露的,這就讓任何事情有了一個最底線。”

齊米亞寧:“我有點明白了。是我們告訴了他們的,因此,所有的語難都會有一個上限。如果不是我們告訴他們的,而是他們透過各種渠道才得到的真相,那麼就麻煩大了。”吳冷西:“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身邊總要有一個聲音在提醒自己。“中美工人工資有十幾倍的差距,這就是一個聲音。它需要旁邊有人對我們用這句話吶喊,用很大的音量吶喊,而不是中央委員、政

治局委員們從內參裡看到這句話就罷了。內參很容易忘記的。”

齊米亞寧:“嗯,.…..達瓦裡希吳,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是受了你們的影響嗎?”齊米亞寧突然轉換的這個話題,是當前社會主義陣營的熱點話題:捷克斯洛伐克今年1月啟動的改革。在去年12月,諾沃提尼卸任第一書記的職務,杜布切克擔任捷共第一書記。諾沃託尼1967年做了幾次改革嘗試,沒有效果,捷共把他趕了下去。現在杜布切克在釀《捷克斯洛伐克共産黨行動綱領》,準備從本源上調整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和經濟制度。從1960年到1968年,捷克幾年屢次“脫困”失敗,已經讓捷共和捷克人看清楚了:撓癢癢的改革是開玩笑,必須從深層次改革。在行動綱領草案的幾點改革措施中,就包括了一條“廢止新聞出版物的事先審閱制度。不過對捷克正在釀的改革,吳冷西說其中的改革措施參照了部分中國的制度和經驗,但主要還是捷克人自已認為這樣是對的,中國並沒有強迫杜布切克、強迫捷克去接受什麼改革的建議。“達瓦裡希吳。真理報在波蘭的分社發回了這樣一則報道,我們沒有刊登在真理報上,只是選入了內刊。”齊米亞寧對吳冷西說了一個小道訊息。在波蘭,2月份發生了兩次遊行,遊行群眾在街上打出的口號是:“也給波蘭一個杜布切克。”注:真實歷史中國1966年gdp是766億美元,1967年728億,1968年706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