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戰爭經濟

“吉列科把美軍軍靴的形制圖紙全發過來給我們了,還給我們發了樣品。……其實樣品我們有,越南同志早就送了好多過來。但是,吉列科的圖紙還包括生産工序、工藝標準,這個光靠繳獲還真弄不到。

承包美軍軍服的是上海成衣集團滬西被服廠,我軍做軍鞋的有三個廠,離上海最近的是蘇州鞋業集團玉山廠,內部編號是總後一○五廠。現在初步決定,就由玉山廣生産美軍的軍靴。因為102廠承接過美軍的訂單,是“熟手”,所以102的主廠長從上海來到玉山,給玉山廠當參謀。但其實玉山廠早就在研究美軍的軍靴了。玉山廠的設計室主任楊坤前抱拿出一個大盒子,裡面有好幾雙軍靴。楊坤前:“這種叫做沖繩靴,這是我們最早搞到的美軍在越南的軍靴,好像是aag的軍事顧問經常使用。”王廠長:“有點像二戰時期美國的那個43作戰靴。”楊坤前:“是早期嘗試將皮革和帆布相結合的産物,但是,這種靴子在越南的環境穿不合適,太熱了。他們5幾年、60年軍事顧問團湊合著用。這個,才是1965年美軍擴大參戰之後使用的軍靴,我們

叫它第一版叢林靴。

王廠長拿起一隻第一版叢林靴仔細觀看。它的特徵是黑色皮質腳尖和後跟,綠色帆布的鞋脖子一一靴,尼龍靴口,有兩個排水孔可以透氣排水。“這是不是第二版叢林靴?”王廠長按照順序,拿起下一對靴子中的一隻,“和第一版長得差不多嘛。”楊坤前:“第一版叢林的外形,美軍似乎是基本滿意了。皮革和布料組合,兼顧了輕便和耐用,使用vibra鞋底,排水孔可以讓士兵在雨中或者涉水步行過後,鞋裡的水可以快速排出去。但是第一

版叢林靴靴勒上沒有踝部保護帶,就是靴勒上那條防止崴腳的帶子,第二版加上了。第一版鞋底裡沒有防刺鋼板,第二版加上了。

王廠長:“這個啊,讀圖紙和生産工藝標準,一方面是搞清楚這東西如何按照合同合格地生産出來,第二個也是最重要的,估算它的生産成本,看看我們生産它有沒有賺。”楊坤前:“美方給出的報價是9.5美元。有賺。是有不少賺頭。”王廠長:“有賺就行,其他不用管那麼多了。”

楊坤前嘆口氣:“咱們解放軍還用不起這麼貴的叢林靴呢.美軍的叢林靴就叫jungeboot,分1st、2nd等等版本。這些叢林靴都是皮革+橡膠+布料,從2nd開始插入鋼板。解放軍現在的軍鞋就是橡膠+布料,皮革用不起,太貴了。楊坤前:“咱們要增訂皮革材料了,估計得幹掉不少牛。”王廠長:“這個,如果國內皮革材料供應不上,可以申請進口。我知道國外進口皮革件有時候會很便宜。關鍵是,這東西進口進來之後是又會出口的,花50美分、1美元進口一塊皮革,整裝的鞋子出

口馬上就回來9.5美元,這個在外彙管理局那裡很容易批。

楊坤前:“是嗎,那我待會兒建議廠長仔細詢個價,要是國外皮革按彙率算夠便宜,就申請進口。”.蘇州鞋業集團玉山廠拿下了50萬雙叢林靴的訂單,這一下又是400多萬美元的生意。美軍的叢林靴只發給一給線步兵,比熱帶作戰服的下發範圍小,加上磨損消耗的速度不一樣,所以100萬套軍服配50萬雙叢林靴。在越南的20多萬美軍每天都在消耗巨量的軍需物資,美軍作戰的豪奢是從來不會改的,地面部隊要是出去執行戰鬥任務,在爛泥裡摸爬滾打兩天,回來之後身上的軍服不洗,直接扔。軍靴也基本是

這樣,稍微一有點破,扔。

在越南繼續增兵是五角大樓透出的口風,在分析專家看來這幾乎是一定的:在1967年上半年,美軍的參戰人數就會超過30萬人,而且,這可能還不是最終美軍出兵人數的巔峰。美軍每年400億美元的越戰戰費帶起了東亞和東南亞的一大堆勞動密集型産業,這可能是越南戰爭的副作用之一。“熱帶作戰服拿下了,叢林靴拿下了,帽子能搞下來訂單嗎?我看美軍的那個什麼erd迷彩圓邊帽,好像也不難做嘛。便帽不用說了,那本來就是棒球帽,我們已經在賣了。”“鋼盔?鋼盔沒問題啊,美軍他敢外包,我們就敢接。什麼?他們說等先用完二戰剩餘鋼盔再訂貨?”“防蚊網一個多少錢?才2美元?那....利潤率高不高?”“水壺和水壺套,幾十方個小意思,能拿下就盡量拿下。”“什麼?1965工兵鏟?”紡織工業部彙總上來的奇奇怪怪的訂單中,終於有了不歸紡織工業的商品。

工兵鏟,從工業品分類上,這屬於小五金産品。從屬性分類,這是裝備。和軍服這種普通軍需品不一樣,它就是軍用裝備。從香港搞來的1965工兵鏟樣品分兩個版本,一種鏟柄三折,一種兩折。尾部是三角形的把手,這樣可以在展開狀態拎在手裡或者掛在牆上,也可以串上繩子,這時候工兵鏟就成了拉拽重物的把手。工兵鏟一側可以開刃,一側有鋸齒,開刃之後的工兵鏟就是一柄小斧頭,可砍樹也可砍人。怎麼說呢,這東西實在是太合適了。訂單從香港搶到,交給寧波2廠還興致勃勃地做了改進。當然,美軍給你什麼樣品他就要什麼貨,不稀罕你的改進型,但這種改進版本可以裝備解

放軍和越南人民軍呀。

臺灣高雄,臺灣機械造船公司。臺灣機械造船公司的前身是日據時期的“臺灣船渠株式會社”,國民黨接收之後改為這個名字,簡稱臺船。1963年,由常經國協調和牽頭,臺灣機械造船公司與日本石川島造船所簽訂技術合作契約,再度從日本引進造船技術,並提供技術支援改善船廠管理營運。現在臺船不但完全恢複了日據時期的修造船能力,而且還進步了不少。在船臺上建造的2.3萬噸散貨輪就是技術改造之後的産物。這條散貨輪,其實也可以叫運輸艦,因為它的訂貨方就是美國軍事海運司令部,用途是給在越南作戰的美軍運送軍需品。這個時候的臺船剛剛經過中日合作的技術提升,其實還算不上國際一流的造船水準,但是越南戰爭突然塞過來的訂單讓臺船有了至關重要的起步專案在日本的各造船廠也同樣是一片繁忙。那是當然的,要不是日本的造船廠忙不過來,船舶訂單怎麼會留給臺船。這個時期是美國的船舶訂單量大增又趕上了世界貿易的新一波巨量增長,下餃子一般的民船造出來刷上船名就馬上投入使用,在三大洋來回穿梭一一越南那裡當然密度是最高的。在日本,越戰經濟還有另一個經濟刺激點:汽車業。各種日本産的卡車、越野車也隨著源源不斷的訂單生産出來,運到越南成為代步或運輸工具。看到日本繁盛的汽車業,常經國也著實有些羨慕,不過一一臺灣沒有汽車業的基礎,而臺灣的人口盤子確實不大,能把造船業搞起來,差不多就可以喂飽半個臺灣了。半個臺灣=造船基地高雄以及高雄輻射的臺灣南部。臺北則是勞動密集型産業集中的地方,比如紡織業和造紙業。

在基隆港時不時有漁船和貨船刷蹭一一這個時期基隆港還兼職做漁港,泌湧而來的貨船潮和漁船會擠在同一個航道。在基隆港港務局和海關聯合的辦公樓前,一輛林肯轎車停下,三個大鼻子美國人大步走進了港務局大樓。

“一艘貨船?明天到港?”港務局的工作人員翻看碼頭工作流水錶。“它是屬於可口可樂公司的濃縮液運輸船。從釜山開往基隆。”說話的是三個美國人中最胖的那個,吉米戴維斯,他的身份是可口可樂臺北)公司總經理。港務局工作人員:“這沒什麼問題,申請表都已經填了,明天安排碼頭卸貨就行了。”戴維斯:“我聽說,你們.…….中華民國有一部法律,禁止任何從中國大陸開出的船舶進入臺灣的港口,即使這艘船舶在從中國大陸開出以後,又在其他國家的港口停靠了一下也不行。是這樣嗎?”工作人員:“啊,是,是...什麼?什麼?!”戴維斯:“嗯哼。”工作人員:“這好像不太好辦。”戴維斯:“所以我們之間需要通融。”..工作人員沒想到戴維斯轉頭就到樓上找到了海關的嚴署長,嚴署長下來,港務局的李局長聽聞可口可樂來人了也從樓上下來,再加上這位輪值工作的小科長,一起喝咖啡。嚴署長:“戴維斯先生,你們的這艘船,怕是直接從上海往這兒開的吧?我聽說韓國的可口可樂濃縮液一船運過去就可以保三個月用,臺灣這兒需要一個月一運。”戴維斯:“總之,我們會在報關單上面寫它的上一站是釜山,你們假裝看不見就好了。”嚴署長:“自1949年以來,還沒有一艘船能從大陸開出來直接在基隆港靠碼頭。”戴維斯:“大使先生說了,海峽兩岸更加和平、交流更頻繁,這是美國對中華民國提出的認真的建議和要求。行政院也認可並且表示會從行動上支援美國的這一主張。”嚴署長:“行政院有這麼說過嗎?”戴維斯:“說過。”嚴署長:“這..我不知道。”

戴維斯:“借用一下電話,我現在就可以致電嚴家塗。”嚴署長額頭冒汗。大腹便便的戴維斯就站起來,直接走向嚴署長辦公桌,拿起電話。“我是可口可樂公司的吉米戴維斯。我奉馬康衛大使的囑託,想與嚴院長交流。”“是的,我們是為了驗證美國與中華民國剛剛達成的一致一一海峽兩岸更加和平、交流更頻繁的主張,是否真的落實了。”“嚴院長,西太平洋只能有一個熱點,當越南成為熱點的時候,臺灣不允許成為熱點。”“可口可樂確實已經定下來了經營規劃,從今以後,臺灣灌裝廠的濃縮液就由上海提供,而日本的濃縮液廠供應日本本土和韓國。”“我還可以傳遞一條資訊,來自可口可樂高層的。據悉,華盛頓的高層對海峽兩岸的分歧並不持有固有的立場和觀點,您明白我的意思嗎?”“不管是對岸提出來的還是你們提出來的,通訊可能會很敏感,通航我們認為並不敏感。一艘滿載解放軍的船突然在基隆港上岸?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任何一個軍事參謀都會告訴你,這不可能發

生。

“直接通航你們可以不宣傳,但我建議你們實際上真的這麼做,這對雙方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