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蘇聯要我們搞點事情怎麼辦(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十一章,蘇聯要我們搞點事情怎麼辦
5、60年代的臺獨運動主基地都在日本或香港,主要活動區域也是在境外,主要原因就是臺灣島內的臺獨分子很難存活,一冒頭就殺。
像這次廖文毅派出去的陳哲民、林純章兩人,他們奉命與臺北市的“臺灣共和國臨時政府”聯絡站聯系,但這個聯絡站早就被拿下,對外偽裝成還在繼續工作的樣子,陳哲民、林純章去就是自投羅網,走進屋子就被抓了。
在日本的“臺灣共和國臨時政府”不是現在唯一的臺獨組織。除此之外還有1948年在香港成立的“臺灣再解放聯盟”,以及1960年王育德剛剛在東京成立的“臺灣青年社”。
在1945年以前,“臺獨”算是進步力量。1928年,林木順、翁澤生、林日高等人在澎湃的幫助下建立了臺灣共産黨,明確主張從日本的殖民統治下解放臺灣,建立臺灣共和國。不過在日本的高壓政策之下,臺灣共産黨基本沒什麼作為。另一個臺灣獨立組織,鄭鑒洲等人在廣州所成立的“臺灣民主黨”,甚至就沒在臺灣島內展開過活動。
常凱申時期的臺獨性質開始變得複雜化。一方面這些人起來造反就是被常凱申壓迫得受不了了,但另一方面,這些人又不想轉投共産主義。既不想和大陸一起,又不想跟常凱申一起過,這不就鬧獨立了嗎。
這種複雜化甚至都體現在了大陸這邊的態度上。比如歷史書上對228暴動的定性,就體現了我方對臺灣歷次“事件”的糾結。
228事件是催生上文所說的臺灣再解放聯盟、臺灣民主獨立黨“臺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的直接原因。
在1960年上半年中美的官方接觸中,美國一方對中國提出的三條底線表示“基本贊同”,但是,在“如果臺灣宣佈獨立,就啟用武力統一手段”這一條,美國又表示出態度曖昧。
中方認為在香港和日本活動的臺灣獨立勢力既不是常凱申的盟友,也不是我方的盟友,說白了就是共同的敵人。美國認為臺灣人自己的政治主張應該包容,即便是常凱申,美國也不認為常凱申現在在臺灣搞的白色恐怖是正當的,不認為常凱申對臺獨分子見一個殺一個是正當的。
中方對美方的嘰嘰歪歪反應冷淡,第二天跳過了此話題。
這是因為在頭一天的會談之後,中方談判代表請示了中央,中央明確回複了談判小組。
就這麼大點事。信不信“第三次國共合作”首先從反臺獨開始?
……
在艾森豪威爾任期的最後半年,美國的外交形勢似乎完全在按照他的意願在發展:
在東亞緩和,在歐洲緊張。
東亞緩和可以抽出美國寶貴的駐軍,把這些駐軍和軍費挪到歐洲去。現在美國駐日的軍隊可不是個空架子,而是滿滿當當的三個陸軍師和一個海軍陸戰師,再加上第七艦隊和第五航空隊,總人數13.6萬人。
1960年的美軍一共就20個師。除此之外美軍在韓國有1萬6千人,在臺灣有大幾千人,在菲律賓有大型海空基地和後勤基地。
在歐洲緊張——是真的緊張了,赫魯曉夫都暴怒了。
2月份法國進行了核試驗之後,赫魯曉夫先是憤怒,但憤怒不能解決問題,因此赫魯曉夫開始走“四部曲”的流程,先是憤怒,然後抗議,再然後冷靜下來慢慢接受現實。
到1960年4月底,赫魯曉夫答應參加5月份在巴黎舉行的美、蘇、英、法四國首腦會議,這次會議的主旨是承認法國擁有核武器這一事實,讓大家不要沖動,稍微緩一緩。
1960年5月14日,四國首腦會議召開前一個星期,一架u2高空偵察機從土耳其起飛,在23000米高度慢悠悠向蘇聯飛去。它的任務是偵察蘇聯位在帕米爾高原的塞米巴拉金斯克sts)核試驗場、部署有tu95戰略轟炸機的多隆空軍基地、蘇聯防空軍下轄的多隆地對空導彈試驗場,以及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這不是u2第一次進入蘇聯偵察,不過u2對蘇聯的偵察頻率不太高,都是偷偷摸摸、一兩個月飛一次。蘇聯現在還沒有擊落u2的手段,但蘇聯的雷達可能發現在高空飛行的u2,引起外交方面的麻煩。不能每次蘇聯發現u2都說這是迷航的氣象觀察飛機吧。
而且,美國空軍高層認為蘇聯沒有辦法擊落23000~25000米高度飛行的u2,這也有點託大了。空軍情報局cia都傳遞了很多份情報,顯示蘇聯早就開始研製能在20000米高度以上飛行的截擊機,現在搞不好已經服役;蘇聯的防空導彈打得非常高,絕不是以前估計的20000米升限,而是25000米。
但基層情報機構提供的資訊,高層不一定會聽。
這架u2在進入蘇聯國土250公裡之後,蘇聯的對空警戒雷達捕捉到了u2的訊號。
3月份u2進入過一次蘇聯,那時候蘇聯的對空警戒雷達就發現了它,只是沒有進行攔截——蘇聯有s75薩姆2)防空導彈,不但蘇聯有,中國也仿製了,可s75雖然最大升限是25000米,但導彈要很艱難才能爬升到25000米的高度,站位稍微不好,u2就不在s75導彈營的射界之內了。
3月份的u2就是這樣安然返回的。5月份的這架u2運氣不好——直向一個s75導彈營飛去,航跡基本就是從正上方經過導彈營的頭頂。
既然這麼巧,那蘇聯導彈營就不客氣了。
u2的飛行員格倫唐納威先是雷達告警器顯示有地面警戒雷達在掃他,接著後半球有一架蘇9截擊機在努力追趕、爬高。爬到19000米蘇9放棄,返航。
唐納威鬆了一口氣,以為事情就這麼過去了,沒想到20分鐘之後,雷達告警器顯示有連續波在照射他的飛機,疑似已被鎖定。防空導彈?