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想和平演變中國,必須先和中國建交
章節報錯
第八十八章,想和平演變中國,必須先和中國建交
ib攪起來的反對中美雙邊貿易協定的聲音不太強。在工業界,反對中美自由貿易的聲音主要集中在電子和半導體領域,ib體量最大,其他做電子和半導體的公司要麼體量較小,要麼公司的産品不只包含半導體因而態度非常
猶豫。
比如德州儀器公司,德儀也做半導體,甚至還攬過自己已的計算機和ib的大規模生産相比像個小作坊),但德州的主營業務現在還是精密機械和機電産品,而這些産品,在過去幾年的中美配額貿易當中是賣得非常好的。所以德州儀器對中美之間是否互開大門,處於不置可否的的態度。
如果巴統和1961版美國《武器出口管制法》能放鬆一點,德儀的態度可能會變成舉雙手贊成,因為這樣德州儀器有一些高階産品就”解鎖”了,可以向中國出售,那麼自由貿易給德州儀器帶來的好處就遠大於壞處。
而其他的小工業品領域呢?其他的小工業品領域中國是“每樣都有點出口,但每樣都不多”,在美國的零售市場,這些小商品每一種的市場佔有率就沒有超過1的,有的甚至是0.1。而且都是一些低端廉價的工業品,比如很便宜的千斤頂。
中國人不知道腦子怎麼想出來的,賣過來的斤是劣質貨,而是正好契合了家用轎車後備箱的需求一一誰家都不會天天半路爆輪胎,20次的使用壽命絕對夠用五六年的。而中國的千斤頂價格只有美製的1,擱後備箱裡頭簡直太合適了。
國會故意留了大約一個半月的時間給各路商家和政治家在臺下游說公關,從6月份到7月份,形勢漸漸明朗了:贊同的聲音明顯大於反對的聲音,中美貿易走向完全正常的可能性很大。在政治家團體中,甚至出現了這樣一個派別:中美加深交流和貿易,有可能對中國進行和平的演變,將中國從紅色陣營拉到這邊來。這個派別的政治家主要來自民主黨。這一觀點過於匪夷所思,在面向公眾的報刊媒體裡甚至都被刻意冷處理了,只在幾本戰略研究類的學術雜志裡能見到論文。但是,不讓媒體和公眾知曉此事,並不意味看白宮沒有人在琢磨這件事。“對中國的演變,必須排除中華民國?不能讓中華民國參與其中的任何一部分事情?”肯尼迪收到了他的智囊團的建議書,就是給出”如何和平演變中國”的路線圖。這份建議書開篇就強調,如果要對中國進行政治上的攻勢,使中國內部産生“變革”,那麼一定要由美國自已來傳遞價值觀和政治觀,一定不能讓常凱申那幫人摻和這件事。
常凱申摻和進去必定涼涼。建議書還強調,不僅不能讓常凱申參與這件事,還要嚴令常凱申不得使用他的特工,因為這些特工只會進行暴力破壞行動。就比如今年初在廣州發生的天農化工廠爆炸事件,不但國軍有情報軍官被
通了,中國國內對常凱申更加不屑,國際上也都覺得這件事實在是難於啟齒。
最明顯的例證就是英國,港英政府在化工廠爆炸事件之後突然收緊了從臺灣進入香港的旅行簽證政策,還要對申請的臺灣旅客進行明的暗的背景調查,凡是曾在國軍情報部門工作過的人根本就進不去香港,甚至只是在國軍的部隊服役過,簽證申請週期也都比其他普通旅客長2~3倍。
建議書強調的第二點是:想和平演變中國,必須先和中國建交。和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系。只有建交了,才能在中國設立大使館,在幾個主要城市設立總領館,中國和美國的人員往來才會密集,雙方各種交流多了,才有演變的可能。只是,這樣就得和中華民國斷絕外交關繫了。肯尼迪掌到這份建議書,光看開篇的兩個強調就覺得太難了。美國和中華民國的關系是現在華盛頓的政治正確,他可沒力量說服那些老家夥們放棄臺灣。就現在,紐約舉辦的1964&039;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的展臺都還在裡面嘉著呢。
紐約1964&039;萬國博覽會是今年美國的一件大事,要開整整一年,從1964年4月22日到1965年4月21日。參加萬國博覽會的國家有80個,其中37個萬國博覽會締約國。中華民國也在其中。只不過中華民國的展廳實在有些可憐,不僅面積小,參觀者流量也少得可,甚至不如梵蒂岡的展廳一一梵蒂岡這個袖珍國家啥都沒有?不,教皇保羅xxi3i這次搞了個大新聞,把他們教堂裡米開朗基
羅的《聖母憐子像》從聖彼得大教堂裡拆下來運到了紐約。這下凡是去萬國博覽會參觀的遊客,必定要到梵蒂岡展廳去瞅一眼米開朗基羅的羅真跡。
“周大使,知道為什麼紐約在十年前就勢在必得一定要拿下1964年萬國博覽會的舉辦地嗎?”美國國務院秘書道爾森與中華民國駐美大使周書楷,在萬國博覽會的會場一邊走馬觀花地看展廳,一邊閑談。“1964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三百年前,紐約建立了。這是東海岸最早的城市之一,紐約的歷史比美國的歷史還長100多年。紐約建市三百年,舉辦了舉世矚目的萬國博覽會。貴國的臺北建立三百周
年的時候會舉辦什麼活動呢?
周書楷微笑著說道:“道爾森秘書,臺北並非中華民國的首都,而是行在。南京建立三百週年的時候我記得好像舉辦過一次閱兵式,楚考烈王慶祝春申君帶兵滅魯凱旋歸來。”道爾森“.
周書楷:“不過也有可能說的是西安,西安建市三百年的時候舉辦的活動叫做烽火戲諸侯。還有可能是北京,北京建市三百年的時候在搞的活動叫做胡服騎射。”道爾森徹底被繞暈了。哎,中華民國駐美大使,博學多才是一定的。“周大使,我與您是很好的私人朋友,因此,今天我向您透露一些華府內部的一些傳聞。”道爾森放低聲音,在展廳角落和周書楷說悄悄話,“白宮最近在商一些事情,其中提到了中華民國。肯尼迪可能想解除與中華民國的正式大使級外交關系。”周書楷雙腿一軟,幸虧他伸手扶牆才沒有倒下。“道爾森先生,是因為最近在討論得沸沸揚揚的中美雙邊貿易協定和最惠國待遇引發的嗎?道爾森:“具體的緣由我不能告訴你,但是,華盛頓確實有這個打算。其實華盛頓想做的事是與中共建立外交關系,但眾所周知,你們在這方面的態度相當堅決,我們也有需要恪守的原則,一旦我們
與紅色中國建立外交關系,中華民國必然不會與美國維持外交關繫了。
周書楷:“為什麼會這樣...”道爾森:“周大使,事情還沒到不可挽回的地步,這只是在內部很小範圍的討論。即使在小範圍內的人,正反兩派也都各執一詞。我是您的朋友,也是中華民國的朋友,如果我們都為此努力,並且相
互配合,或許可以讓這件事情不發生,或者推遲發生。
周書楷:“我明白了,我會動用一切公共的與私人的關系,在美國遊說、宣傳和促進中美關系的,不要讓兩國關系出現波折。”道爾森:“至少在這一屆方國博覽會結束之前,我希望國會不要把中美斷交成為一個正式的議題。”
因為民國參加這屆萬國博覽會,所以我們這邊當然不會派團設展了。這就讓萬國博覽會總覺得少了一些東西。民國的那個展館雖然寫的是”china”,可裡面只有臺灣的東西是有實物的,中國其他的省份,中華民國當然也會帶上,但全都是招貼畫。在紐約萬國博覽會上,蘇聯和美國爭奇鬥豔的主要方式是太空競賽。美國展出了自己的水星飛船、雙子星飛船和阿特拉斯運載火箭模型,蘇聯則把加加林上太空時的宇宙飛船做了個1:1的模型擺了
出來,另外還有上升號、東方號飛船的模型。但美國還展出了已經做出來樣品的阿波羅登月飛船服務艙、登月艙模型,這些蘇聯現在還沒有。
作為現在的世界第三航天大國、僅有的3個向太空發射過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不得不做出一點動作表示”你們不要忽略我”。1964年8月1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著發射指揮中心的倒計時到零,一枚巨大無比的火箭從發射塔起飛,緩緩升上天空,鑽出大氣層。這枚火箭的主箭體還是和長徵2號差不多,但在3.4米的主箭體四周,捆綁了四個直徑2.25米的較短的助推器。
長徵2ke,也叫”長二捆,首次發射。四個助推器每個提供75噸推力,這使得長二捆的近地軌道運力從長2d的4.7噸增加到9噸左右。在錢學森的規劃中還有綽號”新長二捆”的長徵2kf計劃,助推器採用100噸的液氧煤油發動機,近地軌
道運力將會超過10噸。
長二捆首次飛行,整流罩裡搭載的是一一曙光計劃的第一艘成品,“曙光一號”試驗飛船。曙光計劃於1961年啟動,這時候距離中國發射第一枚人造衛星只有幾個月,但美國和蘇聯已經先後把宇航員送上了太空,太空競賽開始。盡管中國才剛剛邁入太空俱樂部的門檻,財政上能投入到載人航天的經費也不多,但經人大和中央的反複商議,為了不負全國人民的翹首期盼,中國的載人航天計劃一一曙光計劃,還是在1961年6月
啟動了。
<101nove.和長徵2d都可以發射氣弓版”的飛船把宇航員送上太空,但為了以後的長遠規劃,再吸收第二個檔案包中提到的未來航天格局,錢學森決定曙光計劃的運載工具要用更大的長徵2ke。長徵2ke將來也是發射第一代和第二代空間站的工具。
曙光計劃的載人飛船有雙艙制和三艙制兩個方案。雙艙制就是一個動力艙一個載員艙,宇航員從發射到返回都在載員艙裡活動,基本就是坐個悶罐子上去、回來。三艙制是動力艙、載員艙和儀器艙,宇航員上天之後可在載員艙和儀器艙之間來回活動,在儀器艙裡做做太空實驗。
三艙制的飛船,返回地球的也是隻有載員艙一個。按照錢學森的計劃,先發射雙艙制的飛船進行技術驗證,之後用三艙制飛船送幾次宇航員上天,做載人航天的進一步試驗。再然後,第二代空間站建成之後,曙光飛船又會回歸雙艙制,因為太空試
驗的工作那時候已經可以由空間站全部包辦了,曙光飛船就是個在空間和地面之間做人員貨物擺渡的工具。
有蘇聯提供的東方、上升、聯盟等載人飛船的概略設計作為基礎,經過三年多的緊張工作,曙光一號無人驗證飛船試製出來,原計劃1964年11月發射,但由於長二捆首射預定搭載的大型氣象衛星未能按期製造出來.….於是曙光一號就成了長二捆的第一個入軌載荷。
“中國飛船的雷達特徵,很像上升號飛船。”在曙光一號發射之後第四天,nasa研討這艘中國載人飛船的細節。“這就是中國為什麼這麼快就發射載人飛船試驗船的原因。”“他們返回的時候發動機點火晚了,看來還是不夠熟練。”“可發動機雖然點火晚了,但最後的航跡還是被他們修正過來了。”“就算載人飛船借鑒了蘇聯,運載火箭肯定是中國人自己研製出來的。”“是還是直說了吧,是錢做出來的,至少他主導了這一切。”因為中國電視臺播放了火箭發射的畫面,所以nasa局長詹姆斯韋伯可以很方便地看這枚火箭的概貌和細節。看主箭體的直徑,就是之前中國發射過的叫做長徵二號的中型運載火箭。
捆綁四個助推器?不錯,這是不需新研製大直徑運載火箭但卻可以明顯增加火箭運力的法子。但捆綁式運載火箭需要對主箭體做大量的應力變化計算,此外還要重新計算火箭的加速度曲線和彈道方程,以重新調整第一級和第二級主箭體的燃料重量、工作時間。
看來中國航天的設計能力可以啊。“夥計們,不要討論太瑣碎的細節。中國發射的這艘載人飛船,對我們沒有太大的威脅。”詹姆斯韋伯指著電視畫面中的火箭:“這種以3.4米火箭箭體為基礎進行捆綁加強的火箭,發射大號的載人飛船就是極限了,僅憑它,不可能把人送上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