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北海港,古巴糖

“1965年,國家應當充分利用當前比較有利的國際環境,適應國內經濟建設和産業轉型的需要,更積極地展開與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國家的國際貿易,搶先在國際市場中點位,加速國家的財富積累。在國際貿易中注重技術貿易,以技術輸出獲取穩定的專利收益並爭取行業主導權,以技術輸入逐步改革和提高我國機械工業特別是工業母機、成套生産線的製造設計能力,解放生産力,促進生産發展。

“從1965年起,各地工作逐漸將側重點轉移到提高國民收入,為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打下堅實的地基。””充分利用當前比較有利的國際環境”這句話出自本位面1965年4月13日的《關於引進新技術工作幾個主要問題的報告》,一字不差)1965年的國際環境比較有利.看起來好像不是,但實際上還真是。也就是越南戰爭終於升級了而已。也就是肯尼迪臨死前說的”把駐越美軍控制在1萬人”成了泡影,至1965年5月美軍已派駐3萬人到越南而已。也就是美軍將轟炸柬埔寨、寮國、越南最南部胡志明小道的行動固定化和長期化,起名為“滾桶行動”而已。中國的國際環境真沒受到多大的影響。細算的話,公文包位面的國際環境並沒有原位面那麼惡劣。滾桶行動雖然還是打起來了,常態化轟炸北越腹地的“滾雷行動”暫緩了。因為4月份的”破甲箭”行動美軍飛機損失過大,一等人肉疼得很。原本因為越戰擴大化而又有點緊張起來的兩岸軍事對峙形勢比如1965年5月的東引島海戰)也不存在,海峽兩岸還是在消極對峙當中。至1965年5月底,中美在前5個月的貿易額超過5億美元,預計年度中美總貿易額會達到12億美元,其中中國對美出口、從美國進口的貨物基本是1:1的比例。離越南這個大熔爐沒多遠的廣州,千帆競發、百爭流,小麥和大米一船一船地開進港口卸貨。大米是從印尼、泰國、柬埔寨、印度、南越進口的。是南越不是北越。北越受戰爭的影響,今年農業出口不了什麼糧食,反而要中國援助少量成品罐頭食品。但是南越有大米,他們向香港英國

出口糧食,香港的商人買了轉手就賣到中國,裝載大米的貨船甚至都不開進香港裝樣子,在海上換個標簽直接就去廣州。

現在中國開發的軍用壓縮幹糧裡面,有一種的配方是用熟米粉替代其中50左右的熟麵粉。而壓縮幹糧的生産廠在廣東的順德和江門。也就是說,南越賣到中國來的大米,很可能有一部分被做成壓縮幹糧援助給越南,再順胡志明小道回到南越去。

小麥從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進口。1964年中國從加拿大進口了100萬噸小麥、從澳大利亞進口了50萬噸,從美國則進口了100萬噸小麥和300萬噸玉米。廣東爆炸式增式長的工業和爆炸式增加的産業人口,基本都是吃的輸入糧食。其實爆炸式增長的産業人口也不是廣州附近的本地農民,而是外地輸入的:粵北、廣西、湖南。這種人口流動的實質就是:這些人從農村出來,把地留給了留守的那部分鄉親,到大城市打工。打工人生産的東西往外賣,國家有錢了進口糧食喂飽他們,然後繼續打工。當然這只是個簡單比喻,實際上打工人掙的錢遠不止飯錢的,就算只是相對”低端”的小商品製造業、建築業,所創造的價值也比飯錢高好幾倍呢。因此即便什麼都不做,廣東的崛起也能明顯舒緩湘桂乃至雲貴這幾個省的農村土地困局,間接改善這些地方的人均收入。更何況這些打工人會把掙的錢當中的一部分帶回老家,另外廣東省向中央上

繳的財政利稅現在是全國第一雖然第二名江蘇第三名上海和廣東咬得很緊)。

當主席在北部灣劃了一個圈之後,廣東更加確信自己在5~10年後,gdp和利稅不僅仍保持第一,而且會和第二第三名拉開點距離。現在海南島還是廣東省轄,海南島是北部灣這個圈的東側。實際上北海在1958年以前也是廣東的.……

建設環北部灣地區,現在就開始建。這是主席在桂南考察以及一系列講話的主要精神。如果說頂著越南戰爭繼續擴充套件外貿是精準把握國際形勢走向,開發建設環北部灣地區那就不只是把握國際形勢,而是還要膽略了。中國的底氣就在這裡:量你美國沒膽子直接和中國開戰。美軍在中南半島都縮手縮腳,全面轟炸北越都要前思後想,就這個樣子怎麼能轟炸中國呢當中國的原子彈、氫彈是假的。在東北大興安嶺好幾個地方都在動工修建陸基洲際導彈發射井,美國間諜衛星雖然不能100確定發射井的位置,但工程兵在大興安嶺集中、施工機械集中,美國是

知道的。

除了核反擊力量,美國還得考慮中國的常規海空拒止能力。在南海的防空識別區,美軍其實時刻都在試探和挑戰,但很遺憾一一挑戰中國的防空識別區從來沒有完全成功過,軍艦無法悄無聲息進入北部灣,飛機也沒法順利闖入,時時刻刻都有中國飛機在圍觀。

如果不是“和平開練”模式而是戰鬥模式,在防空識別區戰區)之內美國會遭受比在北越上空還要高好幾倍的損失。

不需要把廣西當前線,國家這幾年做的事情就是為了讓廣西不是前線。1965年的北海市東郊開始”圈地”。圈出的第一塊地的面積就超過了當前北海市所有工廠廠區的總面積,這是廣東省投資的專案一一廣南造紙集團北海市漿紙一體化産業園。嶺南地處熱帶,即使不種速生桉馬尾松之類的“速生樹種”,普通的樹木生長期也比北方短,可能木質不一定高檔,但總之是造紙的上好原料。廣南造紙集團其實早就有把業務擴充套件到廣西的打算一一廣西的經濟林木蓄積量和種植潛力都比廣東高很多。這兩年廣東就在從廣西運原料木造紙了,與其這樣,不如直接把廠開到廣西去,除了造紙業,另一個打算落在北欽防的專案是糖業,只不過現在還在做規劃。落在這裡的製糖業首先當然是消化廣西本地的甘蔗,其次是一一消化古巴糖。古巴是産糖大國,這個時候還被稱作”世界糖罐”。1959年古巴的蔗糖産量就達到了850萬噸,而中國直到2020年,全國蔗糖産量也才1400多萬噸但現在不行了,從1960年起古巴糖産量逐年跳水,1964年下跌到470萬噸。1960年古巴與中國建交,隨後中國與古巴簽署了貿易協定,每年從古巴進口50方噸古巴糖。然而這古巴糖...質量不是太好。它不是白砂糖,也不是中國人所熟知的塊狀紅糖,古巴糖是粉狀或小顆粒狀,顏色是黃褐色,甚至有點兒發黑。如果你覺得可以忽略糖的顏色,只圖它的甜味,那你可能又有驚喜了。古巴糖在甜味之外還有一絲鹹味。再仔細品品,在鹹味過去後還有一絲苦味。因為古巴糖在製作的時候,是用海水摻進糖漿裡面當凝結核的。在過去,古巴糖進口進來就分銷賣掉了,全國幾乎任何消費品都短缺的時代,它不愁賣不掉。不就是咂吧咂吧感覺有點鹹而已嗎?那也是糖,要憑票購買的,懂不。現在不行。不是說老百姓會拒絕購買古巴糖,而是一一如果進口古巴糖直接就賣,商品的附加價值就少了啊。中國製糖業打算把古巴糖當成食品工業原料,從古巴進口過來之後,再融煉提純一次,做成白砂糖就好多了。古巴糖的品質不可能被食品工業直接掌去用,白砂糖就可以。在古巴革命之前,美國和古巴關系還沒崩的時候,美國國內就有不少專門對古巴糖進行二次處理的工廠,可口可樂公司控股的就有7家。

現在美古關系脫鈎,美國當然不能進口古巴糖了,工廠和裝置生産廠全部閑置。

而中國打算搞古巴糖處理廠,還打算把古巴糖的年進口量從50萬噸提高到300萬噸,這些專用於提純處理古巴糖的裝置,就很順當地被中國低價抄底。古巴糖年産量下跌到470萬噸沒關系,中國有信心讓古巴糖三年之內重新回到850萬噸甚至創造新高。

現在的情況就是:因為中國抄底古巴糖提純裝置,美國的糖業機械工廠絕處逢生了;因為中國抄底古巴蔗糖,還提出無限加量進口,古巴的製糖業絕處逢生了。你看,中國就是大善人吧,同時幫助了美國人和古巴人。

上海。“諸位,由於濃縮液的配方,按照本公司高層的決定,是保密的,所以在中國設立濃縮液生産廠,工廠投入運轉之後,操作員工會有一定的保密要求。”可口可樂公司的投資部特派員道爾安德森。在中國設立可樂灌裝廠之後,可口可樂公司意猶未盡,現在打算在中國設濃縮液生産廠。如果按計劃完成,這會是可口可樂公司第9個設在國外的濃縮液生産廠。對可口可樂公司投資部提出的這個要求,上海市國資委、輕工食品工業系統的同志見怪不怪了,在談之前就做過功課的,知道可口可樂公司的這個怪癖,啊不,公司傳統。“企業員工保守企業自己已的秘密,企業可以對部分崗位的員工提出這種要求,”上海市國資委的代表說,“但是首先要寫在勞動合同裡邊;其次獎勵和懲罰措施要合理、有限度;此外員工承擔了保守義

務,就必須要有相應的津貼和報酬。

安德森舉起右手做了個ok的手勢:“貴方一定知道可口可樂在中國的僱員的薪酬一貫很高。”國資委的代表點點頭。可口可樂公司給中方僱員發的工資豈止是很高”,在1961年招人的時候差點就顛覆了上海的就業市場。因為可口可樂公司的高層一開始直接把他們在美國的工廠工資標準乘上5的彙率就當中國工人的工資標準了…….國資委的代表:“貴公司對中國軟飲料市場未來的發展預期很樂觀。甚至比你們以前做的市場調查還要樂觀。”安德森:“以前的市場調查報告是看過。上面是這麼寫的:‘在中國,當一個人的月工資達到80人民幣的時候,偶爾進行一次可口可樂的消費就成為可能;當一個人的月工資達到120人民幣時,可口可

樂就有可能成為他的消費習慣。

國資委:“現在上海的統計,工人一般要工作到25~30歲,職級和工齡工資的上調才能讓他的月收入穩定在80以上。”安德森:“原先中國分部的調查報告只調查當前”的現狀,而可口可樂的總部會預測未來。是的,盡管有龐大的待城市化人群和幾乎無窮的勞動力儲備,但中國未來的工資水平仍然會快速上漲。對了,

秘書先生,上海濃縮液生産廠建成之後,會産生一些以前可能沒有考慮到的情況,在這裡我也要先做說明。

“請說。越早說明情況,就越容易解決問題。”安德森:“上海濃縮液生産廠的生産規模,是超過了中國可口可未來5至10年,上海濃縮液生産廠的産能相對於中國的需求來說都是過剩的,我們打算將在上海出産的濃縮液

重新出口。

國資委代表:“這很合理。”安德森:“可口可樂在東亞有2個濃縮液生産廠。東京廠負責日本國內市場,兼顧韓國。上海廠的濃縮液則兼顧供應東南亞。”“這也很正常。”“包括香港、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臺灣。是的,我們要把上海生産的濃縮液運到臺灣去。總裁說,不太喜歡船從上海開出去之後,假裝開到釜山或香港中轉再開往臺北。”...我的意思是,貴方什麼時候可以與臺灣直接通航?總裁在四五年前就從《人民日報》上看見你們在呼籲三通了。”事兒太多了,剛剛回到家.…….今天還是會有二更,但第二更要到零點以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